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案(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案(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背景;
2、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3、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新思想的精神实质,深刻把握新思想的历史地位和要求。
3.公众参与: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三、重点难点
重点:新思想是适合时代发展的正确理论;新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难点: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时代特征。
四、课前预习提纲
1.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及产生背景
2.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4.如何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五、探究与分享
议题1:探究“新思想”的形成背景。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同时,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贫富分化日益严重,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材料二:进入新时代,我国整体实力大幅跃升,发展条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优势。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关键技术面临卡脖子现象;食品安全、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
材料三:新时期党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必须承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材料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崩溃论从未中断。进入21世纪,中国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广,为解决世界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国家实现现代化问题,提供了巨大借鉴。
结合视频、材料、教材,从世情、国情、党情、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概括当今世界与中国的时代特点,思考新思想创立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小组合作,组内商议,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成果。
议题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合作探究
材料一:“新思想”紧紧围绕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布局、外部条件、政治保证、发展动力和方式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做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材料二:十三五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积极构建国际新秩序,为世界抗“疫”提供大量防控物资、分享宝贵经验,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发展、节能先行”的理念,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垃圾分类工作;完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现代法治体系,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进程;全面打贏脱贫攻坚战,持续推进扶贫工程。
材料三:新冠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指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自觉“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动员、组织群众,形成强大合力。
(1)新思想涵盖了哪些领域?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主要贯彻了新思想哪些内容?新思想有何内在联系?
(3)谈谈党和国家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如何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议题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合作探究:
材料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为标志,体现于新思想、贯穿在新征程、承载着新目标、落实在治国理政方方面面,使命感成为十九大报告中的一条“精神脉络”。
材料二行进在新的水域,中国这艘巨轮将驶向何方?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习近平总书记更高瞻远瞩地擘画了之后30年的发展蓝图,发出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动员令。
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地位的认识
六、易错易混,错误的请在下面改正。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十四个明确”和“十个坚持”
3、“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的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5、 “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的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七、课后巩固练习
1.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在中国伟大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②源于对当下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
③决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②为解决我国发展问题提供了具体方法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引用名篇经典,是习近平讲话的一大特色。其用典精妙广博,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下列名篇经典的引用与“十四个坚持”对应正确的是( )
序 名篇经典引用 十四个坚持
①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②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的讲话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凝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党和国家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可见,这一最新成果( )
①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
③立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④源自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进入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首批国家公园,云南亚洲象的北上及返回,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表明( )
①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
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
④保护生态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常委会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30年来,中国不断谱写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崭新篇章,持续迈出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铿锵步伐。“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上述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①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走进了世界舞台中央
②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制度的集中性,能充分发挥中央集权的优势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航天强国建设的正确领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引用名篇经典,是习近平讲话的一大特色,其用典精妙广博,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下列名篇经典的引用与“十四个坚持”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名篇经典引用 十四个坚持
①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会的讲话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③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坚持依法治国
④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习近平在中国北京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充分证明,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制度保证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③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行动指南
④是立足新时代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生动讲解了习近平在其讲话、文章和谈话中所引用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和经典故事,引起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下列名言名句蕴含的道理与“十四个坚持”的内酒对应正确的是( )
A.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C.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D.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思想就是力量,旗帜就是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和高超政治智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新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是引领新时代的根本行动指南
④完成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科技事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载人航天、载人深潜、星际探测、北斗导航等跨越发展,特高压输变电、超级计算、高速铁路、杂交水稻等跻身世界前列。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
③对社会实践的发展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我们要深刻认识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解读正确的是( )
①时代意义:引领中国革命胜利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②理论意义:使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
③实践意义: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是新时代的行动纲领
④世界意义:引领我国进入了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③体现了中国制度自信,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障
④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这一概括( )
①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②是对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深入的科学把握和深邃思考
③完善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④彻底完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凝聚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新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载入我国宪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行动指南
③被载入宪法,决定了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
④提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姓名: 班别: 分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材料题
16.2022年9月13日,在应托卡耶夫总统邀请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题为《推动中哈关系在继往开来中实现更大发展》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唯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克时艰,破解安全治理难题。中方愿同哈方深化执法、安全、防务合作,以全球安全倡议为指引,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双方要密切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中国十中亚五国”等多边机制内的通力协作,及时就国际治理、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地区热点等问题交换意见,反对单边主义和阵营对抗,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知识,谈一谈中国如何破解安全治理难题。
【归纳反思】整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易错易混知识点
第四课第二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答案
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④:材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伟大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①④符合题意。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是源于对当下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②错误。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的行动指南,而不能够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B
【详解】①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我国发展问题提供了指导而不是具体方法,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②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3.C
【详解】①:“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指青年当志存而远,激发奋进潜力,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无关,故①不选。
②:“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指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故②符合题意。
③:“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就是与邻邦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表明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符合题意。
④:“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指希望能借助黄鹤的翅膀飞上九天,翱翔万里,与“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B
【详解】①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源自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①④符合题意。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统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②错误。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③错误。
故本题选B。
5.B
【详解】①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表明保护生态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①④正确。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②排除。
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但基本国情没有变,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6.C
【详解】①: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①错误。
②④:我国航天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我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④正确。
③:我国航天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不是集中性,③排除。
故本题选C。
7.B
【详解】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意思为亲和仁义与邻国和睦相处,这样才能够和谐友好共同繁荣,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正确。
②:“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的意思是希望能借助黄鹤的翅膀飞上九天,和“一国两制”无关,②不符合题意。
③:“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强调的是志向的重要性,与依法治国无关,③不符合题意。
④:“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意思是取用资源等要有限度,使用它们要有节制,那么就时常能充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正确。
故本题选B。
8.D
【详解】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制度保证,①说法错误。
②: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②错误。
③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C
【详解】A:“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礼仪廉耻是维持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如果这四个要素不能贯彻执行,则国家很容易灭亡,对应不一致,A错误。
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强调法律执行力度关系国家兴衰,对应不一致,B错误。
C: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民心的重要性,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应一致,C正确。
D:“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意思是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而没有涉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应不一致,D错误。
故本题选C。
10.C
【详解】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新”的说法错误,①错误。
②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和高超政治智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引领新时代的根本行动指南,②③符合题意。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说法错误,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1.C
【详解】③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高科技成就,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实践的发展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材料强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①②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C。
12.C
【详解】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正处于新时代时期,而不是引领革命的胜利,故①不选。
②③:根据教材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是新时代的行动纲领,使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故②③正确。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13.A
【详解】①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④符合题意。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方案,而不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②错误。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的是理论自信,而不是制度自信,③错误。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①②:《决议》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这一概括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对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深入的科学把握和深邃思考,①②符合题意。
③:“十四个坚持”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③不符合题意。
④:“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认识,但不是彻底完成,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5.A
【详解】①②: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①②正确。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但不能决定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③说法错误。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普遍意义的指导,但不能提供具体方案,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6.①中国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执法、安全、防务领域的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
②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阵营对抗,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致力于实现地区持久和平和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