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棠下中学高一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导学 NO:1 授课时间:2023-5-16 课型:新课
编制人:高一物理备课组 赵慧 审核人:张仁 审核时间:2023年5月12
第1、2节 动量和动量定理
姓名: 班别: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会计算一维情况下的动量变化量。理解动量定理的含义及其表达式。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得到结论的科学方法:归纳法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组织学生总结出一维碰撞中的守恒量,初步认识动量守恒定律。
科学态度与责任:会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碰撞、缓冲等现象。
【学习难点】
1.动量的矢量性,动量变化量的计算。
2.动量定理的应用及变力冲量的计算问题。
【新知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动量
(1)定义:物体的 和 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用字母 表示,单位: .
(2)动量的矢量性:动量是 (填“矢”或“标”)量,方向与 相同,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动量变化量Δp=
(1)矢量性:与 的方向相同.
(2)若p′、p不在一条直线上,要用 求矢量差.
动量定理
1.冲量
(1)冲量的定义式: .
(2)冲量是 (填“过程”或“状态”)量,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
(3)冲量是 (填“矢”或“标”)量,若是恒力的冲量,则冲量的方向与 相同.
2.动量定理
(1)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 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
(2)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 .
二、展示反馈
1.关于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其动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B.悬线拉着的摆球在竖直面内摆动时,每次经过最低点时的动量均相同
C.匀速飞行的巡航导弹巡航时动量始终不变
D.平抛运动的质点在竖直方向上的动量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2.质量为0.5 kg的物体,运动速度为3 m/s,它在一个变力作用下速度变为7 m/s,方向和原来方向相反,则这段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为(  )
A.5 kg·m/s,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反 B.5 kg·m/s,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同
C.2 kg·m/s,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反 D.2 kg·m/s,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同
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用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推它t秒,物体始终不动,那么t秒内,推力的冲量大小是(  )
A.F·t B.mg·t C.0 D.无法计算
4.从同样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打碎,而掉在草地上不容易打碎,其原因是(  )
A.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大,而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小
B.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大,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小
C.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快,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慢
D.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相互作用时间短,而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作用时间长
5.质量为60 kg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幸好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的缓冲时间是1.5 s,安全带自然长度为5 m,g取10 m/s2,则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的大小为(  )
A.500 N B.1 100 N C.600 N D.1 000 N
6.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
C.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 D.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7.将质量为m=1 kg的小球,从距水平地面高h=5 m处,以v0=10 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抛出后0.4 s内重力对小球的冲量;
(2)平抛运动过程中小球动量的增量Δp;
(3)小球落地时的动量大小p′.棠下中学高一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导学 NO:2 授课时间:2023-5-18 课型:新课
编制人:高一物理备课组 赵慧 审核人:张仁 审核时间:2023年5月12
第3节 动量守恒定律
姓名: 班别: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了解系统、内力、外力的概念,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得到结论的科学方法:归纳法
科学探究: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推导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科学态度与责任:会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1.动量守恒的判断。
2.动量守恒定率的计算及应用问题。
【新知探究】
一、自主学习
系统、内力与外力
1.系统:相互作用的 物体组成一个力学系统.
2.内力:系统中物体间的 .
3.外力:系统 的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 ,或者 ,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 (作用前后总动量相等).
3.适用条件:系统 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 .
二、展示反馈
1.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C.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2.关于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系统的动量就不可能守恒
B.只要系统中有一个物体具有加速度,系统的动量就不守恒
C.只要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的动量就守恒
D.系统中所有物体的加速度都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守恒
3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是B的2倍,中间有一压缩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同时放开两物体后一小段时间内(  )
A.A的速率是B的一半 B.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
C.A受的力大于B受的力 D.总动量为零
4.如图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相同
5.两个小木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中间夹着一轻质弹簧,用细线(未画出)捆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后,木块A、B分别向左、右方向运动,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离开桌面前两木块已和弹簧分离),落地点与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lA=1 m,lB=2 m,如图7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B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1∶2
B.木块A、B的质量之比mA∶mB=2∶1
C.木块A、B离开弹簧时的动能之比EkA∶EkB=1∶2
D.弹簧对木块A、B的作用力大小之比FA∶FB=1∶2
6.(动量守恒与能量问题的初步结合)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度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 m,A和B的质量相等,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碰撞后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v′;
(2)A和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棠下中学高一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导学 NO:4 授课时间:2023-6-13课型:新课
编制人:高一物理备课组 赵慧 审核人:张仁 审核时间:2023年5月26
第5节 碰撞
姓名: 班别: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了解碰撞、散射的概念以及碰撞的类型。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得到结论的科学方法:归纳法
科学探究: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推导并总结一维碰撞下,几种碰撞类型的动量特点及能量特点。
科学态度与责任:会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碰撞类型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碰撞问题。
【学习难点】
1.几种碰撞类型的判断。
2.碰撞的计算及应用问题。
【新知探究】
一、自主学习
一、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常见的碰撞类型
(1)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 .
(2)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 .
2.一维弹性碰撞分析:假设物体m1以速度v1与原来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和 v2′,碰撞中动量守恒: ;碰撞中机械能守恒:m1v12=m1v1′2+m2v2′2,解得:v1′=v1,v2′=v1.
二、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
1.两类碰撞:
(1)对心碰撞: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 ,也叫正碰.
(2)非对心碰撞: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 .
2.散射
(1)定义:微观粒子相互接近时并不像宏观物体那样“ ”而发生的碰撞.
(2)散射方向:由于粒子与物质微粒发生对心碰撞的概率 ,所以多数粒子碰撞后飞向四面八方.
二、展示反馈
1.(单)现有甲、乙两滑块,质量分别为3m和m,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了碰撞.已知碰撞后,甲滑块静止不动,那么这次碰撞是(  )
A.弹性碰撞 B.非弹性碰撞
C.完全非弹性碰撞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多)质量为1 kg的小球以4 m/s的速度与质量为2 kg的静止小球正碰,关于碰后的速度v1′和v2′,下面可能正确的是(  )
A.v1′=v2′= m/s B.v1′=3 m/s,v2′=0.5 m/s
C.v1′=1 m/s,v2′=3 m/s D.v1′=-1 m/s,v2′=2.5 m/s
3.(多)甲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速度为v1,与静止的乙物体相碰,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乙的质量等于甲的质量时,碰撞后乙的速度为v1
B.乙的质量远远小于甲的质量时,碰撞后乙的速率是2v1
C.乙的质量远远大于甲的质量时,碰撞后甲的速率是v1
D.碰撞过程中甲对乙做的功大于乙动能的增量
4.(单)质量分别为ma=1 kg、mb=2 kg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球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碰撞属于(  )
A.弹性碰撞 B.非弹性碰撞
C.完全非弹性碰撞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5.(多)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为mA=5 kg,动量大小为pA=4 kg·m/s,小球A水平向右运动,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A的动量大小为pA′=1 kg·m/s,方向水平向右,则(  )
A.碰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pB=3 kg·m/s
B.碰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pB=5 kg·m/s
C.小球B的质量为15 kg D.小球B的质量为3 kg
6.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A=mB=m,mC=2m,开始时B、C均静止,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A与B发生弹性正碰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
(1)B与C碰撞前后B的速度分别是多大?
(2)B与C碰撞中损失的动能是多少?
7.如图所示的三个小球的质量都为m,B、C两球用水平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以速度v0沿B、C两球球心的连线向B球运动,碰后A、B两球粘在一起.问:
(1)A、B两球刚刚粘合在一起的速度是多大?
(2)弹簧压缩至最短时三个小球的速度是多大?
(3)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棠下中学高一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导学 NO:5 授课时间:2023-6-15 课型:新课
编制人:高一物理备课组 赵慧 审核人:张仁 审核时间:2023年5月26
第6节 反冲运动 火箭
姓名: 班别: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理解反冲现象及其原理;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
科学思维: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反冲运动的问题。
科学探究: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知道人船模型及应用。
科学态度与责任:会用反冲原理解决生活问题。
【学习难点】
1.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反冲问题。
2.人船模型及其应用。
一、自主学习
反冲现象
1.定义: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 的方向运动的现象.
2.规律:反冲运动中,相互作用力一般较大,满足 .
3.反冲现象的应用及防止:
(1)应用:农田、园林的喷灌装置利用反冲使水从喷口喷出时,一边喷水一边 .
(2)防止:用枪射击时,由于枪身的 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所以用枪射击时要把枪身抵在肩部,以减少反冲的影响.
火箭
1.工作原理:利用 运动,火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从 喷管迅速喷出,使火箭获得巨大的向前的速度.
2.影响火箭获得速度大小的两个因素:
(1)喷气速度:现代火箭的喷气速度为2 000~4 000 m/s.
(2)质量比:火箭起飞时的质量与火箭除燃料外的箭体质量之比.喷气速度 ,质量比 ,火箭获得的速度越大.
3.现代火箭的主要用途:利用火箭作为 工具,如发射探测仪器、常规弹头和核弹头、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
二、展示反馈
1.(单)如图所示,设质量为M的导弹运动到空中最高点时速度为v0,突然炸成两块,质量为m的一块以速度v沿v0的方向飞去,则另一块的运动(   )
A.一定沿v0的方向飞去 B.一定沿v0的反方向飞去
C.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单)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是喜庆心情的流露.有一个质量为3m的爆竹斜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0、方向水平向东,在最高点爆炸成质量不等的两块,其中一块质量为2m,速度大小为v,方向水平向东,则另一块的速度是(  )
A.3v0-v B.2v0-3v
C.3v0-2v D.2v0+v
3.(单)一质量为M的航天器,正以速度v0在太空中飞行,某一时刻航天器接到加速的指令后,发动机瞬间向后喷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喷出时相对地面向后的速度大小为v1,加速后航天器相对地面向前的速度大小v2,则喷出气体的质量m为(   )
A.m=M B.m=M C.m=M D.m=M
4.(单)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船在静止水平面上以速度v0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   )
A.v0+v B.v0-v
C.v0+(v0+v) D.v0+(v0-v)
5.一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m=200 g的气体,气体离开发动机相对地面喷出时的速度v=1 000 m/s.设火箭质量M=300 kg,发动机每秒钟喷气20次.
(1)当第三次喷出气体后,火箭的速度多大?
(2)运动第1 s末,火箭的速度多大?
6.质量为M的热气球吊筐中有一质量为m的人,它们共同静止在距地面为h的高空中.现从热气球上放下一根质量不计的软绳,为使此人沿软绳能安全滑到地面,则软绳至少有多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