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学案:议论文完整段落之举例论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学案:议论文完整段落之举例论证

资源简介

论证方法之举例论证
一、常见的论证方法(段内)
1.举例论证 2.对比论证 3.引用论证 4.比喻论证
二、举例论证。
1.举例论证指用列举确凿、充分且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举例论证分为两类:
使用单个事例
使用多个事例
举例论证注意要点:
3.1:边学边悟:
请评析以下几段议论文语段的优点和缺点,并思考举例论证时要避免一些什么问题?
作文原题:
有人说: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一直墨守成规,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有人说:人民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有秩序,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有人说: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1)学生作品展示1:
论点:规则不是不变的。
论证:在我们初中时期,曾有过这样的牛人,因为他不满学校的一项规章制度,便私底下去找校长谈自己的想法,后来居然真的谈成功了,校长不仅没有责怪他的唐突,还特别欣慰能有人用实力来打破他的规则,使学校的规章制度变得更好,这样的办法,只不过打破了原来那种老旧又枯燥的规则,而换上了新的、有活力的规则。
优点:
缺点:
(2)学生作品展示2 :
论点:规则的制定需要不断地去尝试,不断破坏又新生。
论证:还记得那天下午,阳光温暖地撒在人们身上,照耀了一片又一片的欢乐声响。“啊!”一声尖细的惊呼打破了这份温暖,撒开了人心深层的那一幕。我走进澡堂,当时是四十几个人一个澡堂,只有大概七八个位置,争吵声不断从里面传出来,直叫人心烦。“这是我先占的你没看见我的桶子放在这儿吗?”另一名女生也不服气,仰头皱眉大声说:“你不早些来洗怪谁啊,占着茅坑不拉屎你别耽误别人的时间啊。
难道要我们白放着这个位置等您这位大小姐您优哉游哉走过来啊?”那女生立马睁大了眼睛:“不懂先来后到是规矩?”随后的争吵我已经没耐心听下去了,也劝不住,便去叫了宿管阿姨。这时的阳光有点刺眼,太阳公公将气焰释放到了最高点,让我在一片汗水滴下来的声音中想一些所谓“规矩”。
优点:
缺点:
小结:
①举例论证时一定要避免例子加论点的机械组合,而应配合一些具体分析。
②事实论据时一定要避免家校身边的事例,而应选用典型确凿而有影响力的事件,即名人名言名事。
③事例叙述时一定要避免过于详细赘述,而应简洁概括,突出重点。
具体操作:
使用单个材料:
基本构成模式:“主旨句+过渡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4.1方法:明确深层剖析的构成要素,掌握一点儿剖析说理的基本模式。
剖析论述的构成要素:
1)主旨句 支撑中心论点的一个分论点,应放在段首。
2)过渡句(阐释句)—连接中心句和材料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材料句(事例句)—摆事实部分,要抓住重点概括描述,承过渡句。
4)分析句 讲道理的部分,可分析原因、意义、性质、作用等。这是重点段的核心句,也是同学们写作的软肋。
5)结论句 总结上文内容,扣住论点得出结论。
4.2主体段的写作方法
第一步:主旨句+阐释(强调)句
主旨句的写法:观点,表示判断性的一句话。
阐释(强调)句的写法:①解释:这句话告诉我们……②强调重要:只有……才能……(如果……就)。
第二步:事例句+分析句
事例句的写法:①转述重点内容②概述+重点细节。
分析句的写法:①原因分析②性质和本质分析③意义分析。
第三步:反面假设句+结论(扣题)句
反面假设句的写法:①试想,假如……②反问:如果没有……吗?(难道没有……吗)。
结论句的写法:使用“①可见②总而言之③因此④所以等”词语衔接。
4.3学习学例子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作好人生的减法。(主旨句—观点)适当的减去一些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我们才能有所建树。(过渡句—阐释)东坡居士,屡遭贬谪,曾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到消沉郁闷。但当他来到赤壁之上,望过滔滔江水,他释然了。他减去了对功名的奢望,吟出了《赤壁赋》这千古名篇。(材料句—事例)正因为他减去了心灵的负担,才成就了他豪放的词风,成为了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分析句1—因果分析)试想,他若放不下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徘徊于入世与出世之间,他若减不去奢侈的欲望与心灵的负担,他又怎会一心用于诗文创作,为后人留下无比珍贵的文学瑰宝,他又怎么回被后人誉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呢?(分析句2—反面假设)减去心灵上的种种负担,廓清人生的道路,释然面对一切,就能让我们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走得从容淡定,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结论扣题句)
4.4练一练1:分析下列文段句子类型,明确文段写作顺序与结构。
追寻偶像,要辨清追寻的方向,以偶像的优点为榜样,不断完善自我。有了偶像,我们应该以偶像的优点来完善自我。狂热的偶像崇拜,往往使我们产生晕轮效应,陷入盲目崇拜的泥潭。杜甫以李白为偶像,写了大量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李白的欣赏,并以李白的诗歌为师,不断完善自己的诗歌创作。正因为他能辨清追寻偶像的方向,学习李白诗歌中的清新飘逸,乐观洒脱,才使自己的诗歌在沉郁悲怆中多了几分豪放辽阔。试想,他若只是盲从李白,不辨清追寻的方向,他便只会是“小李白”,哪还能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歌。追寻偶像,但不盲从偶像,学习偶像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使用多则材料:
以上的方法是针对列举一个事例进行分析,在实际写作中往往使用多则材料更使文章充实丰富,为此,我们就需要采用“综述+列举分承”的方法。
1)对待多个事例要采用“综述”的方法,将每件事概括成一句话。
2)采用“列举分承”的方法,根据列举材料的顺序分别剖析。
4.5学一学2
【例段二】
举大业者往往敢于低头。(主旨句—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志存高远、目光远大的人,往往懂得忍辱负重,以酬壮志;那些胸怀霸业,顾全大局的人,往往明白含垢忍辱以成就功名。(阐释句—解释观点内容)①淮阴侯韩信曾经低头,承受胯下之辱;②刘备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出山;③太史公司马迁曾经低头,承受极刑之耻。(事例句—综述)宠辱谁能不动心?常人如此,举大业者亦如是 ①对于韩信,低头意味着颜面尽失;②对于刘备,低头象征着汉室蒙羞;③对于太史公,低头代表着隐忍苟活。然而他们都选择了低头承受,因为他们坚定地相信,这一次低头后,伟大的事业将开始奠基。(分析句—分承,分析原因)①假使韩信一时冲动,挥剑杀死挑衅之人,自己必定免不了牢狱之灾,历史就不会有“暗渡陈仓”的智慧;②假使刘备顾忌自己“汉室之胄”的身份,卧龙将终于垅亩,三国亦将没有“赤壁之战”之惊魂动魄;③假使太史公含恨自刎,于己身败名裂,后世亦不闻“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反面假设句——分承推论)“故能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为此乎?”可见,烈丈夫矢志不渝;矢志不渝者多举大业,举大业者往往敢于低头。(总结扣题句)
4.6练一练2:运用多个示例完成下列段落的完整论述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作好人生的减法......(提示人物:贾谊、海子、林黛玉、苏轼、陶渊明、李白、屠呦呦、胡歌.......)
思考:运用多则材料写完整段落,还有没有其他可操作的方法?(提示:从材料关系入手)
课后练习
宽容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坦然释怀 2.担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忘我探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