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2讲 重力、弹力考点(知识点) 重要程度 常考题型分布 本讲教学目标力 ★☆☆ 选择题、填空题 理解重力 ★★☆ 选择题、填空题 掌握弹力 ★★★ 选择题、填空题 理解并掌握注:★☆☆:普通考点知识点; ★★☆:高考高频考点; ★★★:高考重点、难点、必考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弹力的概念,产生弹力的条件以及弹力的方向。知识点一:力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性质:(1)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 独立存在 。有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作用的同时B也对A也有作用,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是施力物体。(3)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4)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如何来表示一个力?(1)力的图示:精确表示(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的示意图:粗略表示(方向、作用点)作力的图示步骤:(1)选取合适的标度;(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3)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意: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的图示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统一。题型一:力的理解【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B.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答案】A【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故B错误;C.天平是用来称量质量的,故C错误;D.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D错误。故选A。[变式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B.重力就是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C.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答案】C【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发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故A错误;B.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所以不能说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故B错误;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C正确;D.物体间相互作用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故D错误。故选C。[变式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C.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D.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一定同时存在【答案】C【详解】A.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选项A错误;B.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有力的作用,例如两磁铁之间的作用力,选项B错误;C.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选项C正确;D.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定同时存在,选项D错误.知识点二:重力概念: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特点:(1)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3)重力是非接触力(4)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3.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1)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小;在两极最大。(2)方向: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3.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质量分布、形状。(2)重心位置的确定: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几何中心;薄板型物体:悬挂法。(3)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重心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4.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题型二:重心判断问题【例2】如图所示,把一边长为L的匀质立方体,绕bc棱翻转,当AbcD平面处于竖直位置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A. B.C. D.以上都不对【答案】C【详解】abcd平面处于水平面时,物体的重心高度为当AbcD平面处于竖直位置时,物体的重心高度为重心升高的高度为故选C。[变式1]如图所示,将乒乓球用双面胶粘贴于烧杯底部,往烧杯中注入一些水,用细木棍轻微拨动乒乓球,乒乓球将会从杯底上升到水面。在乒乓球从杯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关于由烧杯、水和乒乓球组成的系统重心位置的变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答案】B【详解】乒乓球从杯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下方水质量变大,重心降低。故选B。[变式2]在空易拉罐中注入适量的水后,将易拉罐倾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结果易拉罐“倾而不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打开的满装易拉罐也可以“倾而不倒”B.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在过易拉罐与桌面接触点的竖直线上C.注入适量水后,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升高了D.若将注水后的易拉罐水平放置,质量不变,其重心位置也不变【答案】B【详解】A.未打开的满装易拉罐的重心位置较高,不在过易拉罐与桌面接触点的竖直线上,故A错误;B.易拉罐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在过易拉罐与桌面接触点的竖直线上,故B正确;C.注水后,易拉罐下部的质量变大,重心下移,故C错误;D.将注水后的易拉罐水平放置,易拉罐里的水质量分布改变,其重心位置改变,故D错误。故选B。知识点三:弹力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称为弹力。2. 产生条件:弹性形变、直接接触3. 弹力的方向:(1)压力和支持力①面面接触:弹力垂直接触面②点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而垂直接触面③点点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切面而指向圆心注意:弹力方向是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画在受力物体身上。绳子的拉力(弹簧的拉力):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3)轻杆的拉力:①可沿杆②可不沿杆,要依具体情况确定判断弹力的有无:条件判断法:弹性形变、直接接触假设推理法:先假设有弹力、再根据受力平衡分析4. 胡克定律(1)概念: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其大小只跟弹簧的形状、大小、长短、钢丝的线径、材料等因素有关,与弹簧受到多大的弹力无关),单位为N/m。x为弹簧在拉力F作用下的伸长量或压缩量。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F-x(形变量)图象:图线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k。公式:F-L(弹簧长度)图像:图线与L轴的交点表示弹簧的原长L0,斜率表示劲度系数k。公式:F-L(弹簧长度)图像:0-L0表示压缩弹簧,L0-L表示拉伸弹簧。注意:求图线斜率时,注意单位换算。读数时,注意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图为:2.40N。思考: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题型三:受力分析【例3】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答案】见解析【详解】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如图所示[变式1]请在图的各图中画出物体P或Q受到的各接触点或接触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各图中物体P或Q均处于静止状态)。【答案】见解析【详解】如图所示甲中属于绳的拉力,应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因此弹力方向沿绳向上。乙中A、B两点都是球面与平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必过球心,所以A点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点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指向左上方,且都过球心。丙中A点属于点与球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球面的切面斜向上,且必过球心O,B点属于点与杆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杆向上。[变式2]请在下列图中画出杆或球所受的弹力。图(a)杆靠在墙上;图(b)杆放在半球形的槽中;图(c)球用细线悬挂在竖直墙上;图(d)将光滑圆球置于两个等高的台棱之间,圆球的重心位于球心。【答案】【详解】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对A、B两处都产生挤压作用,故A、B两点处对杆都有弹力,弹力方向与接触点的平面垂直,如图甲所示;杆对C、D两处有挤压作用,因C处为曲面,D处为支撑点,所以C处弹力垂直其切面指向弧形所对应的圆心,D处弹力垂直杆斜向上,如图乙所示;球挤压墙壁且拉紧绳子,所以墙对球的弹力与墙面垂直,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斜向上,如图丙所示;球受到的弹力与棱和球面接触处的切面垂直,即沿着球半径的方向指向球心,如图丁所示。题型四:胡克定律的应用【例4】一轻质弹簧原长5cm,劲度系数为100N/m,在4N的拉力作用下(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该弹簧的长度为( )A.4cm B.6cm C.9cm D.10cm【答案】C【详解】由胡克定律,可得弹簧拉长的长度为所以该弹簧的长度为故C正确。故选C。[变式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拉力器锻炼,拉力器共有5根弹簧,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200N/m,若该同学两臂都用300N的力去拉(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稳定时每根弹簧的伸长量为( )A.0.4m B.0.3m C.1.5m D.1.0m【答案】B【详解】由题意稳定每根弹簧的伸长量为故选B。[变式2]一根弹簧秤,不挂重物时,读数为2N,挂100N重物时,读数为92N,当读数为20N时,所挂重物的实际重量为( )A.16N B.18N C.20N D.22N【答案】C【详解】弹簧秤,不挂重物时,读数为2N,设弹簧秤自重为G,此时伸长量为x0,由于弹簧秤刻度是均匀的,所以读数为92N时的伸长量为46 x0,读数为20N时伸长量为10 x0,由胡可定律知,,,解得故选C。题型四:F-x图像问题【例4】如图所示,是某弹簧的弹力F和它的长度x的关系图象,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 )A. B. C. D.【答案】C【详解】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原长为x1,根据胡克定律F=k x故,故选C。【点评】根据胡克定律F=k△x并结合图象列式求解,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变式1]一兴趣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利用计算机绘制出轻质弹簧a和b的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的劲度系数为 B.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a的原长比b的长 D.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答案】D【详解】B.由于图线不过原点,所以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线性关系,不是成正比,故B错误;AD.F-l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所以b的劲度系数不等于,且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故A错误,D正确;C.F-l图像的横截距表示弹簧原长,所以a的原长比b的短,故C错误。故选D。[变式2](多选)如图所示,为一个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正确的结论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C.弹簧的原长为6cmD.弹簧伸长0.02m时,弹力的大小为4N【答案】AC【详解】ABC.由图可知,弹力为零时,弹簧长度为6cm,即弹簧的原长为6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故AC正确,B错误;D.弹簧伸长0.02m时,弹力的大小为,故D错误。故选AC。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2讲 重力、弹力考点(知识点) 重要程度 常考题型分布 本讲教学目标力 ★☆☆ 选择题、填空题 理解重力 ★★☆ 选择题、填空题 掌握弹力 ★★★ 选择题、填空题 理解并掌握注:★☆☆:普通考点知识点; ★★☆:高考高频考点; ★★★:高考重点、难点、必考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弹力的概念,产生弹力的条件以及弹力的方向。知识点一:力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性质:(1)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 独立存在 。有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对B作用的同时B也对A也有作用,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是施力物体。(3)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4)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如何来表示一个力?(1)力的图示:精确表示(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的示意图:粗略表示(方向、作用点)作力的图示步骤:(1)选取合适的标度;(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3)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意: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的图示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统一。题型一:力的理解【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B.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变式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B.重力就是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C.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变式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C.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D.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一定同时存在知识点二:重力概念: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特点:(1)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3)重力是非接触力(4)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3.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1)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小;在两极最大。(2)方向: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3.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质量分布、形状。(2)重心位置的确定: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几何中心;薄板型物体:悬挂法。(3)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重心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4.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题型二:重心判断问题【例2】如图所示,把一边长为L的匀质立方体,绕bc棱翻转,当AbcD平面处于竖直位置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A. B.C. D.以上都不对[变式1]如图所示,将乒乓球用双面胶粘贴于烧杯底部,往烧杯中注入一些水,用细木棍轻微拨动乒乓球,乒乓球将会从杯底上升到水面。在乒乓球从杯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关于由烧杯、水和乒乓球组成的系统重心位置的变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变式2]在空易拉罐中注入适量的水后,将易拉罐倾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结果易拉罐“倾而不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打开的满装易拉罐也可以“倾而不倒”B.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在过易拉罐与桌面接触点的竖直线上C.注入适量水后,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升高了D.若将注水后的易拉罐水平放置,质量不变,其重心位置也不变知识点三:弹力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称为弹力。2. 产生条件:弹性形变、直接接触3. 弹力的方向:(1)压力和支持力①面面接触:弹力垂直接触面②点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而垂直接触面③点点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切面而指向圆心注意:弹力方向是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画在受力物体身上。绳子的拉力(弹簧的拉力):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3)轻杆的拉力:①可沿杆②可不沿杆,要依具体情况确定判断弹力的有无:条件判断法:弹性形变、直接接触假设推理法:先假设有弹力、再根据受力平衡分析4. 胡克定律(1)概念: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其大小只跟弹簧的形状、大小、长短、钢丝的线径、材料等因素有关,与弹簧受到多大的弹力无关),单位为N/m。x为弹簧在拉力F作用下的伸长量或压缩量。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F-x(形变量)图象:图线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k。公式:F-L(弹簧长度)图像:图线与L轴的交点表示弹簧的原长L0,斜率表示劲度系数k。公式:F-L(弹簧长度)图像:0-L0表示压缩弹簧,L0-L表示拉伸弹簧。注意:求图线斜率时,注意单位换算。读数时,注意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图为:2.40N。思考: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题型三:受力分析【例3】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变式1]请在图的各图中画出物体P或Q受到的各接触点或接触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各图中物体P或Q均处于静止状态)。[变式2]请在下列图中画出杆或球所受的弹力。图(a)杆靠在墙上;图(b)杆放在半球形的槽中;图(c)球用细线悬挂在竖直墙上;图(d)将光滑圆球置于两个等高的台棱之间,圆球的重心位于球心。题型四:胡克定律的应用【例4】一轻质弹簧原长5cm,劲度系数为100N/m,在4N的拉力作用下(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该弹簧的长度为( )A.4cm B.6cm C.9cm D.10cm[变式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拉力器锻炼,拉力器共有5根弹簧,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200N/m,若该同学两臂都用300N的力去拉(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稳定时每根弹簧的伸长量为( )A.0.4m B.0.3m C.1.5m D.1.0m[变式2]一根弹簧秤,不挂重物时,读数为2N,挂100N重物时,读数为92N,当读数为20N时,所挂重物的实际重量为( )A.16N B.18N C.20N D.22N题型四:F-x图像问题【例4】如图所示,是某弹簧的弹力F和它的长度x的关系图象,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 )A. B. C. D.[变式1]一兴趣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利用计算机绘制出轻质弹簧a和b的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的劲度系数为 B.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a的原长比b的长 D.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变式2](多选)如图所示,为一个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正确的结论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C.弹簧的原长为6cmD.弹簧伸长0.02m时,弹力的大小为4N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2讲 重力、弹力 (讲义) 2023-2024年初升高物理衔接教材(解析版).docx 第12讲 重力、弹力 (讲义) 2023-2024年初升高物理衔接教材(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