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两方面意义:学习科学思维对提升思维素养的意义;学习科学思维对提升中学生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的意义。2.通过本课学习,领会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进而用科学的思维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助推中学生争做时代新人,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科学思维的作用。通过联系实际,体会学习科学思维对提升思维素养有什么意义,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公共参与:通过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自觉树立科学思维,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教学重点】了解学习科学思维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意义,学习科学思维对培养科学精【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科学思维与正确思想的关系,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意义与政治意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维导图导入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科学思维有何重要意义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总议题: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思维 议题一:从学习二十大精神中明确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议题二:从党史的发展历程中探究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第一幕: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议题一:从学习二十大精神中明确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九个带你速读二十大报告》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从提升思维素养的角度分析,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任务中阐述我们必须学习科学思维的原因。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二十大全面的、辩证的看待过去的成就与不足,利用了科学思维去看待未来的发展。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议学小结:一、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1、学习科学思维的逻辑思维意义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科学的抽象思维一定是符合逻辑要求的思维,违背逻辑要求的思维不是科学思维。通过学习逻辑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责任。例如:鲁迅曾在《“有名无实”的反驳》中批评当时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位排长,他写道:“以为不抵抗将军下台,‘不抵抗’就一定跟着下台了。这是不懂逻辑:将军是一个人,而不抵抗是一种主义,人可以下台,主义却可以仍旧留在台上的。”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把“不抵抗主义”和“不抵抗将军”两个不同概念混淆了2、学习科学思维的辩证思维意义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认识世界,不仅要认识事物的部分、方面、阶段,而且要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着的整体。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例如: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有专家指出,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转基因带来的机遇。例如,转基因可以减少杀虫剂使用,增加产量,保护土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使用恰当,可以为种植者带来全新的产品,使消费者长期受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转基因带来的安全问题。3、学习科学思维的创新思维意义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敌我双方的形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持久战”的著名论断,有力地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论调。根据地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开展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拓展提升:科学思维的特征与思维素养意义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二幕: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议题二:从党史的发展历程中探究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议学情境二:阅读材料《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史写的是历史,叙的是奋斗,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规律,启示的是当下,烛照的是未来。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鲜明特征。在革命遭受挫折,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和质疑时,毛泽东同志基于对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把握以及实践经验,以深邃的眼光和战略思维,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光辉著作,描绘了革命的光明前景,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出路,坚定了人们的信心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八大以来,党提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充分体现了党的系统性战略思维。议学问题: 结合视频和材料分析说明“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鲜明特征。”的合理性。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和可检验性。学习党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战略思维和历史思维,运用辩证思维全面动态把握客观事物,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把握方向和谋划大局的能力。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奋战新时代的政治站位。帮助我们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议学小结:二、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1、社会实践与科学思维的关系人的思想是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思维的参与。例如: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习近平:“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知识整合】正确思想、科学思维与社会实践的关系:⑴思想是思维的结果,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思想来自实践,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揭示的思维规律和规则。遵循思维规律和规则是科学思维的题中之义。没有社会实践,没有科学思维,就不会有正确思想。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思想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2、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1)从觉悟层面看: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例如:青年学生要有历史眼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应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从实践层面看: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例如:青年学生要有创新思维。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应当在实践中掌握真知、获取新知。只有敢于创新,青年人才能成为“时代新人”。只有敢于创新,民族发展、国家发展才能取得焕然一新的新格局、新面貌。【相关链接】学习科学思维对培养科学精神的意义⑴科学精神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取向。⑵我们所倡导的科学精神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求直各实的精神。⑶发扬科学精神,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本课小结:课堂练习:1.(2022春·黑龙江大庆·高二大庆中学校考期中)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学习掌握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法,如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等。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有利于领导干部( )。①正确认识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历史方位②把握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主宰历史方向③改革创新,全面否定过去的理论与实践④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有利于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历史方位,也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①④符合题意。②:领导干部不能主宰历史方向。②错误。③:领导干部要树立辩证的否定观,不能全面否定过去的理论与实践。③错误。故本题选B。2.(2022春·广东梅州·高二校考期中)鱼缸和鱼缸上的蔬菜种植管道,构成了鱼菜共生的平台。这项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把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使“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成为一种现实。这一技术说明科学思维( )①助力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②能突破所有条件限制,创造新的联系③可以摆脱规律的制约,创造新的事物④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A.①④ B.③④C.②③ D.①②【答案】A【详解】②③:“突破所有条件限制”“摆脱规律的制约”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故②③错误。①④:水产养殖和生态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了科学的协同共生,这一技术成果是人们发挥科学思维作用的结果,故①④入选。故本题选A。3.(2022春·广东佛山·高二罗定邦中学校考期中)做学术研究,是需要智慧的。科学会使人理智和智慧。具备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具备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有利于我们( )①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②我们把握和改变不利于人们需要的客观规律③可以更好地担当起创造和维护真理的责任④可以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具备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可以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①④符合题意。②:规律是客观的,我们不能改变不利于人们需要的客观规律,②错误。③:人们可以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不能创造真理,③错误。故本题选B。4.(2022春·黑龙江大庆·高二大庆市东风中学校考期中)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创新中的思维活动离不开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思维方法,这是因为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 )A.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思维方法,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B.驾驭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做自然的主人C.更好地维护真理、发展真理D.消除思维定式,提高思维效率【答案】A【详解】A:任何创新都高不开科学思维方法,A正确。B:规律是客观的,我们不能驾驭规律,B错误。CD:题干未涉及“真理”和“思维定势”,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2023秋·山东滨州·高二统考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为建设新时代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由此可见,科学思维( )①为我们把握历史方位提供具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从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③其结果具有精确性,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精确的推断④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②④: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从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②④说法正确。①:科学思维能够促进实践发展,但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指导,①说法有误。③: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而不是精确的推断,③说法有误。故本题选C。6.(2022秋·天津宁河·高三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期末)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随风摇曳的现象发现了单摆等时定律;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墙壁上挂着的世界地图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通过《逻辑与思维》的学习,四位同学对此分别发表了看法,正确的是( )A.甲:这说明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B.乙:这说明思维具有非概括性和社会历史性C.丙:学习科学思维利于把握本质和创造规律D.丁:这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不具有可检测性【答案】A【详解】A:伽利略和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对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观察研究中取得科学成果,说明了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故A说法正确。B: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B说法错误。C: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C说法错误。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7.(2022春·河北沧州·高二统考期末)我国地域广阔,老年人口基数大,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存在差异。“动态清零”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疫情发展态势、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发现一起就扑灭一起,这既能减少疫情对人民身体健康的危害,又能最大限度地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 )①具有预见性是科学思维的一个显著的特征②抽象思维比形象思维更能把握事物的本质③科学思维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维④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是科学思维的必然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③④:“动态清零”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疫情发展态势、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作用重大,说明科学思维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维,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是科学思维的必然要求,③④符合题意。①②: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思维的预见性,也没有体现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不同作用,①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2022春·河北承德·高二统考期末)2022年5月,中国科技馆入选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参观者可以从我国的科技成就、科学家小故事等中体会到科学家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执着精神和“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这种科学家精神( )①意在把握情况、解决问题以提高思维能力②能使人在实践中纠正逻辑错误,捍卫真理③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④能助推我们成为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科学家们的执着精神和求实精神,与提高思维能力无关,①不符合题意。②:科学家精神与人在实践中纠正逻辑错误无关,②不符合题意。③:只唯实的执着精神和“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③符合题意。④:弘扬科学家精神,学习科学家严谨治学的精神,能助推我们成为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2022秋·山东潍坊·高二昌乐二中校考期末)共情(EMPATHY)能力,或译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来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这是一种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沟通能力,拥有共情力的人常被称赞为情商高。通过下图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共情力,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认识( )①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和结果上存在很大差异②思维产生于实践,思维的共性源于人们共同或相似的实践活动③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能够使人们获得对共情力的正确认识④形象思维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人们的情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材料强调运用共性的思维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并未强调思维的差异性,①不符合题意。②:漫画中谈到“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同身受”,体现思维产生于实践,思维的共性源于人们共同或相似的实践活动,②符合题意。③:正确的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错误的思维背离认识的客观性,③说法有误。④:漫画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共情能力,说明形象思维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人们的情感,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2022春·北京丰台·高二统考期末)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运用科学思维有利于( )①杜绝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②准确地把握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③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创造事物的规律④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杜绝”一词说法过于绝对,自觉运用科学思维有利于减少逻辑错误,①排除。②④:自觉运用科学思维有利于能够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历史方位,提高政治站位,②④正确。③: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被创造,③排除。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