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焦耳定律素养目标1.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3.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会利用焦耳定律解释生活中电热的利用与防止。重点难点重点: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大小之间的关系。难点:理解焦耳定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景导入有一天,孙明放学回家后接到妈妈的电话,妈妈嘱咐他好好写作业,不要看电视。等妈妈下班回家时看到孙明在写作业,电视机也没打开,很高兴。可妈妈用手摸一下电视机的后盖就发现,孙明没有按照妈妈说的做,看过电视。你知道孙明的妈妈是根据什么道理判定的吗 从而引入新课。复习导入提出问题:电脑、电视、电烙铁、电饭锅、充电器,工作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小组讨论确定答案。学生回答:电脑、电视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声能和内能;电烙铁、电饭锅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充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和内能。提出问题:这些电器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讨论回答:都有内能产生。师:用电器消耗电能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只要电流通过导体,就有一部分电能或全部转化为内能。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就叫做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就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热效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焦耳定律。课堂探究1.电流的热效应: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电流通过灯泡的灯丝时,电能转化为光和热,灯丝变得灼热而发光,这是电流的热效应。给灯泡通电,灯泡的亮度不同,灯泡的亮度与什么有关呢?学生观察不同亮度的灯泡:(1)灯丝的粗细不同。(2)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灯丝,电阻不同。(3)灯泡的热效应跟灯丝的电阻关系。2.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6-3-4将两条粗细一样、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丝(R1 、R1)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通电一段时间后,对这两段镍铬合金丝产生的热量,你有什么猜想? 为了验证你的猜想,设计实验,比较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两根镍铬合金丝产生的热量。将两条粗细一样,长度不同的镍络合金丝(R1、R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通电一段时间后,这两段镍络合金丝产生的热量(Q1、Q2)猜想是什么关系?积极思考,对各种可能提出猜想。(1)Q1>Q2(2)Q1<Q2(3)Q1=Q2能否利用手边工具验证你的猜想?你打算怎样验证你的猜想?老师可适当提示学生如何判断产生热量的多少,参照P95图6-3-4或图6-3-5。要求并适当指导各小组讨论修改方案。各小组就探究方案展开讨论。各小组确定实验方案后,教师组织进行实验。小组展开实验,记录下相关现象。根据各小组实验情况,提示:(1)两段镍铬合金丝串联,什么物理量相等? (控制电流相等、通电时间相等)(2)为显示产生热量的多少(Q1、Q2),要控制什么条件一样?(3)什么现象说明产生热量多?在教师的提示下,各小组进一步探究总结结论。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验证卡。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填写验证卡。组织各小组讨论得到小组结论,要求组内推举一位同学准备向全班汇报,全班总结交流实验结论。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统一结论,并挑选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该组的实验结论。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结论:在相等时间内,电流相同时,电阻较大的导体比电阻较小的导体产生的热量多。汇总后,全班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针对实验结论展开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在相等时间内,电流相同时,电阻较大的导体比电阻较小的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在电阻相同时,电流较大的导体比电流较小的导体产生的热量多。3.焦耳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与1840年最先精确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电热)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内容: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Q= I2Rt电热Q的单位:焦(J)电流I的单位:安(A)电阻R的单位:欧(Ω)时间t的单位:秒(s)适应范围:一切有电阻的导体产生的热。4.电热的利用和危害的预防实际生活和生产中,许多地方要利用电热,但也有要防止电热的,对照图6-3-6,分析它们各自是利用电热还是防止电热的,是怎样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利用电热——加热防止电热危害——散热或减小电阻板书设计3 焦耳定律1.电流的热效应2.猜想:电流的热效应的影响因素:电流的大小电阻的大小通电时间的大小3.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焦耳定律。公式:Q=I2Rt4.电热的利用和防止当堂检测1.将规格都是“220V 100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220V的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电流通过它们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 A )A.电烙铁 B.电视机 C.电风扇 D.一样多2.电炉的电阻丝热得发红,而与它串联的铜导线却不发烫,这是因为铜导线( B )A.电阻较大 B.电阻较小 C.通过的电流较大 D.通过的电流较小3.将阻值为40 Ω的电阻丝接在电源两端,通电10 min,电流产生的热量是1.5×103 J,若将阻值为10 Ω的电阻丝接入同一电源的两端,通电10 min,电流产生的热量是( D )A.1.5×103 J B.3.75×103 J C.7.5×103 J D.6.0×103 J4.将阻值为R甲=40 Ω和R乙=1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相同时间内,两电阻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R甲(或甲)。若将两电阻并联后接在4 V的电源上,1 min内两电阻产生的总热量为120J。5.一台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为0.5Ω,接在12V的电源上时,通过的电流为2A,(1)这台电动机工作5min消耗多少电能?(2)有多少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解:(1)消耗的电能W=UIt=12V×2A×300 s=7200J(2)五分钟,电流通过电动机产生的热量:Q = I2Rt=(2A)2×0.5 Ω×300 s= 6 00 JW机=W-Q=7200J-600J=6600J教学反思备课资源一、家用电热器具的分类1.按电加热方式的原理分类电阻加热、远红外线加热、电磁感应加热和微波加热。2.按用途分类(1)电炊具:如电饭锅、电烤箱、电磁灶、微波炉、电热饮水机等;(2)取暖用具:如电暖气、电热毯等;(3)卫生洁具类及其他:如电热水器(电淋浴器)、家用消毒器、洗碗机、电熨斗、电烙铁等。二、家用电热器具的基本结构1.发热部件主要功能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常见的电热元件有电热丝、电阻发热体、红外线灯、管状红外线辐射元件、PTC电热元件等。2.温控部件主要功能是控制发热部件的发热程度,使电热器具所发出的热量符合要求。常用的温控部件有双金属式恒温控制器和磁控式温度调节器。近年来PTC温控部件、电子温控以及微电脑温控部件逐渐被广泛采用。3.安全装置安全装置(温度保险器)的功能是当电热器具的发热温度超过正常范围时,自动切断电源,防止器具过热,确保安全。常用的安全装置有温度熔丝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