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电生磁学习目标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2.知道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奥斯特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特点。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丹麦物理学家 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有关的 ,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其中的电流方向 。 3.用 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电流的磁效应活动体验:(1)将一根直导线平行放在静止的小磁针(转动灵活)的上方,给导线通电、断电,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2)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现象归纳:(1)图甲小磁针发生转动;图乙小磁针不转动。(2)图丙小磁针转动方向与图甲相反。交流心得:(1)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2)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提出问题:(1)导线通电时间为什么要很短(触接) (2)为什么直导线一定要沿南北方向和小磁针平行放置 自主学习:这个实验最早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做的,此实验也叫奥斯特实验,它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作电流的磁效应。探究点二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物展示:观察螺线管,利用桌上的器材制作螺线管,把导线缠绕在铅笔上。活动体验:在螺线管穿过的玻璃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改变电流方向,再观察一次。探究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提出问题: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设计实验:1.在螺线管周围放置小磁针,通电以后小磁针的N极指示出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2.仔细观察螺线管的绕线方法,并画出示意图,并判断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标示在示意图上。进行实验:1.根据要求进行实验,并在圆圈中画出小磁针,把小磁针的N极涂黑。2.把通电螺线管看作一个磁体,根据实验结果把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在示意图中标出。实验结论:1. 。 2. 。 探究点三 安培定则想想议议:你能借用自己手指的关系来描述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与N极位置的关系吗 看看漫画中蚂蚁和猴子的说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蚂蚁说:“如果我沿着电流方向绕螺线管爬行,N极就在我的左边。”猴子说:“如果电流沿着我右臂所指的方向,N极就在我的前方。”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27“安培定则”的内容,学习相关知识。归纳总结:安培定则应用的三个方面:(1)由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2)已知通电螺线管的N、S极,判定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3)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以及电源的正负极,画出螺线管的绕线方向。课堂检测当堂检测1.下面各图中小磁针的指向错误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A、B、C、D四个小磁针静止时指向正确的是( ) A. 小磁针A B. 小磁针B C. 小磁针C D. 小磁针D3.如图所示,有两个线圈套在光滑的支架上,当开关S闭合后,两个线圈将( )A. 因相互吸引而间距变小B. 因相互排斥而间距变大C. 因不发生相互作用所以间距不变D. 以上二种情况都可能发生4.如图所示为四位同学判断通电螺线管极性的做法,正确的是( )A. B. C. D.5.如图所示,已知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则电源的左侧为________ 极(选填“+”或“﹣”).6.如图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请在对应的虚线框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小磁针b端的极性.7.根据图中处于平衡状态的小磁针的极性判断电源正、负极的位置.参考答案1.D2.C3.B4.A5.-6.如图所示7.如图所示我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