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一、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成果”承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课由引言和三框组成,三框的内容形成递进关系,首先我们要承认文化具有民族性;其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大花园,这样就导入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最最后论述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框教学内容是高二教材,高二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已经具有基本科学理论知识和道德素养,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日益增强,具有基本的价值观念,开始理性地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社会阅历浅,生活经验少。
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四、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并认同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科学精神: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公共参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难点:理解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两个视频 如何看待视频中提到的两种观点?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1、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 (1)文化复古主义: 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接受任何外来文化和新文化。代表者:康有为,梁启超。 (2)全盘西化论: 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一味推崇外来文化。代表者:胡适 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观看视频《中国通史——文成公主》以史为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2.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我们要学习借鉴: 目的: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 注意: 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公共文化类产品。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 文化产业:以盈利性为目的,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影视音像、图书出版、游戏动漫等产品。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环节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明星大侦探》在第一季最初的节目框架设置中还能看出些许模仿的痕迹,但随着节目的进行,本身的特色日益凸显,特别是内容本身与《犯罪现场》并无相似点。第一季开始,已经透露出明显的社会责任意识,法制节目出身的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不断在节目中强调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第三季推出11期《明星大侦探公益特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华融入其中,由明星嘉宾集体发声倡导正能量,普及法律知识。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还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1.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的原因 (1)必要性 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2)重要性 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3)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知识归纳: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①文化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的错误倾向。 ②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注意:发展中国文化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 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处理好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立足国情,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将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与中国国情具体结合。
八、教学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