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明确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意义2.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基本知识,3.明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对改革开放的学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自信的认同。科学精神: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科学内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公共参与:感受改革开放40多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学习和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点难点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制度、文化的意义。难点:是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四、课前预习提纲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2.改革开放的意义(P34-35)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什么?这一主题是如何实现创立、坚持、发展的?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要坚定制度自信?6.什么是“四个自信”?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五、探究与分享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区城协调性増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六、易错易混,错误的请在下面改正。1.1987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开启。( )改革开放的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执政需要而作出的决定。( )3.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结构基本形成。( )十九大的召开说明我国已经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一招。( )七、课后巩固练习1.2022年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30周年。某校高三(6)班团支部准备以纪念南方谈话30周年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下列说法与黑板报主题最相符的是A.穷则思变——农村改革先突破 B.加快步伐——改革开放新阶段C.加入世贸——开放格局初形成 D.全面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2.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材料表明①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深化改革 ②我国开放大门不断敞开,开放水平日益提高③社会主义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改革开放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奇迹”。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这表明①大变局中的世界将给中国发展带来更多挑战和机遇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③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④改革开放完成了中华民族富强民主文明的伟大梦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中国特色主义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与完善,无不佐证着人类社会发展颠扑不破的真理。下列属于这个真理的是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②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③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40多年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化。目前,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工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这说明改革开放①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②取得了辉煌成就,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③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关系,增强了综合国力④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不断展现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首次将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变为现实 B.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C.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 D.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7.70多年来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之所以“风景这边独好”,主要是因为①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②建立了适合国情的科学制度和治理体系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导 ④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邓小平曾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这一理论主要针对的问题是A.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9.“一带一路”既是经济发展之路,也是文化复兴之路,它用文化将历史与现在、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减少了不同文明间的隔阂冲突,从而为沿线各国长期的合作与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共建“一带一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10.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这说明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电视剧《人世间》播出后,引发了观众情感共鸣。某班同学以“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以下是同学乙所述故事的部分内容。我的太爷爷出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年近百岁,是祖国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太爷爷说,他小的时候,几乎天天都能听到哪个地方在打仗,那时候能活着都是一种奢侈;结婚以后,生活也是磕磕绊绊,好几年都穿不上一身新衣服,那时候有一句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縫縫补补又三年”;“大包干”以后,我们家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感觉生活也有了奔头…… 太爷爷还说,他不懂什么是全面小康,什么是共同富裕,但他切实感受到了“幸福”,如果可以选择,他还想再活100年……透过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可以从中感悟到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日盛世之中国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百姓之幸福生活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③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不同性质国家的发展进程没有共同规律可循②中国的发展道路应当由中国人民自己来选择③只有本国人民才能对发展道路作出正确判断④中国的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改革开放史。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把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方位,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下列阐释合理的是①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②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的推进同新的伟大道路的开辟相互贯通③改革开放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休或与共、有机统一的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鉴往以知来,循道以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学习“四史”能够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③历史中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④“四史”充分展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二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再到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各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笙路蓝缕,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表明①回看走过的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②比较别人的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既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③远眺前行的路,科学社会主义探索需要不断超越现有发展阶段④审视自己的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本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形成了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许多原创性贡献,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进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世所罕见的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9分)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7、【归纳反思】整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易错易混知识点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二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参考答案探究与分享①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③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B A C B A D A B D A B C C A C A17.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分)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3分)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伟大奇迹,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