资源简介 第三节 力的平衡?一、教学目标?1.知道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2.知道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关系。?3.会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力平衡条件、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2.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如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提问: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受到了外力?它们受到的力有什么特点。本节课将研究这些问题。?(二)新课教学?1.二力平衡?教学情境:?提问:静止的物体受到哪些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哪些力?举例说明。?(1)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粉笔盒;(重力与支持力)?(2)吊着的吊灯;(重力与拉力)?(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牵引力与阻力)?知识归纳: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称为平衡力。?2.二力平衡条件?教学情境:?演示实验:将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用细线系在小车两端的挂钩上,细线的另一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面问题:?(1)小车是否静止?小车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2)把小车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3)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小车还能静止吗??(4)实验中,将小车换成小卡片,当小卡片已处于静止状态,小明用剪刀把小卡片剪成两半,两半小卡片分别向两边运动。?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知识归纳:?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说明:?(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2)判断两个力是否为一对平衡力,首先判断它们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再判断它们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情况。?(3)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受到的二力都平衡。?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学情境:请学生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作用,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力的示意图:?知识归纳:?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一对平衡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 受力物体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受力情况 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其他物体 两个物体互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的变化 一个力变化,另一个力不一定变化,此时物体失去平衡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