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 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政学科10月份阶段性独立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 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政学科10月份阶段性独立作业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    命题人及审核人: 陆卫红 2013-10-14 
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政学科10月份阶段性独立作业
友情提示:1、本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 相信自己会有出色的表现,沉着动笔吧,祝你旗开得胜。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找出来吧!每题1分,共40分)
1、【 】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亚非地区大河流域的原因有
①这些地区有较丰富的水资源 ②这些地区有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③当时这些地区还没有自然灾害现象 ④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较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古代埃及最高传统者称为
A.四方之王 B.法老 C.太阳神 D.神
3、【 】下列哪条河流定期泛滥,滋养着埃及人民
A、尼罗河 B、恒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逊河
4、【 】创制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的是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巴比伦
5、【 】犹太人的祖先是
A、希伯来人 B、波斯人 C、日尔曼人 D、苏美尔人
6、【 】下列文明中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希腊
7、【 】佛教的诞生地是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巴比伦
8、【 】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是从下列哪个朝代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9、【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商朝 B、秦朝 C、夏朝 D、西周
10、【 】在古代印度有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 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1、【 】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12、【 】“春秋五霸”最先称霸的是
A、秦穆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晋文公
13、【 】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法治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14、【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A、古代希腊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15、【 】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所建立的最重要的城邦是:
⑴雅典 ⑵巴比伦 ⑶马其顿 ⑷斯巴达
A、⑴⑶ B、⑵⑷ C、⑵⑶ D、⑴⑷
16、【 】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人进行三次争霸战争的是: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罗马
17、【 】下列历史人物与古罗马无关的是:
①伯利克里 ②汉谟拉比 ③屋大维 ④亚历山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 】点燃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的火种采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如右图)。这个发祥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19、【 】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
A、金字塔的国度 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种姓制度的产生 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20、【 】5世纪末期,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的是
A.日耳曼人 B.希腊人 C.埃及人 D.古巴比伦人
21、【 】下列事件中,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的是
A.丕平献土 B.查理帝国诞生 C.查理曼帝国分裂 D.城市的兴起
22、【 】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 B.农奴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
C.农奴终年劳累,常用怠工和逃亡等方法发泄不满 D.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
23、【 】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古希腊人热衷于探讨宇宙万物的起源,“哲学”一词就来自古希腊语。
B、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创造出许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成就
C、古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D、罗马的建筑规模宏大,建筑和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
24、【 】西欧城市兴起后,在新兴城市中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A.巴黎 B.伦敦 C.威尼斯 D.佛罗伦萨
25、【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26、【 】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他获得了人们的支持,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这一年是
A.610年 B.622年 C.630年 D.843年
27、【 】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28、【 】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了很久,然而其民族仍然存在至今。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
A.血统 B.语言 C.宗教 D.风俗习惯
29、【 】下列对阿拉伯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②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 ③其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④12世纪后,阿拉伯帝国趋于衰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 】麦加大清真寺位于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范 B.其主体建筑风格多为耸立的尖顶
C.殿堂内部装饰华丽精巧,图案多为植物纹样和《古兰经》经文美术字
D.寺中心的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之地
31、【 】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佛教的创始人是耶稣 B.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C.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 D.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32、【 】下列对《一千零一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不朽之作,又名《天方夜谭》
B.它由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内容包括神话传说、王宫轶事等
C.它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的画面
D.它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反映了古希腊的早期历史
33、【 】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的是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希腊人
34、【 】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成果的有(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天方夜谭》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35、【 】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是在( )
A.公元前1世纪前后 B.1世纪前后 C.5世纪 D.7世纪中期
36、【 】下列关于古代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 B.5世纪时本州中部的大和国家统一了日本本土
C.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改称天皇 D.大化改新开始于6世纪中期
37、【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38、【 】大化改新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
①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②土地收归国有 ③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④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9、【 】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武士是随着庄园的建立而出现的 ②庄园主为维护自身利益,蓄养武士 ③武士出现后,力量不断壮大,地位越来越高 ④武士在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40、【 】下列措施中,作为日本治国基础的是( )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土地收归国有
C.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D.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读《世界古代文明图》,回答:(8分)
(1)“金字塔的国度”是图中的 ;(1分)
(2)发明甲骨文的国家是图中的 ;(1分)
(3)产生佛教的国家是图中的 ;(1分)
(4)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文法典出现在
图中的 。(1分)
(5)请列举文明古国对今天有直接影响的成果。(2分)
42.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5分)
(1)此人是谁?(1分)他是哪国人(1分)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1分)
(2)请你说说他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
43.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 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1分)
(2)材料一中,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2分)
(3)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2分)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教皇和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2分)
44.读下图,完成相关题目:(10分)
(1)、上述三图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各有什么寓意?(3分)
(2)、请写出三种宗教的创立时间、创始人。(3分)
(3)图一和图三所反映的宗教的经典是什么?(2分)
(4)这三种宗教中,曾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的是哪一个?发展成为中古时代欧洲占统治地位思想的是哪一个?(2分)
45.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日本明治政府
材料二 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教育经费在政府预算中的比重超过20%。——二战后日本政府
材料三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中国现代谚语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日本近代一次重要改革中的措施,你知道是哪一次吗?(1分)
(2)读了材料一、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2分)
(3)谈谈你对材料三谚语中的“穷”的理解。(1分)
(4)通过以上材料,你认为目前中国教育还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建设?(2分)
46、四大文明古国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 从地理环境上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试说明其原因。(4分)
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政学科10月份阶段性独立作业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找出来吧!每题1分,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1)“金字塔的国度”是图中的 ;(1分)
(2)发明甲骨文的国家是图中的 ;(1分)
(3)产生佛教的国家是图中的 ;(1分)
(4)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文法典出现在图中的 。(1分)
(5)请列举文明古国对今天有直接影响的成果。(2分)
42. (1)此人是谁?(1分)他是哪国人(1分)
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1分)
(2)请你说说他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
43.(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1分)
(2)材料一中,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2分)
(3)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2分)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教皇和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2分)
44. (1)、上述三图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各有什么寓意?(3分)
(2)、请写出三种宗教的创立时间、创始人。(3分)
(3)图一和图三所反映的宗教的经典是什么?(2分)
(4)这三种宗教中,曾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的是哪一个?发展成为中古时代欧洲占统治地位思想的是哪一个?(2分)
45.(1)材料一是日本近代一次重要改革中的措施,你知道是哪一次吗?(1分)
(2)读了材料一、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2分)
(3)谈谈你对材料三谚语中的“穷”的理解。(1分)
(4)通过以上材料,你认为目前中国教育还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建设?(2分)
46、四大文明古国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 从地理环境上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试说明其原因。(4分)
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政学科10月份阶段性独立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找出来吧!每题1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B A D C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A D D C C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C D D B A C A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D C C B D C C C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 (1)A
(2)D
(3)C
(4)B
(5)古埃及的历法;西亚的星期制度;中国四大发明;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等。 (只写2条即可给2分)
42. (1)孔子 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各1分)
(2)(4分)孔子主张:“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43.(1)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2)农民(农奴)。土地。
(3)封建主的捐赠。巧取豪夺。
(4)关系:教会和国王相互勾结,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教会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地位: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而且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44. (1)图A、基督教;图B、佛教;图C、伊斯兰教。(1.5分)
基督教的教堂建筑高耸入云要显示上帝高高在上的威严;清真寺上面的穹顶建筑是为了召唤信徒;佛教寺庙用类似皇宫的建筑来表现它的地位. (1.5分)
(2)(3分)
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时间 创始人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基督教 1世纪 耶酥
伊斯兰教 公元610年 穆罕默德
(3)《圣经》;《古兰经》(2分)
(4)伊斯兰教;基督教(2分)。
45.(1)明治维新。
(2)日本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3)国家要强盛,必须投资教育,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4)中国教育应该加大投入,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尊重人才和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46. 北温带。(1分)
特点:都源于大江、大河流域(或受惠于大江、大河的哺育) (意思对即给1分)
原 因:水是生命之源。大河流域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势,宜人的气候等有利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说明人类生存要有相应的自然环境,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强。(答出两点即可给2分)
图B
图C
图A
PAGE
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