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坚持新发展理念 学案【课标要求】1.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阐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教学重难点】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教学手段】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基础感知】1.为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4.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容5.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关系6.怎样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科技兴农,做优现代种业、农业装备、数字农业3大现代农业支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粤桂东西部协作,引进广东企业292家,共建产业园 104 个、援建帮扶车间 310 个。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抓好农村污水治理和垃圾收运处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乡村。不断夯实脱贫群众基础保障,276.1万名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357元,同比增长15.86%。结合材料,说明广西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是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练习】1.(2023·山西忻州高三联考)“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建设各个方面。下列能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①某市过去五年九大类民生支出达 15 019.13亿元,占财政支出超7成②某地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类项目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补助③中国石油以党建工作的高质量,提升领导班子凝聚力、党员干部执行力④某地召开“十个明确”系列理论宣传的总结与思考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从六个方面对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新时代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有利于 ()①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消除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②坚持共享发展,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④确保到 2025 年年底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2022年上半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近9.8万亿元、增加约1.5万亿元,增长18%、增幅比往年大幅提高。主要是支持基层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加大对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现代农业等领域及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持力度。这一做法()①体现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能促进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②表明国家在初次分配中增加对薄弱领域投人,缩小发展差距③意在通过发挥货币政策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④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因为开放发展 ()A.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B.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C.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D.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5.数字经济正深刻影响经济发展,在建设数字中国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人才短缺、突破核心芯片、基础软件、网络安全等问题和瓶颈。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角度,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升信息产业与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应该()①坚持共享发展,兼顾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②坚持绿色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眼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③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构建支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技术体系和人才培育体系④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辽宁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而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在辽宁布局,国产首艘航母等一批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这表明辽宁省 ()①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②综合创新能力领跑全国③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其实我国古代就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下列论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是 ()①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史记·货殖列传》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④竭泽而渔,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孝行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污染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改善。为推动这一“拐点”早日到来,我国要 ()①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积极改善环境质量②加大中西部协调发展,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企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3·山西长治高三9月质检)长期以来,中国国内产业发展发达国家主导的产业体系为中心,通过跨国公司纽带,与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依附发展的分工格局。这种外循环模式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开放红利,但也使中国长期承受着国际利润分配不平等的代价,在下游制造环节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日益激烈。对此,我国应( )①加大国内企业研发,做到产业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②扩大产业链下游环节的市场占有率,实现以量取胜③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④提高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外循环模式的不合理分配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2年,中国5G已实现全球引领,建成5G基站达161.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41亿户,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光通信产业体系,光通信设备、光模块器件、光纤光缆等的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制造、港口、矿山、医疗、教育、文旅等诸多行业领域加速应用,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这体现了 ()①协调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5G的发展带动了整体的发展②创新发展理念深人贯彻落实,5G的发展引领了多领域创新③中国通信技术全面引领全球,是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证④中国5G技术实现全球引领,是中国制造业高度发达的结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1.(2023·河北保定高三联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2~2021年,我国能耗强度累计降幅超过26%,能源消费中的煤炭占比下降了12.5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上述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 )①坚持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②注重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③把生态保护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④坚持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3·江苏省百校联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12位,较2019年和2020年(排名均为第14位)上升了2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不断激发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这表明 ()①发展科学技术能够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②创新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③我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④科技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3·山东齐鲁名校联考)2022年6月23日,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据此,某同学就我国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撰写了小论文。以下观点能作为该论文论据的有( )①增强资本市场对高技术制造业的适配性②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动绿色发展③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降低资本投资风险④以落实普惠金融为抓手,降低企业税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深入学习】①坚持创新发展,科技兴农,做优现代种业、农业装备、数字农业三大现代农业支撑。②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深化粤桂东西部协作。③坚持绿色发展,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乡村。④坚持共享发展,夯实脱贫群众基础保障,增加脱贫人口收人。【练习】1-5 ABBCD 6-10 DDDBA 11-13 AD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