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预习课) 第1课时
一、预习目标:1、知道并牢记长度单位及符号书写
2、能感知1mm、1cm、1m的长度
3、 总结刻度尺的使用
相关回顾:
预习任务:
预习任务一:阅读课本第10-11页“长度的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除了基本单位外长度单位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下面连线: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cm dm km m mm nm μm
感知1mm、1cm、1m的长度,将正确的单位填入下列横线:
我们食指指甲盖的宽度约为1______
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8_______
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_______或是160_______。
手掌宽约1________,一层楼的高度约3_______。
预习任务二:阅读课本第11页和12页内容,我们发现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很多,如直尺、三角尺、卷尺、测跳远成绩的软尺等等。我们实验中一般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精确度比刻度尺更高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量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度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刻度尺之前我们要先观察它的零刻线、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
(1)1km=_______m
(2)1m=______dm=______cm=________mm=______μm=___________nm
(3)1nm=_______μm=_______mm=_________cm=_______dm=_______m
四、知识拓展:PM2.5(PM是英文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的缩写),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因此PM2.5的单位是μm(微米)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授课)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单位及对应符号并会长度单位换算
2.学会刻度尺的使用
二、重点内容:长度单位识记及换算
难点内容:刻度尺的使用
三、学习过程:
1、新课导入:幻灯片展示图片,学生判断。
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发明工具?因为靠我们的感觉并不准确。
2、学生展示预习内容:熟记长度单位及对应符号
3、独立思考:
(1)比较预习任务一中第2点及预习检测内容,我们知道长度基本单位是m,比m大的单位有km,我们发现km是在m的前面加了字母k,而1km=_______m,那么k是_________的意思,即1k=________;
(2)比m小的单位有mm、μm、nm等,同理我们会发现mm是在m的前面加了字母m,而1mm=_________m,那么m是_________的意思,
μm中的μ是____________的意思,nm中的n是_________的意思。
4、自我检测:
(1)某桌面长度是1900mm,合________m
(2)一张A4纸的厚度约为100μm,合_______mm=________m
(3)PM2.5指空气中粉尘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合_________m
(4)平华一级公路的堡子湾梁隧道全长约2.22km,合_________m。
5、合作探究:
(1)刻度尺在使用前要做到3看,看_______、看______、看_________
(2)使用时要做到5会,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堂检测:
(1)要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给出了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20cm 1mm”,“30cm 1cm”,“20cm 1cm”和“30cm 1mm”的四把刻度尺,能准确测量的是____________的刻度尺,在不能完成测量的刻度尺上划斜线。
(2)下列放置正确的刻度尺是_______
(3)下图中______同学的读数是正确的,读数是__________。
(4)上面右图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
上图中木块上方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读数是________。木块下方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读数是________。
2020年测得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86m,这次测量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7、巩固复习:(1)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2)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A. 8cm B. 8mm C. 8dm D. 8μm
(3)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8、探究作业:用刻度尺怎样才能更精确的测量以下长度:
(1)硬币的直径:
(2)硬币的周长:
(3)一张纸的厚度:
(4)细铜丝的直径: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预习课) 第2课时
一、预习目标:1、知道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了解机械停表构造
2、知道错误和误差的概念,能区别错误和误差
二、相关回顾:1.长度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度尺读书时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__,量程、分度值、读数除了写数值,还要记录它的________。
3.1km=________m 1mm=________m 1m=_________μm=_________nm
三、预习任务:
预习任务一:阅读课本第13页“时间的测量”内容,我们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_,时间单位还有_______和_________,符号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
完成下面单位换算:
1h=_______min 1min=________s 1h=__________s
1节课45min,合________h。 1天有_______________s
预习任务二:阅读课本第14页实验以上内容,我们知道测量时间的仪器有很多,如图1.1-7中甲图所示是机械停表,机械停表有_______个表盘,其中小表盘,一大格表示__________,大表盘一大格表示________。读数时先看________表盘,最后看_______表盘。
预习任务三:阅读课本第14页“误差”的内容,完成以下知识:
任何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若没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就会造成__________,它是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的。
在测量过程中遵守仪器使用规则,但受仪器和测量方法或我们自己估读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_________,误差只能想办法减小,但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消除)的。因此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知识拓展:光年(定义: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因此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授课) 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1.知道时间单位及换算,会机械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2.知道误差和错误的概念及区别
二、重点内容: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难点内容:机械停表的读数
三、学习过程:
1、学生展示预习内容:(1)熟记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
(2)错误、误差的概念
2、趣味活动:随机抽取几名学生,面向黑板,让他们闭眼确定1min的时间,看谁的时间最准确。
3、自主检测:
(1)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1cm,14.82cm,14.73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_。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4、合作探究→教师演示:
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读数步骤):
①先看小盘,读出整数分钟。
②再看小盘指针
是否超过整数分钟的一半(二分之一分钟或0.5分钟)。
③若没超过一半,大盘从0s开始读,
若超过一半,大盘从30s开始读数。
演示:依据①步骤读数是________,
依据②步骤判断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③步骤从________开始读数,此时显示读数是_______,因此此机械停表读数是______min_______s,合__________s。
5、学生总结:小盘指针走一格(1分钟),大盘指针转______圈。
6、当堂练习:(1)左图秒表是_____min_____s,右图是____min____s
(2)下图秒表的读数为   s.物体的长度为   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