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成都市2023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朗润(lǎng) 笑涡(wō) 开卷有益(juàn)B.孕育(yùn) 恪守(kè) 长途跋涉(bá)C.慷慨(gài) 绯红(fēi) 悲天悯人(mǐn)D.绸缎(chóu) 露宿(sù) 重峦叠嶂(zhàng)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有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淋淋的鱼塘。B.我从极度的难受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不见了,感到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C.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映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笔直的箭,插进碧波之中。D.我们有这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利不被毁灭。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蜀水多情,抚慰人心。青年李白,仗剑去国,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护送他的梦想;中年杜甫,颠沛流离,秀美柔情的浣花溪接过他的行囊;老年陆游,回首过往,花香鸟语的罨画池消解他的惆怅。三位诗人附庸风雅,精妙细摹,绘出了蜀中水温情的模样。A.浩浩荡荡 B.颠沛流离 C.花香鸟语 D.附庸风雅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激烈的比赛,中国队夺得了202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所有项目的冠军。B.四川博物院开展和策划的文博体验活动,让参与者真切地感受到文物的魅力。C.共享单车智慧化管理,可以精准调度车辆,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车辆分布不合理。D.成都市妇联将联合各界力量,为家庭教育服务,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条件。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5—8题。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如有所语 语:告诉B.佛印绝类弥勒 类:像C.念无与为乐者 念:想到D.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足肤皲裂而不知B.左臂挂念珠倚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相与步于中庭 行者休于树D.何处无竹柏 水何澹澹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A.他们两膝紧靠之处,各自隐藏在翻卷起来的衣褶里。B.那些两膝紧靠之处,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C.那些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翻卷起来的衣褶里。D.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8.下列内容属于两文都写到的一项是( )A.景色之美 B.朋友之乐 C.赏水之趣 D.贬谪之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①逝者如斯夫, 。(《论语·子罕》)②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③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请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甲 百年风流华西坝①成都南门外有一个叫“华西坝”的地方。若向成都人打听它,他们准会热情又自豪地回答你:晓得,晓得。②华西坝原为前蜀皇帝王建的蜀宫别苑。1907年,华西协合大学临时管理部在这里购买土地作为校址。1910年,华西协合大学正式开学。于是,学校所在的这片平坦开阔之地就被称为“华西坝”。③坝因校而名,校依坝而建。英国建筑家因地制宜,设计的校园中西合璧:青砖黑瓦与拱廊浮雕相得益彰,绿窗红门和如茵草色相映成趣。随着校园的扩大与环境的美化,华西坝成了成都人向往的胜地。“柳塘压雪”“晚钟荷影”等美景更是被成都人津津乐道。时至今日,华西坝依然保持网红打卡地的热度。④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先后迁至华西坝。华西协合大学与它们联合办学:校舍共享,课程共建,行政共管。一时间,华西坝大师云集,灿若星河。陈寅恪、朱光潜、李约瑟、海明威等都曾在此设坛授课。这段厚重的办学历史为华西坝的发展注入独特的文化基因。⑤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重组,华西协合大学改建为四川医学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校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并入四川大学。百余年过去,如今的华西坝已是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作为享誉世界的医学高地,“华西坝”这个名字在时光流逝中承续着历史给予的风流。(摘自《成都文学地图》,有删改)乙 叩问华西坝①华西坝得名不过百余年,就由成都南门外的普通乡村化身为蜚声中外的文化地标,令人赞叹之余,也引人思索:这种变化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②“兼容并包”方能脱颖而出。华西协合大学的办学者一直以“兼容并包”为办学思想,在主动接纳现代文化时,又坚守传统精粹:校园中西合璧,教师中外皆聘,课程博观约取,教学双语并重等。这种“兼容并包”的思想,爆发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让华西坝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引领着时代文化的风潮。③“敢为人先”才可创新发展。华西协合大学引入牛津、剑桥的管理体制和哈佛的课程体系,讲授西方现代医学、药学等,率先在中国西部高校实行男女合校,延聘中外名家授课讲学……在那个保守的年代,开此先河需要极大勇气,但正是这份“敢为人先”,给华西坝带来了持续的创新和发展。④华西坝带给人们的启示远不止于此。今天,这些宝贵的经验仍将在成都的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摘自“红星新闻”等,有删改)10.华西坝依靠什么成为“蜚声中外的文化地标”?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条作答。(4分)11.甲乙两文相互关联,两文开头都引出对象,二者所引对象是否相同?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3分)12.如果将甲乙两文按序组合成一篇新的文章,下面哪一项更适合放在甲乙两文之间,作为二者的衔接句?请作出选择并结合两文简述理由。(3分)A.我们既要走近华西坝,还要走进华西坝。B.我们既要叩问华西坝,还要了解华西坝。C.我们既要欣赏华西坝,还要建设华西坝。作文(60分)13.我们这一届九年级的同学大多出生于2008年,从2008到2023,时光走过了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你最想回到哪一年?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回到 年”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补全题目,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横线上所填应为2008—2022所包含的年份数字;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鹭鸶杜牧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选自《樊川诗集注》)1.除了外形,诗人还写到了有关“鹭鸶”的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分)2.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诗歌末句描写飘落的‘梨花’有何妙处”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不当和不完整之处,请结合诗意进行修改和补充。(2分)飘落的“梨花”既暗示了春季,又表达了作者的伤春之情。修改:补充: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种草花说[清]查慎行窳轩①之南有小庭,拓窗而面之。主人无事,日蹒跚乎其间。即又恶乎草之滋蔓也,谋辟而莳蓺②焉。或曰:“松、桂、杉、梧,可资以荫也,是宜木。”主人曰:“吾年老,弗能待。”或曰:“梅、杏、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主人曰:“吾地狭,弗能容。”有道焉,去芜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连也。乃命畦丁锄荒秽,就邻圃乞草花。山僧野老,助其好事,往往旁求远致焉。主人乐之,犹农夫之获嘉种也。盖一年而盆列,二年而卉族繁。迄今三年,纷敷盈庭。两叶以上,悉能辨类而举其名矣。当春之分,夏之半,雨润土膏,乘时以观化,吾之生机与之俱动也。已而含芬菲,饱风露,吾之呼吸与之相通也。直者遂之,弱者扶之。蚤③芳者吾披之,晚秀者吾俟之。茎萎而实坚,则谨视其候敛藏,以待来岁焉。吾之精神,无一不与之相入也。朝斯夕斯,阅春秋也;优哉游哉,聊以卒岁也。客徒知嘉树之荫吾身,而不知小草之悦吾魂也;徒知甘果之可吾口,而不知繁卉之饫吾目也。彼南阳之梓漆④,平泉⑤之花木,非吾力之所逮⑥,岂吾情之所适哉!(选自《敬业堂文集》,有删节)【注】①窳(yǔ)轩:查慎行晚年居室之名。②莳蓺(shì yì):种植。③蚤:通“早”。④梓漆:梓树和漆树,均为优质木材。⑤平泉:指平泉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别墅。⑥逮:达到。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拓窗而面之 面:面向B.谋辟而莳蓺焉 谋:谋划C.蚤芳者吾披之 芳:美好的D.而不知小草之悦吾魂也 悦:使……愉快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去芜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连也。(3分)(2)茎萎而实坚,则谨视其候敛藏,以待来岁焉。(3分)5.松、桂是“嘉树”,梅、杏等有“甘果”,作者为何不选种它们?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三、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6.下面是以法布尔《昆虫记》中的四种昆虫为谜底拟写的四则谜语,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选出谜底为“蟋蟀”和“黄蜂”的两则谜语。(2分)A.天生建筑家,豪宅地下挖。小时头朝下,死时离开家。B.性格好残暴,姊妹全吃掉。品性太糟糕,生完娃就跑。C.耳朵有点聋,唱歌响如钟。地下当苦工,长年影无踪。D.出生开盖子,天冷造房子。门口唱曲子,喜欢吃叶子。(1)蟋蟀 (2)黄蜂7.“大闹”的情节出现在不少作品中。下列选项中哪一个评价不够恰当?请结合阅读体验进行判断并修改不恰当选项的评价。(2分)A.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水浒传》) ——“闹”中见义B.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西游记》) ——“闹”中显勇C.刘四爷大闹生日宴(《骆驼祥子》) ——“闹”中有爱(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皮鞋谢志强①出发前,应对沙漠的一切,都准备得很周密。可是,傅队长总觉得还差点儿什么,却又琢磨不出。等到进入沙漠后,他终于想起,要是带个维吾尔语翻译就好了。②师部决定开发塔里木,组织了一支勘探队。傅队长是红军,凭着经验,他带了一张地图,一辆木轱辘马车,还有羊皮水囊、军用水壶。他说,那个地方,塔克拉玛干,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要是一个月不见我们回来,就给我们开追悼会吧。③进塔里木没有现成的路,一行五人,轮换着坐马拉的大车。阿克苏到阿拉尔有一百二十多公里,他们走了七天。④阿拉尔在塔里木河北岸,他们要到河对岸去勘探。于是乘独木舟过河,远处是巨浪一般的沙丘群,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傅队长一边走一边抓一把沙土,放在舌尖上舔一舔,不咸。他说:含盐碱量低,是好地。他的挎包里装了一小袋一小袋的土样。⑤待返回北岸时,麻袋空了——超过了预先计划的时间。光顾着勘探荒原,却忘了所带的干粮已经消耗完了。大家饥肠辘辘,唱起了“空城计”。⑥傅队长拿着望远镜四处搜寻,天上有一堆白云,遍地是死亡的颜色——毒辣辣的日头照射出一片惨白色。突然,他看见了一群羊,仿佛天上的云朵落在地上了。沙漠活了。⑦放羊的是一个维吾尔族中年男子。傅队长走到他面前,说了句汉语,发现他表情疑惑。看出对方听不懂汉语,傅队长指指嘴,摸摸肚子,弯弯腰,表示出“饿”的样子,然后,掏出纸币,指指羊。羊倌儿看懂了,却摆摆手,摇摇头。⑧傅队长用钱买不成羊,弄不清到底是因为什么。他对四个队员嘀咕了几句,像是下命令。于是,五个人如同操练,立即躺倒在沙丘的一面上,还闭上眼,不是睡觉,分明在采用另一种方式,表现“饿”的样子,饿得不能动了。⑨傅队长眯缝着眼,观察着羊倌儿。羊倌儿双手往上指,要他们站起来。同时,他的目光盯在傅队长的脚上——傅队长穿着一双翻毛皮鞋。显然,羊倌儿看中了皮鞋。在戈壁滩上放羊,皮鞋能护脚。⑩傅队长站起来,指指鞋,又指指羊——我的鞋,你的羊,要我的鞋,就用羊换。羊倌儿也打起手势,傅队长看懂了其中的意思:不能用皮鞋换羊,羊是公家的;换鸡蛋吧,我家有很多鸡蛋。 傅队长需要证实羊倌儿比画的是鸡蛋。他模仿母鸡“咯咯咯”地叫,又比画着鸡蛋的形状。队员们看着傅队长费那么大的力气,都憋不住,笑了。羊倌儿也笑了,点点头,指着远处,那里有他的家。 傅队长用皮鞋换回一百个鸡蛋和一大摞馕。他笑嘻嘻地赤着脚,踩在滚烫的沙地上,自言自语道:这也是皮鞋嘛,父母给的,磨破了还会恢复,这可是磨不坏的皮鞋呀。 队员们将各自五枚鸡蛋埋入沙地煨熟的时候,傅队长割了麻袋,像编草鞋那样,动作麻利,编织出一双鞋来,套在自己的“皮鞋”上,不烫了。 当晚,围坐在篝火边,队中一名刚参军的大学生好奇地问傅队长:那么滚烫的沙地,你的“皮鞋”不怕烫坏吗?傅队长淡淡地说:两万五千里长征,都是就地取材,自编草鞋,穿破了多少双早没准数了。续不上的时候,就靠这双“皮鞋”行军。我这双“皮鞋”爬过雪山,趟过冰河,穿过沼泽,早就磨制成了这世上最坚实的“皮鞋”。说完呵呵笑起来……(选自《2022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8.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写下面表格的空缺处。(4分)人物 相关内容 品质傅队长 出发前说一个月回不来就开追悼会 ①② 舍己为人长征中赤脚行军磨制成特殊“皮鞋” ③羊倌儿 ④ 公私分明① ② ③ ④9.文中第六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他看见了一群羊,仿佛天上的云朵落在地上了。10.小说以“皮鞋”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4分)11.傅队长已经带领队员走出了饥饿困境,为什么作者还要在最后一段写傅队长的长征经历?请简要分析。(6分)四、语言运用(共12分)12.同学们正在经历中考,下面是一组有关“中考”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2分)(1)请根据下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4分)语文考试提示 浏览试卷内容 浏览A卷 第Ⅰ卷第Ⅱ卷浏览B卷① 第一种:先答A卷(含作文),再答B卷第二种:先答A卷(除作文),再答B卷,最后写作文……② ③ (如:文中第六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怎么答 (如: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拟写试题答案(以简答题为例) 内容准确:用语恰当,表意正确语言简明:语句简洁,意思清楚④ :字迹清晰,排列整齐① ② ③ ④(2)下面是一位考生向“成都教育发布”工作人员咨询中考相关事项的对话。请结合语境补全空缺处,注意语意准确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考 生:请问,怎样查询中考成绩呢?工作人员: ① ,比如进入微信公众号查询,登录“成都招考” 网站查询,拨打电话查询等。需要提醒的是: ② ,以免未到查询平台的开放时间而无法查到成绩。考 生: ③ ?工作人员:中考后,志愿填报分两个时间段: ④ 。除艺体特长生、项目班志愿填报在通知成绩前进行,其余志愿统一在通知成绩后填报。① ② ③ ④(3)下面三则张贴在教室的考前激励语,在内容和表达上存在问题。请任选两则,参考示例,进行修改。(句式、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4分)①学习不能懈怠,要视死如归。②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高中大门。③只有吃得了苦中的苦,才能成为人上人。示例 多拿一分,就能压倒千人。 修改为:每一分里有汗水,超越自己最可贵。选择 修改为:选择 修改为:成都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1.【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慷慨”一词出现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学期《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中,“慨”应读作“kǎi”。2.【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出自七下《太空一日》。A选项出自七上《散步》,“水波淋淋”应为“水波粼粼”;C选项出自八上《“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反映”应为“反应”;D选项出自八下《最后一次讲演》,“势利”应为“势力”。3.【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附庸风雅”出九年级上学期《论教养》,形容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在句中使用有误。4.【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项。B项“开展和策划”语序不当,应为“策划和开展”。C项句子成分残缺,“解决车辆分布不合理”应为“解决车辆分布不合理的问题”。D项“营造……条件”动宾搭配不当,应为“营造……环境”。5.【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项,“语”译为“说”。6.【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C项的两个“于”均为介词,可译为“在”。A项的两个“而”,均为连词,前者表并列关系;后者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B项的两个“之”,前者是代词,指代“左膝”;后者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C项的两个“于”均为介词,可译为“在”。D项的两个“何”,前者是代词,表示虚指,可译为“什么,哪”;后者是副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7.【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项。句中“其”译为“他们”;“……者”此处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两膝相比者”译为“紧靠着的两膝”;“卷底”译为“手卷下边”。8.【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选项中,甲文没有写到景色之美、贬谪之苦,乙文没有写到赏水之趣。9.【参考答案】(1)①不舍昼夜 ②树树皆秋色 ③爱上层楼(2)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0.【参考答案】①中西合璧的美丽校园;②厚重的办学历史;③“兼容并包”的思想;④“敢为人先”的勇气。11.【参考答案】不同。甲文开头引出的是说明对象“华西坝”,乙文开头引出的是论述话题“这种变化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12.【参考答案】选A。“走近华西坝”承接甲文对华西坝百年发展历程的介绍,“走进华西坝”引出乙文对华西坝文化内涵的论述。(也可从排除B、C两项的角度作答)13.作文。评分标准(略)B卷1.【参考答案】捕鱼之状,惊飞之态。2.【参考答案】修改:又委婉表达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补充:将飞翔的鹭鸶比作飘落的梨花,与“碧山”形成色彩上的对比,共同构成清新唯美的画面。3.【参考答案】C。芳:开花。名词用作动词。4.【参考答案】(1)除去繁杂的植物,种上芳香的植物,也是隐士迷恋的(事情)。(2)茎干枯萎,种子变得坚实,(我)就严格地观察它们生长变化的情况来采集收藏,等到第二年(再种)。5.【参考答案】①这些树木生长期长或所需土地广,不符合作者年老、庭院狭小的实际;②这些树木遮阴、果实可口的实用价值,不符合作者的精神追求,他在意与草花相伴、优游平实的生活。【解析】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奄,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此文作于查慎行晚年辞官家居期间。文章以莳蓺花草为发端,抒发了一种摆脱官场桎梏之后与自然界为亲的闲情逸致,其重草花凡种而轻“南阳之梓漆,平泉之花木”的态度,正是他贱贵显而重平凡的思想写照,亦可视作他之所以待放乞归,以求终老林下的一个注脚。全文心平气和,娓娓而谈,笔致细腻而又摇曳生姿,于轻徐平淡中见其成熟老到的艺术魅力。【参考译文】窳轩的南面有个小院子,推开窗户(我)就能面向它。院子主人(我)闲来无事,每天在院子里散步。就又不喜杂草蔓延生长,(就)谋划开辟院子,在此进行栽种。有人说:“松树、桂树、杉树、梧桐树(一类的树),是可以用来遮荫的,这是适合种植的树木。”院子主人说:“我年纪大,等不到(这些树长大成材)。”有人说:“梅子树、杏树、橘树、橙树(一类的树),能够成行成列,这是适合种植的果树。”院子主人说:“我的庭院狭小,不能容纳。”常言道,除去繁杂的植物,种上芳香的植物,也是隐士迷恋的(事情)。于是(我)让园丁开垦这荒芜之地,到邻近的园地讨来草花。山里的僧人和一些老人,帮我做成这事,到处通过各种途径弄来草花。院子主人很高兴,就像农民得到了好的种子一样。一年后,庭院中(栽种草花)的盆子排列开来,两年后各色花卉繁多。到如今三年了,繁茂的枝叶挤满庭院,长出两片叶子以上的花草,我全能分清其种类,并能叫出名字。在春分,半夏,雨水充足、土壤肥沃的时候,(我就)趁着时机观察花草的生长变化,我的生命活力仿佛和它们一同运动。不久(这些花草)蕴藏芳香之气,饱经风露,我的一呼一吸(仿佛)与它们相互连通。长势好的让它们自在生长,长势弱的小心扶助。花开得早的,我细心把它们与别的花分开;花开得迟的,我(耐心)等待。茎干枯萎,种子变得坚实,(我)就严格地观察它们生长变化的情况来采集收藏,等到第二年(再种)。我的精神,全都与这些草花相融。早早晚晚,感受春秋季节交替;快乐自在,姑且用这样的方式度过余年吧。朋友们只知道好的树木(能)给我遮荫,却不知道小小的草花能让我灵魂欣悦;只知道甘甜的果子能让我的嘴巴感到惬意,却不知道繁花能让我的眼睛得到滋养。那南阳的梓树、漆树,平泉庄的花木,不是(凭借)我的能力能种成拥有的,难道那些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吗?6.【参考答案】(1)D(2)A7.【参考答案】C项不恰当,该项评价修改为:“闹”中有怨。8.【参考答案】①英勇无畏 ②用脚上皮鞋换来全队口粮 ③顽强坚毅 ④不用公家的羊而用自家鸡蛋换皮鞋9.【参考答案】①羊群出现像天上云朵落在地上那样真切,表现出傅队长因发现羊群而变得轻松兴奋;②羊群出现,为傅队长带领勘探队走出饥饿困境提供转机。10.【参考答案】①以“皮鞋”为题,层层铺垫后,在小说后半部分才出现和皮鞋相关的情节,引发读者好奇;②标题的“皮鞋”,既指傅队长的翻毛皮鞋,也指他的赤脚,一语双关。11.【参考答案】①为了交代傅队长赤脚不怕烫和能带领队员走出困境的缘由,使故事更合理;②为了表明傅队长早在长征中就磨炼出顽强的革命意志,凸显其老红军形象;③为了赞颂红军不怕艰险的长征精神,深化小说主题。12.(1)【参考答案】①安排答题顺序 ②分析试卷题目 ③问什么 ④卷面整洁(2)【参考答案】①查询方法有很多 ②要注意成绩查询时间 ③什么时候填报志愿呢 ④通知成绩之前或之后(3)【参考答案】①学习须锲而不舍,矢志不渝最难得。②不屈不挠,乘风破浪,定能济沧海。③梅花香自苦寒来,让自己的明天更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