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选题价值《电子基本电路装接与调试》是浙江省课程改革教材,是符合“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基础教材。教材内容基于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有机的融入了劳动教育、职业道德的内容。其中“项目3调光灯电路的装接与调试”的课题顺应中职技能操作考试要求,是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操作项目。该项目在本书中起到承接其他电路的重要作用,涉及的检测操作要领是电子技术类职业的基本能力素养。学情分析1、知识经验具备对二极管结构和简单整流电路的分析能力;2、技能态度掌握了数字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方法;掌握了实训室安全用电准则和急救措施;3、心理特点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愿意合作,但是独立思考和辨析能力较弱。外界因素喜欢小组式讨论和比赛的授课参与形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晶闸管的外形和图形符号。(2)掌握晶闸管的导通条件。(3)会用万用表检测单向晶闸管的极性、判断单向晶闸管的好坏。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分析体会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晶闸管导通条件的推导)。(2)通过晶闸管的测量环节体会学以致用(测量方法的推导,手动测量晶闸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2)通过合作、探究、动手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晶闸管的符号、导通条件。2、教学难点 :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教学资源PPT课件,晶闸管实物,万用表,电路图。教学策略线上线下反转课堂以赛促学,以学促赛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电火盆)引出教学内容(提问图中旋钮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可以调温)——晶闸管。【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电器出发激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新课教授(1)晶闸管的简介1)书本P55页,学生自学老师提问,问:晶闸管显著特性(以小控大)。2)多媒体展示晶闸管图片。3)下发晶闸管实物,学生自由观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的思想到知识中来。通过自学回答问题,增强自信,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2)晶闸管符号和结构(利用多媒体)1)符号先回忆二极管符号,从而引到晶闸管的符号(联想记忆加深记忆)2)结构回忆三极管的结构,从而引出晶闸管的结构。【设计意图】由旧到新,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3)分组探究——晶闸管的导通条件引入:知道了晶闸管的符号外形,我们还需要了解他工作的方式。根据提供的实验电路图提出任务:合作探讨总结出晶闸管的导通条件。1)下发电路图并提出任务2)学生分组探究3)结果展现4)老师、学生评价晶闸管导通条件:阳极(A)与阴极(K)间加正向电压。(A为正,K为负),同时控制极(G)与阴极间加正向电压(G为正)。晶闸管一旦导通,即使断掉控制极,主电路(A极到K极)仍然导通。形象类比:控制极就是体育委员,只有他下命令队伍才能起步走,但同学们不听话,一旦走起来了,体育委员叫停就没人听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探究总结出晶闸管的导通条件,而不是直言相告, 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方法。通过类比加深学生对晶闸管的印象和理解。(4)继续探究——晶闸管的测量引入:知道了晶闸管的导通工作条件,是不是给你个晶闸管你就可以连接出图中的电路了吗?在当中有个关键问题是管脚的确定(引导学生回答)1)由晶闸管的结构引导出判断各个管脚的理论依据(教师讲解)复习 PN 结的知识→PN 结正向导通后电阻小反向电阻大。2)根据理论依据让学生总结出判断方法(教师适时引导:可以根据二极管的测量思路做示范)。晶闸管管脚的判别可用下述方法:先用万用表R×1K挡测量任意两脚之间的阻值,阻值最小的那次黑表笔为控制极,红表笔为阴极,所剩的一脚为阳极。3)学生进行分组测量(比一比看谁最快测量出引脚)。【设计意图】利用已经知道的旧知识推理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进行测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5)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板书设计1)简介晶闸管(以小控大)2)晶闸管的结构和符号3)晶闸管的导通条件(两个正向电压)4)晶闸管的检测好坏和引脚判断(电阻最小的一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