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22七下·铁西期末)公元6世纪80年代,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隋炀帝 D.唐玄宗
2.(2021七下·海口月考)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繁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3.(2022七下·铁西期末)下列人物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的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阎立本 D.颜真卿
4.(2022七下·铁西期末)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元朝 B.秦朝 C.夏朝 D.隋朝
5.(2022七下·铁西期末)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我国的(  )
A.江浙地区 B.华东地区 C.东北地区 D.四川地区
6.(2022七下·铁西期末)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文明的起源
C.繁荣与开放 D.民族政权并立
7.(2022七下·铁西期末)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最宏伟的古代建筑群是指(  )
A.沈阳故宫 B.紫禁城 C.山西晋城 D.避暑山庄
8.(2022七下·铁西期末)驻守山海关,明朝灭亡后降清,并引清军入关的明朝将领是(  )
A.吴三桂 B.郑成功 C.李自成 D.戚继光
9.(2022七下·铁西期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忽必烈 D.铁木真
10.(2022七下·铁西期末)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农政全书》
二、组合列举题(共15分)
11.(2022七下·铁西期末)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   
(2)宋与辽议和签订的盟约   
(3)推翻明朝统治的起义   
12.(2022七下·铁西期末)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唐太宗的“镜子”是   
(2)他在位时创立进士科,他是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被“黄袍加身”的皇帝是   
(5)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的皇帝   
13.(2022七下·铁西期末)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被称为“诗仙”的是   
(2)词作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最杰出的女词人是   
(3)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艺术成就最高、被译成多种文字的是   
14.(2022七下·铁西期末)请列举宋代造船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三个地区。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2022七下·铁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材料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1)材料一人物生活在哪个朝代?请写出与他的词风格相近的词人一位。
(2)材料二的作者在哪一政权灭亡后继续抗元?请再写出当时抗元的人物一位。
(3)材料三的作者生活在哪个朝代?他抗击的倭寇来自哪个国家?
(4)我们可以学习以上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
16.(2022七下·铁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 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経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 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哪一皇帝把“文成公主"嫁给了 “松赞干布” ?少数民 族首领尊称他为什么?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二中提到的“达赖”,还册封了另一个格鲁派首领。册 封他的封号是什么?请写出册封他的皇帝。
(3)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17.(2022七下·铁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二:在十五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 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
材料三:乾隆皇帝曾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 通有无。”
(1)材料一中的两个人物分别为中日、中印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谁?
(2)材料二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这位七次远航的航海家最远到达了哪些地区?
(3)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 生的变化,你有何认识?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8.(2022七下·铁西期末)中国古代在各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某班为此开展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问题。
(1)【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北抵涿郡,南至哪里?
(2)【技术革新】请写出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两例。
(3)【文学艺术】请写出关汉卿的代表作一例。
(4)【科技成就】毕昇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战国时制成的指南工具祢为什么?
(5)通过以上探究,你获得了哪些感悟?
19.(2022七下·铁西期末)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了什么办法 他在地方设置哪一官职,把地方财 赋收归中央
(2)明太祖在地方取消了什么,设立了“三司” 他在中央废除了中书省和以往长期存在B
的哪一制度 他为监视官民设立了哪一机构?
(3)清朝雍正帝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什么 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字句,加以歪曲,制造冤狱的做 法被称为什么?
(4)以上朝代皇权的变化呈现怎样的趋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故隋朝的开创者是隋文帝,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的统一的相关史实。
2.【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繁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C 符合题意;
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光武中兴是东汉时期, AB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盛世局面,重点掌握开元盛世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唐玄宗在位的前期”。
3.【答案】D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著名书法家的是颜真卿。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真卿,他自创“颜体”,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他的传世作品有《颜世家庙碑》、《颜勤礼碑》、《多宝塔碑》等,D项正确;
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排除A项;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排除B项;
阎立本是唐朝画家,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识记与灵活掌握隋唐时期书法艺术成就。
4.【答案】A
【知识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封建政权是元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大都是今北京。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实现统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A项正确;
秦朝、夏朝、隋朝都不是由少数民族建立,排除BCD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知识。
5.【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频繁,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既有铜钱,也有铁钱,但是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项正确;
江浙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华东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东北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6.【答案】D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契丹族与党项族;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辽、宋、夏、金时期,出现的政权并立的局面有辽、西夏与北宋并立;金、西夏和北宋并立;金、西夏和南宋并立。所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D项正确;
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A项;
文明的起源是史前时期的特征,排除B项;
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辽、宋、夏、金时期的特征。
7.【答案】B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按照“前朝后殿”的古制,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帝皇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整个布局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气魄雄伟,规划严整,处处体现着大一统国家的宏伟气派和博大精深。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指紫禁城,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指紫禁城。
8.【答案】A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灭亡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最后失败,A项正确;
郑成功收复台湾,排除B项;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排除C项;
戚继光抗击倭寇,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9.【答案】A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跨海作战,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A项正确;
戚继光抗击倭寇,排除B项;
忽必烈建立元朝,排除C项;
铁木真统一蒙古,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郑成功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A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A项正确;
《水浒传》晚于《三国志通俗演义》,排除B项;
《西游记》成书于明朝神怪小说,排除C项;
《农政全书》是明朝的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书籍,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文学成就和特色的相关史实。
11.【答案】(1)安史之乱
(2)澶渊之盟
(3)李自成起义
【知识点】安史之乱;辽与北宋的和战;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爆发了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它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3)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其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1644年4月,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对明朝都城北京城发动进攻,占领北京,明朝崇祯帝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安史之乱、澶渊之盟、李自成起义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2.【答案】(1)魏征
(2)隋炀帝
(3)武则天
(4)赵匡胤(宋太祖)
(5)皇太极(清太宗)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1)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贞观遗风”。
(4)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5)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定都赫图阿拉。1619年统一女真各部。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贞观之治、科举制度、武则天、北宋的建立、皇太极的相关史实。
13.【答案】(1)李白
(2)李清照
(3)《天工开物》
(4)《红楼梦》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清朝的文学艺术——红楼梦、昆曲、京剧
【解析】【分析】(1)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藐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享有“诗仙”的赞誉。
(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故填李清照。
(3)明朝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诗仙”李白、女词人李清照、《天工开物》、《红楼梦》的相关史实。
14.【答案】广州、泉州、明州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明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南宋的海船规摸大、设计科学、技术先进。
故答案为:广州、泉州、明州。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15.【答案】(1)南宋、苏轼
(2)南宋、陆秀夫
(3)明朝、日本
(4)关心国家命运、不计个人得失等。(符合题意即可)
【知识点】戚继光抗倭;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材料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与辛弃疾的词风格相近的词有苏轼。
(2)根据题干材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文天祥在南宋灭亡以后任然继续抗元。当时抗元的人物还有陆秀夫。
(3)根据题干材料“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可知,戚继光生活在明朝,戚继光抗倭,倭寇来自于日本。
(4)以上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关心国家命运、不计个人得失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词、南宋灭亡、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
16.【答案】(1)唐太宗;“天可汗”
(2)“班禅额尔德尼”;康熙皇帝
(3)驻藏大臣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知识点】“贞观之治”;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 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経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可知,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了 “松赞干布”,由于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戴,被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顺治帝接见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还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3)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出的结论是西藏和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和吐蕃的关系、清朝初期加强对西藏统治的措施。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17.【答案】(1)鉴真;玄奘
(2)郑和下西洋;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闭关锁国政策;开放的政策促进共同发展,闭关锁国看不到世界的发展,导致落后等。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分别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日本,鉴真东渡日本后,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根据材料二“ 在十五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 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郑和下西洋;这位七次远航的航海家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年号永乐)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经阿拉伯海沿岸国家,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导致了中国落后并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闭关政策以及作用。
18.【答案】(1)余杭
(2)曲辕犁、筒车
(3)《窦娥冤》
(4)活字印刷术;司南
(5)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为我国的这些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等。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盛唐经济的繁荣;宋代的经济发展;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1)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
(2)唐朝时期,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其中最优秀的是戏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为《窦娥冤》。
(4)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一个活字可以重复使用,保存方便,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奠定了近代印刷术的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多年。
(5)本题为开放性问题,针对上述材料的感悟是: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为我国的这些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大运河、盛唐气象、元曲、活字印刷术等相关史实。
19.【答案】(1)分化事权的办法;转运使
(2)行中书省;丞相制度;锦衣卫
(3)军机处;文字狱
(4)逐渐加强。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解析】【分析】(1)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北宋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从而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明太祖在地方取消了行中书省,设立了“三司”。他在中央废除了中书省和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明朝为监视官民,明太祖时设立锦衣卫。
(3)清朝雍正帝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军机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字句,加以歪曲,制造冤狱的做法被称为文字狱。
(4)以上朝代皇权的变化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重文轻武、明清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清朝文字狱和军机处的设置等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22七下·铁西期末)公元6世纪80年代,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隋炀帝 D.唐玄宗
【答案】A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故隋朝的开创者是隋文帝,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的统一的相关史实。
2.(2021七下·海口月考)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繁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答案】C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繁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C 符合题意;
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光武中兴是东汉时期, AB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盛世局面,重点掌握开元盛世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唐玄宗在位的前期”。
3.(2022七下·铁西期末)下列人物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的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阎立本 D.颜真卿
【答案】D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著名书法家的是颜真卿。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真卿,他自创“颜体”,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他的传世作品有《颜世家庙碑》、《颜勤礼碑》、《多宝塔碑》等,D项正确;
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排除A项;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排除B项;
阎立本是唐朝画家,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识记与灵活掌握隋唐时期书法艺术成就。
4.(2022七下·铁西期末)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元朝 B.秦朝 C.夏朝 D.隋朝
【答案】A
【知识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封建政权是元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大都是今北京。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实现统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A项正确;
秦朝、夏朝、隋朝都不是由少数民族建立,排除BCD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知识。
5.(2022七下·铁西期末)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我国的(  )
A.江浙地区 B.华东地区 C.东北地区 D.四川地区
【答案】D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频繁,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既有铜钱,也有铁钱,但是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项正确;
江浙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华东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东北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6.(2022七下·铁西期末)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文明的起源
C.繁荣与开放 D.民族政权并立
【答案】D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契丹族与党项族;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辽、宋、夏、金时期,出现的政权并立的局面有辽、西夏与北宋并立;金、西夏和北宋并立;金、西夏和南宋并立。所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D项正确;
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A项;
文明的起源是史前时期的特征,排除B项;
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辽、宋、夏、金时期的特征。
7.(2022七下·铁西期末)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最宏伟的古代建筑群是指(  )
A.沈阳故宫 B.紫禁城 C.山西晋城 D.避暑山庄
【答案】B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按照“前朝后殿”的古制,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帝皇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整个布局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气魄雄伟,规划严整,处处体现着大一统国家的宏伟气派和博大精深。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指紫禁城,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指紫禁城。
8.(2022七下·铁西期末)驻守山海关,明朝灭亡后降清,并引清军入关的明朝将领是(  )
A.吴三桂 B.郑成功 C.李自成 D.戚继光
【答案】A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灭亡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最后失败,A项正确;
郑成功收复台湾,排除B项;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排除C项;
戚继光抗击倭寇,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9.(2022七下·铁西期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忽必烈 D.铁木真
【答案】A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跨海作战,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A项正确;
戚继光抗击倭寇,排除B项;
忽必烈建立元朝,排除C项;
铁木真统一蒙古,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郑成功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2022七下·铁西期末)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农政全书》
【答案】A
【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A项正确;
《水浒传》晚于《三国志通俗演义》,排除B项;
《西游记》成书于明朝神怪小说,排除C项;
《农政全书》是明朝的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书籍,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文学成就和特色的相关史实。
二、组合列举题(共15分)
11.(2022七下·铁西期末)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   
(2)宋与辽议和签订的盟约   
(3)推翻明朝统治的起义   
【答案】(1)安史之乱
(2)澶渊之盟
(3)李自成起义
【知识点】安史之乱;辽与北宋的和战;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爆发了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它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3)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其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1644年4月,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对明朝都城北京城发动进攻,占领北京,明朝崇祯帝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安史之乱、澶渊之盟、李自成起义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2.(2022七下·铁西期末)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唐太宗的“镜子”是   
(2)他在位时创立进士科,他是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被“黄袍加身”的皇帝是   
(5)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的皇帝   
【答案】(1)魏征
(2)隋炀帝
(3)武则天
(4)赵匡胤(宋太祖)
(5)皇太极(清太宗)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1)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贞观遗风”。
(4)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5)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定都赫图阿拉。1619年统一女真各部。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贞观之治、科举制度、武则天、北宋的建立、皇太极的相关史实。
13.(2022七下·铁西期末)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被称为“诗仙”的是   
(2)词作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最杰出的女词人是   
(3)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艺术成就最高、被译成多种文字的是   
【答案】(1)李白
(2)李清照
(3)《天工开物》
(4)《红楼梦》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清朝的文学艺术——红楼梦、昆曲、京剧
【解析】【分析】(1)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藐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享有“诗仙”的赞誉。
(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故填李清照。
(3)明朝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诗仙”李白、女词人李清照、《天工开物》、《红楼梦》的相关史实。
14.(2022七下·铁西期末)请列举宋代造船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三个地区。
【答案】广州、泉州、明州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明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南宋的海船规摸大、设计科学、技术先进。
故答案为:广州、泉州、明州。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2022七下·铁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材料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1)材料一人物生活在哪个朝代?请写出与他的词风格相近的词人一位。
(2)材料二的作者在哪一政权灭亡后继续抗元?请再写出当时抗元的人物一位。
(3)材料三的作者生活在哪个朝代?他抗击的倭寇来自哪个国家?
(4)我们可以学习以上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1)南宋、苏轼
(2)南宋、陆秀夫
(3)明朝、日本
(4)关心国家命运、不计个人得失等。(符合题意即可)
【知识点】戚继光抗倭;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材料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与辛弃疾的词风格相近的词有苏轼。
(2)根据题干材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文天祥在南宋灭亡以后任然继续抗元。当时抗元的人物还有陆秀夫。
(3)根据题干材料“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可知,戚继光生活在明朝,戚继光抗倭,倭寇来自于日本。
(4)以上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关心国家命运、不计个人得失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词、南宋灭亡、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
16.(2022七下·铁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 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経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 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哪一皇帝把“文成公主"嫁给了 “松赞干布” ?少数民 族首领尊称他为什么?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二中提到的“达赖”,还册封了另一个格鲁派首领。册 封他的封号是什么?请写出册封他的皇帝。
(3)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唐太宗;“天可汗”
(2)“班禅额尔德尼”;康熙皇帝
(3)驻藏大臣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知识点】“贞观之治”;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 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経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可知,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了 “松赞干布”,由于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戴,被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顺治帝接见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还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3)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出的结论是西藏和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和吐蕃的关系、清朝初期加强对西藏统治的措施。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17.(2022七下·铁西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二:在十五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 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
材料三:乾隆皇帝曾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 通有无。”
(1)材料一中的两个人物分别为中日、中印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谁?
(2)材料二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这位七次远航的航海家最远到达了哪些地区?
(3)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 生的变化,你有何认识?
【答案】(1)鉴真;玄奘
(2)郑和下西洋;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闭关锁国政策;开放的政策促进共同发展,闭关锁国看不到世界的发展,导致落后等。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分别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日本,鉴真东渡日本后,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根据材料二“ 在十五世纪,中国皇帝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探险,远航船队历经东南亚、 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多个港口。”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郑和下西洋;这位七次远航的航海家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年号永乐)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经阿拉伯海沿岸国家,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导致了中国落后并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闭关政策以及作用。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
18.(2022七下·铁西期末)中国古代在各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某班为此开展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问题。
(1)【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北抵涿郡,南至哪里?
(2)【技术革新】请写出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两例。
(3)【文学艺术】请写出关汉卿的代表作一例。
(4)【科技成就】毕昇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战国时制成的指南工具祢为什么?
(5)通过以上探究,你获得了哪些感悟?
【答案】(1)余杭
(2)曲辕犁、筒车
(3)《窦娥冤》
(4)活字印刷术;司南
(5)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为我国的这些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等。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盛唐经济的繁荣;宋代的经济发展;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分析】(1)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
(2)唐朝时期,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其中最优秀的是戏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为《窦娥冤》。
(4)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一个活字可以重复使用,保存方便,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奠定了近代印刷术的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多年。
(5)本题为开放性问题,针对上述材料的感悟是: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为我国的这些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大运河、盛唐气象、元曲、活字印刷术等相关史实。
19.(2022七下·铁西期末)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了什么办法 他在地方设置哪一官职,把地方财 赋收归中央
(2)明太祖在地方取消了什么,设立了“三司” 他在中央废除了中书省和以往长期存在B
的哪一制度 他为监视官民设立了哪一机构?
(3)清朝雍正帝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什么 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字句,加以歪曲,制造冤狱的做 法被称为什么?
(4)以上朝代皇权的变化呈现怎样的趋势?
【答案】(1)分化事权的办法;转运使
(2)行中书省;丞相制度;锦衣卫
(3)军机处;文字狱
(4)逐渐加强。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解析】【分析】(1)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北宋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从而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明太祖在地方取消了行中书省,设立了“三司”。他在中央废除了中书省和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明朝为监视官民,明太祖时设立锦衣卫。
(3)清朝雍正帝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军机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字句,加以歪曲,制造冤狱的做法被称为文字狱。
(4)以上朝代皇权的变化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重文轻武、明清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清朝文字狱和军机处的设置等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