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三课第二框导学案班级: 姓名: 小组: 学号:【课标要求】1.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教学重难点】1.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学手段】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基础感知】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2.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内容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4.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原因及措施【深入学习】东数西算,即东数西算工程,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同意在京津冀、贵州、甘肃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 将分别增长3.3%和1.8%。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农业农村部和中央网信办推出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阿里利用自身数字产业优势,重点建设农村物流体系,盒马的数子化冷链能头现个小时从西部山区直达东部餐桌,不但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需求,甚至可以在信息畅通的作用下,从销售端反作用于生产端,倒逼农村产业的品质升级,实现订单农业模式。阿里云智慧农业依托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建立高科技的数字农场,帮助农户实现智能种植。结合《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发展数字农业的意义。【练习】1.(2023·山东曹县高三练习)2022年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下列举措传导正确的是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②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促进种业产学研结合→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品种管理和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经营环境④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推进农作物育种规模化经营→健全农业服务支撑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 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到那时,我国将建成 ()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④以乡带城、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下列对该体系组成部分描述正确的有 ()①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②促进效率、保证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③彰显优势、以城带乡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④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3·浙江高三开学考试)2022 年初,“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它将东部海量的数据有序引导至西部进行计算,在缓解东部能源紧张问题的同时,有效发挥西部可再生能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效率优化。“东数西算”工程 ()①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助力数字经济发展②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提升资源使用效率③秉承开放共赢理念,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④推动东西部优势互补,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辽宁铁岭高三联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较完备的装备制造业体系。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要提高竞争力,要靠实体经济。这是因为 ()①实体经济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②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③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④实体经济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虚拟经济则不能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6.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下列选项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是 ()①增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增长②激活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激发经济发展动力③增加政府补贴,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④通过减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提高其竞争力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2023·辽宁省名校联盟9月联考)受冠状病毒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中国经济稳定恢复受到冲击。面对明显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各地区各部门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迅速行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稳住实体经济。下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举措正确的是 ()①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②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③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④释放资本动能,引导资本脱实向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2023·安徽省江淮名校9月联考)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加快煤炭高效清洁利川研发攻关。我国连续15年布局研发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目前供电煤耗最低可达到264克每千瓦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值,也处于全球先进水平。目前,该技术和示范工程已经在全国推广,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 26%。这说明 ()A.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B.科技助推传统产业升级C.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D.科技促进区域创新发展9.(2023·河北高三9月联考)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要继续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实现乡村振兴需( )①加大转移性支付力度,鼓励人口向城市转移②实现农业反哺工业,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发展④创新土地流转经营模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福建省百校联考)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区域间、城市群间国家高速公路通道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区域间、城市群间“多通道联系”,交通繁忙、城镇密集、人口集中地区“重要通道多路线”,空间联系更加高效。这有利于()①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生产要素流通渠道②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③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3·安徽省示范高中联考)2022年8月9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部署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旨在( )①扩大对农村公路的有效投资,统筹安排农民就业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③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提升农村公路服务保障能力④发挥财政货币调控职能,完善我国经济治理体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3·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2022年9月22日安徽省“5G十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应用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互联网专场发布会上发布。这些应用将进一步推进“5G十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向工业生产各领域各环节深度拓展,加速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可以( )①用“互联网+”全面替代传统产业,实现数字技术全覆盖②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③做强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④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3·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光谷”,因“光”得名。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位于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国光谷”,考察武汉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长飞光纤光缆公司,曾经的整套设备都是从合资方飞利浦学来的;为长远发展,长飞公司先后通过两次上市募集大量资金,同时将近一半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研究和产业化,这也让公司入选了全国首批智能制造试点,湖北唯一不到四年,长飞就实现了光纤光缆销量全球第一,实现了国际企业的“关键一跃”。华工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由华中科技大学因科技成果转化应运而生的高科技公司,牵头成立国家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华中科技大学等武汉高校紧密合作,开发出国内首套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激光焊接系统,打破了近 40年的国外垄断。如今的“中国光谷”,以武汉密集的高校科研资源为基础5座大科学装置加速鼎立,5大湖北实验室挂牌营,5大国家级创新中心落地建设;已汇聚4名诺尔奖得主、58名中外院士,每年超20万科技人员在光谷创新创业;连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五个城市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正瞄准“光芯屏端网”和生命健康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展望未来,武汉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体现更多湖北担当、作出更大湖北贡献。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武汉是如何建设科创中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答案【深入学习】①有利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②有利于大数据和实体经济融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产品品质。③有利于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④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练习】1-5 DBBAB 6-10 BBBDB 11-12 CC13.①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强劲动力。②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整合资金、科研、高校等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国际竞争力。③加快重大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④促进区域产业资源整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设高科技产业集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