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追求智慧的学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高效备课实用课件(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追求智慧的学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高效备课实用课件(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简介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教学设计
课型 授新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教师
教 材 分 析 “追求哲学的智慧”是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课的第一框题,起引导作用,带领同学们走进哲学的大门,同时为下一框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打好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括三目内容“哲学的起源”、“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内容基础性很强,但是难度不大。
学 情 分 析 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政治学科素养、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洞察能力,但是对于哲学还处在零碎的理解阶段,缺乏系统性、学理性的认知。本节课属于哲学的开篇,更是需要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商容和李耳的例子,了解哲学的本义、来源和作用。 2、通过课本的探究活动,理解哲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通过钱学森和恩格斯的例子的对比,掌握哲学与具体学的区别与联系。
核 心 素 养 1、政治认同: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2、科学精神:思考生活中富有哲理的事例,体会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3、公共参与: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明确人生目标,不懈奋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哲学的来源;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总结分析法、讲授法。所以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导入:视频“陈果老师对于人生的论述”(32秒) 【教师】陈果老师讲的真好,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慢慢活成一束光,谁若接近你,就是接近光,想想都美好!开启智慧人生,从学习哲学开始吧! 【设计意图】人人都想追求真善美,视频点燃热情,引出哲学的作用。 新课讲解: 追求智慧的学问(总体思路) 议题一: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本义、产生、作用 环节一:感悟商荣教书之道,理解哲学的产生 环节二:认识生活当中的哲学现象,感悟哲学对生活的作用。 议题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议题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议题一:哲学的起源 环节一:感悟商荣教书之道 观看视频: (视频大意)李耳到了上学的年龄,却没有先生肯收他,原因是李耳的问题太多,总是让教书先生哑口无言。他的的父亲很是伤脑筋,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带着他找到商容先生。 商容端来一盆水放于桌上,问李耳看到了什么,李耳说看到了水;商容让他后退,接着问他看到了什么,李耳回答了看到了瓦盆;商容继续让他后退,再次问他看到了什么,李耳回答看到了瓦盆放于案几之上,商容紧接着问他悟到了什么,李耳稍作沉默,回答站得越远,看到的东西就越多,要想看到更多,就要站的更远。商容称赞李耳有慧根并且收他为徒。 【思考】哲学的智慧是如何来的? 生:是通过李耳的思考来的。 师:李耳思考什么呢? 生:围着先生的指示不断思考。 师:天生都做了些什么呢? 生:先生给李耳准备了一个瓦盆,并且对他发出了指令。 师:先生的行为就叫实践,李耳思考的内容紧紧围绕先生的实践和指令,因此我们可以说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而李耳本身的思考也至关重要,说明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设计意图】感受李耳得出结论的过程,明白哲学的产生与实践和追问的关系。 【教师】思考的人最有魅力,进步最快,愿同学们遇到商容那样的恩师,更能像李耳那般多思多想多问! 环节二: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播放图片 【教师】小结: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易错提醒: 哲学来源于惊讶,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改正:来源于实践。 哲学是一成不变的。 改正:哲学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3.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 改正: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的本义就是聪明、智慧。 改正: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追求智慧。 5.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说法正确。 【设计意图】刚刚接触哲学,容易犯错误,用改错的方法帮助同学们巩固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议题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环节一:讲述世界观的含义。 【判断】下列观点,哪些是世界观? 1.命由天定。 (是)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 3.太阳东升西落。 (不是,是对具体事物的看法) 4.人定胜天。(是) 5、世界的本原是水。(是) 6、一年四季,树枯树荣。(不是,是对具体事物的看法) 7、人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是) 【设计意图】刚接触世界观的概念,需要多多练习,加深对世界观的理解。 环节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展示材料: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上天的恩赐; 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有人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具有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积极进取,乐于奉献。 有人自以为看破红尘,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冷漠无情,毫无爱心,无所作为。 【问题】请结合教材第六页的内容,谈谈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认为命由天定的时候就会消极等待,逆来顺受。 师:“命由天定”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 生:“命由天定”是世界观。“消极等待”是方法论。 师:谁在先谁在后呢? 生:世界观在先,方法论在后。 师:所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什么呢? 生: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强调知识点: 议题三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展现文字材料: 材料一:钱学森带硕士生,一开始不上专业课,而让学生学习《自然辨证法》《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经考核合格以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 材料二: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思考】两段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钱学森的观点说明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恩格斯的观点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 强调知识点 【本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哲学是使我们生活的更好的一门艺术!愿大家都能够学好哲学,可能我们不能都成为哲学家,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作业 布置 思考: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富含哲学哲理的例子呢? 完成导学案中的巩固练习部分。 3、预习《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同学们在以前没有接触过哲学,陌生的概念很多,在学习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上课时一要注意速度放慢,讲完一个概念,要及时用习题加以巩固。同时,尽量多用感性材料,慢慢引导同学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本框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哲学教育的一个好时机,让同学们感受到哲学不是夸夸其谈,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