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一、教材分析第七课第一框“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包括两目。第一目“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闸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人新时代,我国更加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第二目“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阐述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两目分别从国策和原则两个角度阐释我国的对外开放。第一目主要从国策角度讲,我国坚持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第二目主要讲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在对外开放中,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二、教学目标通过观看短视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之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史实,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的过程。通过观看《令人骄傲的“中国制造”》,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措施和取得的成就,理解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意义,阐释我国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要性。通过引用“华为是否有必要自主研发高端光刻机”的实例,理解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阐释必须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难点: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22年10月20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王文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到:“全球化遭遇逆流,但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潮依然汹涌澎湃”,引出本课的主题“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二)讲授新课议题一: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议题情景一:1.观看视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之路》结合视频,查阅资料,说说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历程;分组讨论新形势下,我国对我开放的大门如何才能“越开越大”?议学提示: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1.对外开放进程:(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2)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加,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议题情境一:2.观看视频《令人骄傲的“中国制造”》议学任务:结合视频,查阅资料,说说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制造”有哪些优势?新形势下“中国制造”面临哪些挑战,并对如何应对挑战提出建议。议学提示:2.应对新形势:(1)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养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2)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议题二:原则——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议题情境二:阅读文字材料。议学任务:结合材料,分组讨论,你认为华为有必要自主研发高端光刻机吗?表明你的立场并阐述其理由。华为光刻机进口受阻,给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带来哪些启示?议学提示: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好比两条强有力的"腿",支撑着我国经济迈入现代化。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1)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2)我们尤其要矢志不移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五、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