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一 、地球的运动日 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春 分 3 月 21 日前后 赤道 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夏 至 6 月 22 日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相反秋 分 9 月 23 日前后 赤道 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冬 至 12 月 22 日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相反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春——秋;夏——冬)南北回归线一年直射两次,南北回归线上一年直射一次二 海陆分布(1)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 71%, 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 29%。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分布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①七大洲 :(面积从小到大)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②四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 印度洋 、北冰洋(太大印北)③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三 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 :海——陆)、 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 :陆——海)、人类活动 (荷兰填海造陆 :海——陆)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提出)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 印度洋板块 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 ,是世界火山 、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① 世界两大火山 、地震带 :a) 地中海 —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 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 (美洲):(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安迪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地中海将消失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红海将扩大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第二章 世界的气候一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1.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1)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气温多在20℃以上。南回归线两侧的澳大利亚大陆北部部分地区气温最高,超过30 ℃ 。(2)南回归线向南和北回归线向北,气温逐渐降低。南极洲和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在0 ℃以下,亚洲东北部部分地区甚至低于—40 ℃ 。(3)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南半球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2.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1)北纬40℃与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带,气温多超过20℃。地处北回归线两侧的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部分地区气温最高,超过30 ℃ 。(2)南极洲和北极圈以北的格陵兰岛,气温在0 ℃以下。(3)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南北温差小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1)世界气温分布有明显地带性,都是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2)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冬季比海洋低,夏季比海洋高(3)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较弯曲4.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5.世界降水分布规律5、迎风坡多,背风坡少二 、世界的气候类型读图步骤:判断半球位置:看气温曲线,气温最高值出现在七月则为北半球,最高值出现在一月则为南半球已温定带:看气温最低值(最冷月气温)以水定型:(看降水为什么型:夏雨型、冬雨型,全年均匀性、全年多雨型)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一 人种和人口1 . 三大人种2 . 人口的分布3 、世界人口增长及分布特点世界的人口增长 : 增长趋势越来越快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发达中国家人口增长慢,少数极度贫穷的国家增长慢4 . 人口问题表现 :①增长过快 ;②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①人口老龄化;②劳动力短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①住房紧张;②失业率增加;③交通拥挤;④环境污染;⑤犯罪率增高二 语言和宗教1 . 主要语言 (六大语言):汉文 、英语 、法语 、俄语 、 阿拉伯语 、 西班牙语主要语言 主要分布区汉语——使用人数最多 中国 、亚洲东南部一些国家和地区英语——使用范围最广 英国 、北美洲 、亚洲南部 、大洋洲及非洲部分地区法语 法国及其相邻的国家 ,非洲西部和中部俄语 俄罗斯及其附近的国家通用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 、非洲北部西班牙语 西班牙 、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2、三大宗教(均起源于亚洲)宗教 发源地 创始人 经典著作 主要分布区 建筑风格基督教 西亚 耶稣 《圣经》 欧洲 、美洲和大洋洲 教堂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古兰经》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 、非洲北部和东部 清真寺佛教 古印度 释迦摩尼 《华严经》、 《金刚经》 东亚 、东南亚 寺庙三 聚落1 . 聚落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基本类型 :城市和乡村,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的出现2.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草原3.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因纽特人的冰屋 严寒 冰块构筑 ,低矮 ,无窗 , 门小 ,墙厚 ,保温性好 。黄土高原的窑洞 干燥 ,冬冷夏热 利用厚厚的黄土层 ,挖凿成窑洞 ,冬暖夏凉 。傣族竹楼 (高架屋) 潮湿 ,炎热多雨 双层 ,楼上住人 。凉爽 ,通风 , 防潮 。新疆的平顶屋 干燥 ,风沙大 平顶房 ,屋顶可以晒庄稼 。西亚的乡村 炎热 ,干燥 墙厚,窗小。减少白天太阳热量的传入和热风 。第四章 地域发展差异1.国家与地区的区别区别 相同国家 拥有主权 拥有自己的居民和管辖的领土范围地区 不能完全独立地决定对内和对外的事务 拥有自己的居民和管辖的领土范围2.国家之间的差异 :面积差异 面积最大国家 :俄罗斯 面积较小国家 :摩纳哥人口差异 人口最多国家 : 中国 人口较少国家 :梵蒂冈面积前六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人口前五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2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依据 国家举例 分布地区发达国家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美国 、英国 、法国 欧洲 、北美洲和大洋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 中国 、南非 、 巴西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的一些岛屿上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②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关经济 、政治等方面共有的问题的商谈③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二、国际经济合作发达国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 、 出口产品 。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及资金和设备等 ,发展本国经济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位置 半球位置 主要分布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纬度位置 跨纬度最大,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与其它大洲的分界线 欧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非洲 苏伊士运河北美洲 白令海峡大洋洲 阿拉弗拉海世界第一大洲的依据:①面积最大,约4400万平方千米;②跨纬度最广,80°N~10°S;③东西距离最长,约8000千米。亚洲是海岸线最长的一个大洲,亚洲多半岛和岛屿,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屿二、地形和河流(P4中的图A)重要地形区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河流 长江(亚洲第一)、叶尼塞河、印度河、黄河、湄公河地形特征 ①地形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特征 中部高,四周低。河流流向 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导致了河流呈“放射状分布”。1.亚洲被称为“巨河之洲”,其中长江(亚洲第一大河),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2.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3.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三、复杂的气候(P9中的图F)第二节 亚洲的人文环境一、亚洲的分区(6个):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北亚。二、众多的人口,古老的文明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数最多 ②1亿人口以上的国家最多 (7个)③净增人口最多 ④人口密度最大亚洲人口稠密区: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人口稠密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水陆交通便利、工农业较为发达亚洲人口稀疏区:内陆高原山地地区、沙漠地区、原始林区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西亚和南亚为白色人种4、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①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印度河流域;③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三大宗教发源地:基督教发源于西亚、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亚洲还是印度教、犹太教和道教等民族宗教的发祥经济发展不平衡(1)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2)经济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印度、东南亚一些国家、西亚产油国发展速度较快,也有部分国家发展慢,仍有国家饱受战乱之苦第6章 认识区域 第一节 东南亚一、重要的地理位置——“十字路口”的位置1.位置范围:亚洲的东南部.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2. 位置重要:东南亚北接东亚,南邻大洋洲,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是世界航海运输的枢纽。马六甲海峡是这个“十字路口”的咽喉,被日本人称为是“海上生命线”。3. ⑴东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以黄色人种为主,也是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聚居地。⑵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湿热的气候1.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对农业影响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马来群岛大部分,马来半岛南部 粮食作物:稻米(泰国) 四种产量世界第一的热带经济作物及产地: 橡胶——泰国 油棕——马来西亚 椰子—印度尼西亚 蕉麻—菲律宾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三、发展不平衡的经济1.东南亚是锡和石油的重要产区,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产锡国。2.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缅甸、柬埔寨、老挝是本地最不发达的三个国家3.积极发展旅游业,旅游胜地: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第二节 中东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长期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1.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一湾:波斯湾.两洋:印度洋、大西洋。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2.中东的范围:西亚—阿富汗+埃及。二、丰富的石油资源1.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储量、产量、输出量均占世界第一。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素有”地下油海”之称.2.五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三、严重匮乏的水资源1、水资源稀少的原因:(1)气候炎热干燥 (2)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3)分布不均(4)多国共用(5)人口数量增加需求增大2、解决措施 :开源—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节流—节水农业、滴灌技术、种植低耗水作物、修建水库3、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绿洲以及有泉水的地方4、种植业和畜牧业:河流流域以灌溉农业为主、高原地区畜牧业,中东主要农作物:小麦、香料、萱麻、纸莎草等。四、不平静的中东1、宗教冲突: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发源地,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耶路撒冷为三教“圣城民族矛盾:多民族:阿拉伯人、犹太人、波斯人、土耳其人3、政治矛盾:巴以冲突、阿以矛盾第三节 欧洲西部一、自然概况⑴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中纬度,以北温带为主海陆位置:亚欧大陆西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南临黑海。(3)范围:包括:西欧中欧.东欧南欧北欧。2.地形:①世界平均海拔最低 ②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平原为主。③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表起伏大。3.气候:⑴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夏季比较凉爽,冬季比较温和,降水比较均匀)。(2)影响气候的因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