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联读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联读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致敬革命导师
马克思和恩格斯两篇演讲稿联读
学习目标:
1.在反复诵读,对比研读中领会马克思的抱负和担当;
2.从这两篇经典演讲词中学习演讲的技法,并练习演讲;
3. 进一步学习演讲稿的写作,能完成一篇说理生动、思想深
刻、逻辑严密的演讲稿。
导入
马克思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在想方设法解释这个世界,但是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为了解释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做了哪些努力?
进入课题:致敬革命导师,第五单元两篇演讲词联读。
一、感悟马克思的精神
一代伟人去了,但是他无与伦比的贡献,无私无畏的品格,永远令人敬仰。和所有的悼词一样,在结尾部分,恩格斯将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但是,又和所有的悼词不一样,他在“永垂不朽”前加了一个字:将。将,是一种预见,更是一种必胜的信念,也是恩格斯和广大革命战友共勉的誓言!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崇高的信仰。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就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请同学们集体朗读:
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七年资本主义的书,到1918年才读马列主义。我一旦接受马列主义是历史的正确解释后,就再没有动摇过。——毛泽东
习主席对马克思的评价: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平发表重要讲话时对马克思作高度评价: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何以成为一代伟人?贫穷疾病困扰,他不曾停步;驱逐,污蔑,诅咒,他不曾彷徨。是什么力量,支撑他穿越风雨,走向伟大?
不必翻阅浩如烟海的马列文献,一篇小小的短文就包含了所有的秘密。请同学们齐读: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同学们,写下这段话的时候,马克思17岁。在这样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季节,他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规划。此后的一生中,不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马克思都坚定不移地实践了他的诺言:为全人类而工作。
活动一:举出你所知道的从小立下宏伟大志并终身为之奋斗的例子。
示例:毛泽东16岁离家时留给父亲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道出了少年毛泽东非凡的志向,博大的胸襟。从此,少年的毛泽东闯荡天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成长为一名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缔造了崭新的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曼德拉:从小就追求正义和理想。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
比较青年马克思选择职业的博大胸襟,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想想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的废寝忘食,毛泽东的在北大阅览室的如饥似渴;再联想周恩来的励志苦学,曼德拉的从小奋斗,这些伟人的青春年华颇有神似之处。我想恰同学少年的你,一定也有很多感慨吧?
这两篇演讲词,一篇是马克思自己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论述,一篇是恩格斯对于马克思一生贡献与品质的评价,两篇课文一正一侧,完成了对马克思精神品质的塑造,请仔细品读课文,说说马克思身上闪现着哪些精神品质?
任务一:联文对释,以文解文
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因为马克思首光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共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在这段话中,恩格斯运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总结了马克思的革命使命和历史价傎。但马克思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马克思的首要身份是革命家?恩格斯并没有做出过多的说明,我们看看马克思自己的论述能否补足这个空白。
例如: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思考问题:在这句话中,马克思没有提到革命,但你能看出马克思的革命意志吗?
首先,聚焦修饰语。我们先对“技术”和“道德”进行理解性分析。从技术和道德角度来看,技术属于生产力的范時,道德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技术的发展必然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其次,聚焦中心词,并将其放置于语境中深度分析。这里主要关注“胜利”和“败坏”两个词语。结合文本语境,我们会发现,这句话重在揭露19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现代工业、科学”同“现代贫困、衰预”之间的对抗。而这种对抗是由资产阶级的本性所造成的,是不可调和的。因此,“道德的败坏”直接反映出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腐朽性。所以,技术虽在工业革命中取得了胜利,但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因素,使得这种“胜利”的取得必须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换句话讲,如果不进行变革,“技术的胜利”只会让社会矛盾更加激烈,出现更危险的“道德的败坏”
最后,聚焦最能体现语言严谨性的词语。马克思的语言历来为人称道,这句话中的“似乎”一词,不仅体现了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思维严蓮的一面,而且在语言的表达上也颇有深意。马克思借助“似乎”
一词,并不是在否定技术,也不是在批评革命家们没有研究透彻技木和道德的关系,而是为了说明当技术的服务对象与从事技术的工人阶级一致时,技术的胜利才不会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正因如此,马克思才坚信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才把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作为毕生的使命。这也正是马克思坚持革命的原因。
伟大导师马克思
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
追求思想、追求真理
英勇无畏、敢于斗争
光明磊落,不谋私利
解放人类,奋斗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曾用三个“一生”评价马克思的巨大贡献:
①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
②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
③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奋斗的一生。
二、学习演讲词的技法
演讲词是实用性很强的文体,无论是对于高考写作,还是我们的日常交际,都很有必要。请想象自己是现场的一名听众,再次品读这两篇演讲词,联系以前学过的或者你熟悉的演讲词,你觉得演讲时要注意什么技巧?
任务二:关注演讲词中的“听众意识”
演讲词是演说者在公共场合和集会上,就某一问题宣传自己的主张,表达自己的情感或阐明某种事理的讲话文稿。演讲词属于实用类文本。演讲绝不是关起门来的自说自话,而是必须对听众做分析,即听众意识。
马克思这次演讲的听众应该是参加创刊纪念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此时此地,这些人最想听到的声音是什么呢?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马克思的演讲本可以有这样一些开头,比如:
1.回顾《人民报》创刊(1852.5.8)的种种艰辛和成就;
2.说说《人民报》创刊人厄·琼斯,他参与宪章运动失败后被捕入狱(1848.6),出狱后(1850.7)创办《人民报》,是英国宪章运动的著名领袖;
3.说说自己与《人民报》之间的故事和渊源。
1、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但他为什么却首先从1848年革命谈起?
答案:这时距离1848年那场波澜壮阔、声势浩大的革命已经过去了8年,新的革命浪潮尚未到来,整个无产阶级革命陷入了低谷,部分革命者甚至开始怀疑革命道路的正确性,亟需有一个人站出来,以鲜明铿锵的态度、清晰严谨的逻辑帮他们看清形势,理清思路,为革命事业加油鼓劲。马克思称这场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当时,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就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
听众的身份、心理会影响演讲者,反过来说,演讲者通过对听众的猜测,确定演讲的选材和形式。
活动二:引人入胜巧开篇——演讲词的开场白
演讲开场白最不易把握,要想三言两语抓住听众的心,并非易事。如果在演讲的开始听众对你的话就不感兴趣,注意力一旦被分散了,那后面再精彩的言论也将黯然失色。因此只有匠心独运的开场白,以其新颖、奇趣、敏慧之美,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才能立即调动场上气氛,在瞬间集中听众注意力,从而为接下来的演讲内容顺利地搭梯架桥。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文章开头为什么要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答案:①因为这是在葬礼上的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②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③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对马克思逝世深感遗憾和惋惜。
3、读下面几则演讲词的精彩开场白,分析一下妙在何处。
(1)台湾的媒体说我今天回母校,母亲的学校,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报道。——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于北京大学演讲(连战的母亲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燕京大学念书,北京大学就是当年燕京大学的校址。)
答案:妙在语言幽默。连战的母亲毕业于燕京大学,他把母亲的学校解读为“母校”,一下子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2)据一家国家级的报纸报道:在国外,几乎所有国家的公共场所都专门贴有用中文写的告示牌——请不要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朋友们,这并非是一件正常的小事,而是对号称文明古国的子孙们的一种讽刺。——《文明古国的悲哀》
答案:首先当众宣布一条国外引人注目的新闻,以引起全场听众的高度注意。一下子就使听众为之震惊,并加强对事态的关注。
演讲词中的“听众意识”
一、选材关照听众心理
二、语言关照听众心理
三、用典关照听众知识背景
四、构思关照听众接受心理
抓住听众的心理是演讲成功的关键。
用理性的力量征服听众。演讲说理要有层次,用理性的力量征服听众。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议论性主要表现在严谨的结构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悼词首先描述马克思的逝世,并用一句“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含蓄、深情地总结了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非凡地位。主体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马克思的巨大贡献,具有很强的理性力量,形成了一个极其严密的逻辑结构。恩格斯作为与马克思并肩战斗了几十年的最亲密战友,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然而在悼词中,恩格斯把巨大的悲痛藏在心里,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评价,因为他知道自己面对的不只是前来参加葬礼的十一个人,而是全世界所有的无产者甚至全人类。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言人,他这种强烈的客观性和逻辑性,是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全世界无产者最大的尊重,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说服力。
演讲与作文的不同,归根到底在于作文是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的双向交流;除此之外, 听众与听众也处在双向交流之中,不过他们交流的不是语言,而是情绪和反应。
——孙绍振
三、重运用
从两篇课文中任选一个片段,在品读的基础上把握情感,尝试演讲。其他同学点评。
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任选一本书)有:
(1)《演讲的本质——让思想更有影响力》(马丁 纽曼著,中信出版集困)
(2)《高效演讲斯坦福最受欢迎的沟通课》(彼得 迈尔斯等著,吉林出版集团)
(3)《学会演讲——让演讲轻而易举的60个秘诀》(格雷厄姆 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4)《乔布斯的魔力演讲》(卡迈恩 加洛著,中信出版集困)
四、学习演讲词的写作
二选一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的本性就是这样: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对此,你怎么看?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演讲稿写作评分卡”示例
项目 细则 分值(总分100)
语言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10
观点 观点鲜明,思想深刻 20
逻辑 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20
情感 情感真挚,有感染力 20
对象 针对性强,有的放矢 30
板书设计
两篇演讲词联读
1、致敬革命导师 (生产力) 技术 道德 (生产关系)
2、演讲词技法 胜利 败坏(资产阶级)
(工人)
似乎 掘墓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