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补全词语、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补全词语、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补全词语、默写专题训练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
一、词语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 )( )鼎沸 锣鼓喧( ) ( )( )欲聋
( )彻( )霄 低声( )( ) 窃窃私( )
鸦雀( )( ) 悄( )( )息
以上词语中,前四个词语都是形容 的,一般用来描写 的场面。后四个词语则是形容 的,一般用来描写 的场面。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腾( )驾( ) 上天( )( ) 神机( )( ) ( )卜( )知
神通( )( ) 刀枪( )( ) ( )头( )臂 ( )( )神通
(1)这八个词语都是形容 的。
(2)欢欢说:“读到画线的词语时,我想到了孙悟空这个人物以及他大闹天宫的故事。”说一说你读到某个词语时,想到的人物及故事: 。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志存( )( ) 视( )( )归 ( )( )凛然
铁面( )( ) 秉( )( )法 ( )( )不阿
精忠( )( ) 英( )( )畏
(1)读一读,选词填空。
◇“ ”一词的意思是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执行法令、法律。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从上面任选一个词语,说说它一般用来形容什么人。

4.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
志( )高( ) ( )忠( )国 大( )( )然
英( )无( ) 视( )如( ) 铁( )无( )
( )公( )法 ( )正不( )
(1)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人物 的。我还能写出三个这样的词语: 、 、 。
(2)选词填空。
( )的岳飞 ( )的海瑞
( )的周恩来 ( )的戍边将士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眉清( )( ) ( )( )玉立 老态( )( )
( )眉善( ) ( )( )凛凛 ( )发童( )
相貌( )( ) ( )眸皓( ) ( )( )彬彬
以上都是描写人物 的词语,像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 、 。
二、默写
6.|背诵积累| 根据所学,背一背,填一填。
(1) , 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 ,人群又沸腾起来。
(2) 的溪水,流着 和 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 布满 。
(3)默写《鹿柴》。
, 。
, 。
7.|背诵积累| 根据所学,背一背,填一填。
(1)好问则裕, 。——《尚书》
(2)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 》
(3)智能之士, , 。——王充
(4) ,孰能无惑?——韩愈
8.|背诵积累| 背一背,填一填。
(1)立了秋, 。
(2)八月里来雁门开, 。
(3) ,乱穿衣。
(4) ,十场秋雨要穿棉。
(5)夏雨少, 。
9.|背诵积累| 背一背,填一填。
(1)八月暖,九月温, 。
(2)可怜九月初三夜, 。
(3) ,雪却输梅一段香。
(4)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 。
, 。
10.|背诵积累| 根据所学,背一背,填一填。
(1) , 女娃。女娃 , ,故为 , ,以堙于 。
(2)默写古诗《嫦娥》。
, 。
, 。
11.日积月累。
尺有所( ),寸有所( )。 ( )不可失,( )不再来。
差之( )厘,谬以( )里。 ( )从口入,( )从口出。
一言既( ),驷马难( )。 比上不( ),比下有( )。
12.将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1)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
(2)葡萄美酒夜光杯, 。 醉卧沙场君莫笑, ?
(3) ,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千里黄云白日曛,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13.|背诵积累| 默写《王戎不取道旁李》。

参考答案
1.【答案】人 声 天 震 耳
响 云 细 语 语
无 声 无 声
声音大 热闹 声音小或没有声音 安静
2.【答案】云 雾 入 地 妙 算 未 先
广 大 不 入 三 六 各 显
(1)人物本领高超
(2)示例:读到“三头六臂”时,我想到了哪吒这个人物以及他闹海的故事。
3.【答案】高 远 死 如 大 义
无 私 公 执 刚 正
报 国 勇 无
(1)秉公执法 志存高远
(2)示例: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的人。
4.【答案】存 远 精 报 义 凛
勇 畏 死 归 面 私
秉 执 刚 阿
(1)高尚品质 示例:鞠躬尽瘁 两袖清风 光明磊落
(2)示例:
精忠报国 秉公执法
志存高远 视死如归
5.【答案】目 秀 亭 亭 龙 钟
慈 目 威 风 鹤 颜
堂 堂 明 齿 文 质
精神风貌 示例:浓眉大眼 唇红齿白 目光炯炯
6.【答案】(1)过了一会儿;响声;水天相接;一条白线
(2)细细;山草;野花;鹅卵石;河床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答案】(1)自用则小
(2)审问之;明辨之;礼记
(3)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4)人非生而知之者
8.【答案】(1)把扇丢
(2)雁儿脚上带霜来
(3)二八月
(4)一场秋雨一场寒
(5)秋霜早
9.【答案】(1)十月还有小阳春
(2)露似真珠月似弓
(3)梅须逊雪三分白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答案】(1)炎帝之少女;名曰;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东海
(2)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1.【答案】短;长;机;时;毫;千;病;祸;出;追;足;余
12.【答案】(1)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教胡马度阴山
(2)欲饮琵琶马上催;古来征战几人回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北风吹雁雪纷纷;天下谁人不识君
13.【答案】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