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八年级(下)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特别要注意所涂答案与题号一致;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答题卡以外的地方答题无效。语言知识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捶击(chuí) 霎时(shà ) 追溯(shù) 草长莺飞(zhǎng)偏僻(pì) 两栖(xī ) 闭塞(sè) 挑拨离间(jiān)缄默(jiān) 矗立(chù) 沼泽(zé) 强词夺理(qiǎng)卑劣(liè) 驰骋(chěn) 妩媚(fǔ ) 历历在目(lì)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踊跃 苍劲 人情事故 消声匿迹B. 震憾 严峻 振耳欲聋 前呼后拥C. 潮夕 迁徙 川流不息 轻歌慢舞D. 枯燥 枷锁 目眩神迷 怒不可遏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新的商业模式往往处于风口浪尖之中,能帮助企业迎来全新的美好局面。B.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C.进城务工的他感到异常的兴奋,决定在这座城市开辟出一片自己的天地。D.三苏承载了丰厚的文化信息,游客纷至沓来,感受着东坡文化的魅力。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①马面裙是传统的一种中国女性服装,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傣族地区。②马面裙通常由丝绸或棉布制成,大多呈现出傣族特有的民族风格。③在傣族地区,马面裙是重要的礼仪,在婚礼、节日、祭祀等场合都会见到它的身影。④马面裙常常应用手工刺绣、织花等工艺,这些工艺增加了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A.① B.② C.③ D.④5.子瞻中学的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请补充横线上的内容。(4分)岩岩:阅读是我最喜欢的休闲方式,书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思思:是的,我特别爱读《海底两万里》,从尼摩船长身上我看到了正义的光芒。培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萌萌:我跟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为了营造书香氛围,我们可以给老师建议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读书活动蓓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乐:你的建议真是太好了,在这样的氛围中,相信每个同学都会爱上读书并读有所获。在读书月活动中,班级邀请了东坡文化讲师团的杨老师给大家带来关于苏东坡的专题讲座,讲座主题为“道境中的豁达”。讲座结束后,你将代表班级同学表达对杨老师的感谢。请你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发言稿。(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记游定惠院苏轼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裳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①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山上多老积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③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④瓜李。遂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丛橘⑤,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选文有删减)【注】①参(cān)寥(liáo)禅师:僧人道潜,钱塘人,苏轼通判杭州时与之交游。 培治:修饰整治。③鬻(yù):卖,这里可作买讲。④瀹(yuè):浸渍。⑤丛(cóng)橘:一丛橘树。7.下面是小娟同学对句中加点词语境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汉语词典中,“既”有“既然”“已经”等义项,“既饮”中“既”应选择“已经”B.“意非人间”中的“意”解释为“意境”“气氛”,与“意暇甚”的“意”释义不同。C.“遂缘小沟”中的“缘”和“缘溪行”的“缘”意义相同,释义为“沿着”“顺着”。D.联系成语“莫名其妙”,可以推知出“其名为甚酥”中“名”的意思为“说出”。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上多老积/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B.山上多老积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C.山上多老积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D.山上多老积/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山上海棠长势繁茂,苏轼五次被吸引去欣赏,他和朋友饮酒赋诗不亦乐乎。B.苏轼乐于在尚氏家休息赏花,并且很享受在睡醒后听崔成老弹琴的超然感觉。C.苏轼去买大木盆浸渍瓜李,随后带上瓜李,步行前往朋友的竹园,受邀饮酒。D.苏轼品尝美味,取道小园,移种丛橘,做客朋友家中,受友之托,以文记之。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需,则园已易主。(4分)(2)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一12题。岁暮杜甫岁暮①远为客,边隅②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③。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岁暮:指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年底。②边隅:边疆地区被吐蕃扰袭或攻陷的陇蜀一带。③江城:作者所在的梓州。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首联以岁暮起笔,照应题目,给全诗笼罩上黯淡的色彩,奠定了全诗情感基调。B.颔联视觉听觉结合,写吐番入侵、江城号角吹响渲染战争的紧迫、形势的危急。C.“天地日流血”与《石壕吏》中“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都表现了战争的惨烈。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济时敢爱死”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的情感相同。12.请结合本诗内容,谈谈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3.请根据以下情境,补充诗句。漫步于古诗苑,我们在悠悠的诗韵里解读古老的中国。“关关雎鸠,__①_”(《诗经·关雎》》让我们感受古代人民对幸福的渴望;“水击三千里,”___②___《北冥有鱼》),让我们赞叹庄子自信人生二百年的逍遥;“大漠孤烟直,___③___”(王维《使至塞上》让我们领略奇美壮阔的塞外风光;“满面尘灰烟火色,__④___”(白居”(杜甫《茅屋为秋易《卖炭翁》)让我们体会劳苦人民的艰辛;“⑤__________,________”风所破歌》让我们感动于诗人广济苍生、博大宽广的胸怀。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说明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①《西游记》中多次描述了龙王、雷公、电母等“呼风唤雨”的情节,他们的重要法术之一便是对天气现象的预知和操控。下面以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为例,谈一谈《西游记》中关于干早的那些事儿。②唐僧师徒取经途过凤仙郡,此地已三年没下过雨了,“井中无水,泉底无津”,唐僧见状动了恻隐之心,求孙悟空下一场甘霖。孙悟空最终叫来龙王施法布雨,才缓解了凤仙郡三年不下雨的早情。③干早,简而言之就是长时间不下雨。在十几种气象灾害中,干早其实是最复杂、最难说清楚的。一般而言,干早可分为气象干早、农业干早、水文干早和社会经济干早四种类型。长时间的降水偏少,可以看作气象干早;如果因此导致土壤含水量降低,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就是农业干早;长时间降水偏少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或者地下水位下降,则是水文干早;因为上述几种干早造成水分供需不平衡,引发了社会、经济等问题,则是社会经济干早。④与暴雨洪涝的“来去匆匆”不同,干早来得慢、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气象干早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就会转化成农业干早或水文干早,进而造成社会经济干早。⑤其实,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多次遇到像凤仙郡这样遭遇干早的情况。在唐代,由长安到天竺有南北两路可选。南路路程短,但需要穿过荆棘丛生、蛇蝎遍地、獐气弥漫的西南地区,可谓险象环生;北路路程虽远,但安全系数高。唐僧师徒选取的是北路,即从长安西行,经河西走廊到西域,然后南下到天竺。⑥我国西北地区是欧亚最大的干早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地表蒸发量大。其中,新疆东部和南部、甘肃河西走廊西部、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多为沙漠和戈壁,是极干早区。虽然古今气候略有差异,但西域远离海洋、水汽条件不足的事实并未改变,因此唐僧师徒取经途中遇到许多干早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⑦当然,像《西游记》中那样,指望神灵呼风唤雨、普济苍生来解决干早难题,显然是不科学的,抗早保收还得靠人类自己。⑧比如在具备条件的云中,通过播撒催化剂的方式来增加降雨,实施人工降雨。兴修水利对气象干早向农业干早和水文干早转变也能起到一定的干预作用。在有充分的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前提下,即便某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气象干早,仍然可以浇灌农田,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⑨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改进耕种技术、种植耐早作物、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方面入手,提前应对可能发生的旱情,抗旱保收。旱灾虽然凶猛,但进程较慢,只要我们提前应对,做足功课,便可以将它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刊载于《百科知识》2022.5第十四期,有删改)14.下列有关干早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不同角度说明干早这一最复杂的自然现象对人类造成的多种危害。B.古代的人们是靠神灵来解决干早这一难题,而现代则是靠人类自己来解决。C.西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地表增发量大,常常形成干旱。D.与洪涝相比,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因而造成的经济危害十分严重。1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中多次出现《西游记》的情节,是为了说明古代气候与现代气候的不同。B.文章通过介绍古今气候不同特点来分析造成干早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C.气象干旱发生以后,如果不加以干预,有可能会引发社会、经济等巨大问题。D.干早气象产生的原因很多,除了受古今气候差异的影响,还有经纬度的影响。16.某省已经出现了气候干旱现象,为防止早情的进一步恶化,各市采取了措施来应对,以下措施中不恰当的是(3分)A.甲市发动群众种植一些抗、耐早性较强的农作物,如青稞、马铃薯等。B.乙市加强应急抗旱水源建设,加快修建各种蓄水、引水、提水工程。C.丙市积极地实施人工降雨,在有条件形成降雨的云层中播撒催化剂。D.丁市利用抗旱机具和灌设备,加快抗旱灌溉进度,扩大水浇面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 17—19题材料一:随着社交平台的进一步破圈,“围炉煮茶”热潮迅速兴起,年轻人开始尝试用接地气的方式来品味茶文化,“围炉煮茶”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宠。不久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围炉煮茶”这类渐兴吃茶方式逐渐风靡全国,年轻人赋予传统茶文化新玩法,彰显了传统茶文化对社会生活美学产生的深刻影响。“围炉煮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带来了新的消费热潮和新的生活方式,传统的茶文化被更多年轻人接受,在陶冶情操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非遗文化。(摘自《“围炉煮茶”热潮的非遗文化逐渐走红》,有删改)材料二:围炉煮茶“出圈”背后,是“茶文化”逐渐被年轻人认同、喜爱。茶馆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茶馆已兼具商务属性与休闲属性。以沪上连锁的隐溪茶馆为例,作为传统中式茶馆,这里已成为商务人群洽谈、办公以及团建开会的好去处。另一类茶馆,则跳脱传统类型,更追求接地气和烟火气,例如新中式茶馆tea'stone,对标咖啡馆和新式茶饮店,让喝茶像喝咖啡一样简单、方便。而围炉煮茶,就属于后者。“市场看准围炉煮茶这一中式饮茶方式中蕴含的情绪价值。”美田新兴玩乐项目负责人分析。她认为,一是这个产品足够新奇,炭炉、茶壶和烤物,简简单单就能营造出中式传统生活的氛围感和仪式感,满足年轻人拍照打卡的需求;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舒适温暖的社交方式,体验慢生活成为其核心要义,更寄托了消费者对“岁月静好”的向往。围炉煮茶火爆,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吸引了众多“95后”甚至“00后”走进茶馆,学习和体验茶文化,带动茶馆业态出圈。“围炉煮茶改变了年轻人对喝茶的认知,而且,这类全新的饮茶文化,对于年轻人来说消费压力不会很大,大家也更愿意去尝试。也许未来,年轻人会因这份体验喜欢上茶文化,那围炉煮茶的意义就达到了。”田媛媛说。(摘自《“围炉煮茶”火出圈,年轻人热捧的是什么 》,有删改)材料三:日前,上海一男子报警称自己的两名朋友吃饭时突然昏迷。民警到场后发现,房间内正燃烧着围炉煮茶的炭火炉,遂立即将炭火炉拎至天台并开窗通风。所幸三人得到及时救治,脱离生命危险。围炉煮茶本是美事一桩,但如在封闭的室内进行,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易被察觉,浓度超过0.05%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上海市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火调技术处工程师袁晨说,“轻度一氧化碳中毒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四胶无力、恶心、呕吐、轻度意识障碍、嗜睡,有冠心病的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由于产生明火、持续高温、烤炉质量参差等问题,消防专家还重点提示了围炉煮茶背后的火灾风险。“点燃时有火星溅出来,其不能扇风,越痛火里越多。幸亏桌子上没有容易燃烧的东西,不然真担心着火。”在体验围炉煮茶时,差点引起火灾的张女士接受采访时说。(摘自《透视“网红项目”围炉煮茶背后的安全风险》,有删改)17.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炉煮茶”简单、方便,追求接地气和烟火气,成为了当前茶馆业态的主流。B.与传统中式茶馆相比,“围炉煮茶“跳脱传统类型,其休闲属性表现更为突出。C.“围炉煮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D.“围炉煮茶”热潮迅速兴起,已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宠,但安全隐患也不容小觑。18.为什么“围炉煮茶”会受到如此喜爱,请你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原因。(4分)小语同学了解“围炉煮茶”后,想在家庭聚会时进行尝试。请你结合材料三对其提出建议。(3分)(三)文学作品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题田垄秧绿廖辉军①春风如笔,将大地染成一幅绝美画卷。漫山遍野的翠绿中,最显眼的当属乡下农人的杰作——田垄。当看到如许画面,那些关于田垄的不变记忆在心底氤氲开来……②田垄呈梯形,伴山谷溪流而下,一垄连着一垄,有的像圆形石磨,有的像方块棋盘。它们千百年来偏居一隅,远离都市喧器,不急不躁地始终保持着乡土肤色,任由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耕耘。③布谷声声,田垄在农人的阵阵吆喝声中苏醒了。刚走出栏圈的耕牛忙碌起来,用憨实的脚印一步步丈量着土地的深浅,喘息中充满了泥土的芬芳。越冬的种子再也耐不住寂寞,在温水的日夜浸泡催促下,身子变得丰满而结实,兴奋地一点点露出尖头和芽,仿佛刚出生的婴儿好奇地张望着外面的大千世界。此刻,父亲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地捧起这些可爱的小精灵——那眼神就像过去看着儿时蹒跚学步的我,然后将它们一一挥洒在平整均匀的秋田里。以稀松柔软的泥土为床,以阳光通透的大棚为被,直至变得满眼葱郁翠绿。收成好不好,关键看秧苗。在农人眼里,长势喜人的秧苗象征着生机勃勃的希望,孕育着丰收的梦想。接下来,就等着下田插秧了,这可是庄稼人一年当中最要紧也最期盼的日子。④插秧,乡下人又称“栽田”。小时候,奶奶常常对我唠:“过年的肉,栽田的工,万万不能耽搁。长大了可要学会栽好田,到时不愁没人请。”我认真地听着并记下,从奶奶那一脸虔诚中感受到农人对栽田非同一般的敬重⑤大清早,人们三三两两聚集在田头,高高地卷起裤脚争先恐后地下田拨育好的秋苗。稻草如绳,一拉一扯,秧苗就在农人的手中迅速成堆结把,像极了小女孩头上束起的发髻,不一会儿就铺满了整个稻田。⑥该插秧了。听!那一声声欢快豪放的秧歌响彻山谷,满漾出发自心底的喜悦。唐代“布袋和尚”的《插秧歌》有云:“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方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插秧时,每个人都低首躬身,步步倒退,用深浅不一的绿秧描绘着心中最美的田垄。那低头后退的姿态,分明是对土地的敬畏与膜拜,世代相传、不曾停息。⑦接下来的日子里,阳光和雨水变成了欢喜冤家。农人渴望用辛勤和执着感动上苍,祈祷风调雨顺,一起呵护秧苗茁壮成长。那时,父亲对还在上学的我说,没事就帮忙看秧水吧。于是,每逢假期,我就扛着锄头往田垄跑,做堰引水、除草施肥,就盼着稻秧吐蕊、谷粒饱满,待稻叶由绿变黄时,就丰收在望了。静候成熟时,农人也不闲着,不紧不慢地修补粮仓,再把镶刀打磨得程亮如新。⑧犁耙水响,秧歌嘹亮,转眼又到了春耕时节。如今,古老的耕牛早已被现代化的农机所取代,曾经热闹喜人的栽田场面也渐行渐远。只是当有一天尝试着追寻生命的记忆时,才蓦然发现,那一棵棵小小秧苗在盛满乡愁的田垄里,依旧岁岁常绿,青春不老。(选文有删改)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展现了记忆和现实中的乡村农耕生活,让人感受到乡村农耕生活的静谧。B.本文详细地叙述插秧劳作的全过程,融合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C.本文第⑥段引用《插秧歌》,表达出农人们在插秧时虔诚、恭敬和内心喜悦之情。D.“犁耙水响,秧歌嘹亮”从听觉角度生动地再现了农人们热闹喜人的栽田场面。21.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越冬的种子再也耐不住寂寞,在温水的日夜浸泡催促下,身子变得丰满而结实,兴奋地一点点露出尖头和嫩芽,仿佛刚出生的婴儿好奇地张望着外面的大千世界。(从修辞角度赏析)(2)父亲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地捧起这些可爱的小精灵——那眼神就像过去看着儿时蹒跚学步的我,然后将它们一一挥酒在平整均匀的秧田里。(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2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只是当有一天尝试着追寻生命的记忆时,才蓦然发现,那一棵棵小小秧苗在盛满乡愁的田里,依旧岁岁常绿,青春不老。”一句的理解。(6分)四、名著阅读(6分)23.蓓蓓同学在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将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摘抄在了书的靡页,借以警示自己:当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一定要做出理智而正确的选择,并坚定地走下去。保尔也曾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程 请你结合书中内容,列举保尔的两次重要选择,并分析这样选择对于他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五、写作(60分)24.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你的小组负责制作与古建筑相关的手抄报,你们选择介绍古建筑八大元素之一——飞檐。以下是组员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手绘的飞檐图,请你结合表、图,写一段介绍飞檐的说明性文字,200字左右。至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10分)飞檐释义 屋顶造型的一部分,檐部形式之一使用对象 亭台楼阁、宫殿、庙宇艺术美感 轻盈活泼、屋角上绝美的灵动南北差异 南方:翼角高挑,可将房顶的雨水抛远,减少雨水对基础建筑的损坏北方:翼角平直,可减少积雪对末端瓦片造成压力相关诗文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5.子瞻中学影视社团将拍摄“与爱同行”主题的系列微电影,该系列将由《不能说的秘密》《雨夜》两部微电影组成。社团现面向全体同学征集好故事,要求情节波折,立意暖心。请你从中选择一个命题,然后创作故事来投稿吧!(50分)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和学校信息。2023年八年级(下)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语言知识运用(20分)1.C(3分)【解析】A.雾时(shà)追溯(sù) B.两栖(qi)挑拨离间(jiàn)D.驰骋(cheng)妖媚(wü)2.D(3分)【解析】A.人情世故 销声匿迹 B.震撼 震耳欲聋 C.潮汐 轻歌曼舞3.A(3分)【解析】风口浪尖是比喻激烈尖锐 的社会斗争前哨,与后文迎来美好局面相矛盾。4.B(3分)【解析】A项语序不当。C项主宾搭配不当。D项动宾搭配不当。5.参考示例:(1)我最爱读的是《朝花夕拾》,这本书让我看到 了异国老师藤野先生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和对不同文化的尊重。(2)我有一些想法,我们可以开展班级读书报告会、读书手抄报展示、评阅读之星等活动。6.参考示例:感谢亲爱的杨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 彩讲座。在您的讲授中,我们感受到了苏式在逆境中乐观豁达的心态,这将会帮助我们积极面 寸人生的风雨。我们会继续阅读东坡诗词,从东坡的人生中汲取精神养分,从书籍中学习人生的智慧。(评分标准:围绕讲座主题谈感受2分,语言得体、流畅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7.D(3分)【解析】“其名为甚酥”中“名”意义为“名字”“名称”,是名词。8.B(3分)【解析】原文意思是园子里有很多年 老的积木,木性瘦瘩而坚韧,树的筋脉都显露在外面,好像老人的头颈。花白而形圆,好似成串的珍珠,香气和颜色皆不平凡。“老积木”是树名,不能分开累累”修饰“大珠”,不能分开。9.C(3分)【解析】苏轼去竹园并未带上木盆。10.(6分,每小题3分)(1)今年又和参寥禅师以及其他几个好友去寻访那个园子,然而那个园子已经换了主人。(采分点“复”“焉”“易”1个1分,语句通顺1分)(2)客人还要喝酒,而我忽然没了兴致,于是直接回家了。(采分点“欲”“尽”“径”,语句通顺1分)D(3分)【解析】“济时敢爱死”一句表达了讨 #人想要杀敌报国的爱国情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的是诗人兼济天下苍生的忧国忧民之情。12.(4分)(1)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战乱纷呈的忧国伤时之情;(2)岁末暮年,漂泊异乡的孤独痕寞;(3)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的忧愤;(4)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无门形成反差的苦闷之情。(情感答到其中答到一点可得2分,两点可得3分,三点可得4分。)13.(6分)①在河之洲;②专扶摇而上者;③长河 落日圆;④两鬓苍苍十指黑;⑤何时眼前突元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底天下寒士俱欢颜。(二选一即可)三、现代文阅读(34分)14.C 【解析】A项,文章并未从不同角度来介绍 干旱的四种类型。B项,古人并非靠神灵来解决干早问题。D项,从第 段可知,文章并未将干旱与洪灾害加以比较。15.C【解析】A项,《西游记》情节在文中多次出 现,是为了增加整理说明文的生动性和趣味性;B项,文章内容并未介绍古今气候的不同特点 。D项,从课文内容可知,古今气候差异、经纬度并非是干早产生的原因。16.A【解析】A项,根据课文第段内容可知: 种植耐早作物应该是提前应对早情的措施,而并非是早情已经出现了才这样做。17.A【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A项,从文本可知,茶馆业态只是出圈,并未成为主流。18.答案: 过程简单、方便;②有氛围感和仪式;③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舒适温暖的社交方式体验慢生活;⑤消费低。(答出四点且大意正确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与概括。19.答案示例:小语,你们聚会围炉煮茶时请注意 :①场所宜选在露天、天台等室外或通风较好的屋内。②要在正规商店和平台选购质量有保证 的烤炉等烧炭工具。③烧煮时要远离易燃物品,提防火灾风险。【解析】本题考查提建议。根据材料三第一二段事例内容可知:如在封闭的室内围炉煮茶,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可建议:场所宜选在露天、天台等室外或通风较好的屋内。根据材料三第三段“由于产生明火、持续高温、烤炉质量参 差等问题,消防专家还重点提示了围炉煮茶背后的火灾风险”。可建议:要在正规商店和平台 选购质量有保证的烤炉等烧炭工具。根据材料三第四段“点燃时有火星溅出来,尤其不能扇 风,越扇火星越多。幸亏桌子上没有容易燃烧的东西,不然真担心着火”。可建议:烧煮时要远离易燃物品,提防火灾风险。20.A【解析】文中没有展现现实中的乡村农耕生活。21.(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越冬 种子人的情思,生动形象地写出种子兴奋地生出新芽,充满生机的情态,从侧面表现农人们劳作时的欣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农耕下这种生命状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运用了动作描写,“挥洒”和“捧起”两个动词 /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插秧时的专注和度诚,表现出父亲对农事的重视,心中美好的愿景,表达了我对劳作时父亲的赞美之情22.本文作者回忆了春耕时节,农人们在田垄间犁田插秧,欢快劳动的场景。(2分)表达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回忆乡村生活对劳动者的 这歌,对劳动的赞美。(2分)由于现代化的发展,随着岁月流逝,年岁滋长,曾经热闹喜人的栽田场面也渐行渐远,透出作者内心的失落,饱含了浓浓的乡土情怀、思乡怀旧情结。(2分)四、名著阅读(6分)23.参考示例:保尔深爱着冬妮娅,但两人所属阶层和价值 追求不同,因此产生了矛盾冲突。保尔最终选择结束这段感情,坚定了自己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方向。保尔身体均掉,丧失战斗能力,无法归队,是用自杀的方式来逃避困难还是直面现实 保尔最终战胜了懦弱,选择做生活的强者,更明确要竭尽全力,让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的理想。当保尔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时候,他选择不向命运低头,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来,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 行着他生命的誓言,最终成长为了真正的钢铁战士。评分标准:分析两次重要选择,其中点明处境1分,选择1分,意义1分。24.参考示例: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檐部形式之一,多指 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飞檐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有这样的描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可见醉翁亭的檐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这是飞#的典型代表。不同地区的飞檐也会有些许的差异。例如,南方地区在设计飞檐时,会将翼角高挑,这样可将房顶的雨水抛远,减少雨水对基础建筑的损坏。而北方的翼角较为平直,这是为了减少积雪对末端瓦片造成压力。由此可 见,飞檐不仅具有艺术美感,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实用性。评分标准:说明对象特点4分(定义、使用对象 、艺术美感、功能);说明顺序2分;说明方法 2分;说明语言2分。25.评分标准:类型项目 一类文(50-45分) 二类文(35-44分) 三类文(25-34分) 四类文(16—24分) 五类文(15-0分)内容(20分) 18 20分 14-17分 10-13分 8分 0分切合题意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情节波折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情节波折 基本符合题意文章有中心情节完整 立意有偏差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 严重偏题没有中心内容空泛语言(15分) 14-15分 11-13分 8-10分 5-7分 3分生动流畅用词贴切句式灵活 语言通顺用词准确 语言基本通顺用词基本准确有少数语病 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有少数错别字 文理不通错别字多结构(10分) 9一10分 7-8分 5-6分 4 0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不够完整 结构不完整书写(5分) 5 4 3 2 0卷面整洁字迹美观书写规范 书写较规范字迹易认 书写基本规范字迹较易认 书写不规范字迹难以辨认 书写不规范字迹无法辨识【文言文参考译文】黄州定惠院东边的柯山上,有一株海荣,枝特别繁茂。每年花开的时候,我都会带着客人前去饮酒赏花,已经五次醉在这海常树之下了。 今年又和参寥祥师以及其他几个好友去寻访那个园子,然而那个园子已经换了主人。主人虽然 是个商贾,但因为我的原因,他也稍稍地培育治理了这个园子。国子里有很多年老的枳木,木性瘦将而坚韧,树的筋脉都显露在外面,好像老人的头颈。花白而形圆,好似成串的珍珠,香气和颜色皆不平凡。这种树不讨人喜欢,主人本来想过一阵砍去,也是因为我的缘故,没有被砍掉。喝过酒之后,我们去尚姓人家休息,尚氏也是个平凡的人,但居住的地方干净整洁,好像江浙一带的人,他家的竹林和花圖都很讨人喜欢。我醉躺在小板阁上,一会醒了,听见客人崔成老弹奏雷氏琴,琴声像悲鸣的风、微亮的月光,铮铮有声,得到的享受是人间所没有的。到了晚上,徒步来到城东,买了一个大木盆,心想可以注入清水,浸泡瓜和李子,于是沿着小沟,走进了姓何与姓韩人家的竹园。那时何氏在竹林之间修筑大堂,已经把地方都腾出来了,于是把酒放在竹荫下。有一个叫刘唐年的主簿,送给我们一种油炸的 小吃,名字叫“甚酥”,味道很好。客人还要喝酒,而我忽然没了兴致,于是直接回家了。路上拜访了姓何人家的小园子,跟他要了一丛橘子,移植到了雪堂的西边。客人徐得之马上就要启程至闽中去,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于是恳请我记下今天之事,作为以后的谈资。那个时 候,参寥是唯一一个不喝酒的人,于是用枣汤代替了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