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课题 7.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增强对依法治国的认同。 2.科学精神: 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全面依法治国五个原则。 3.法治意识:涵养法治意识,提高法治意识,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活动准则,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 2.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教学难点: 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2. 坚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信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探究思考: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使用过“法制”和“法治”两个概念。请说说“法制”和“法治”有什么区别 从“法制”到“法治”,是我们在制度上和观念上对法的职能认识的一种飞跃;也是我们党积累半个多世纪的执政经验在治国方式问题上完成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环节一:了解·“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 【教学情境】 播放视频:《法治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 【学习任务】 思考: 视频和材料中反映了法治中国顶层设计的哪些内容?环节二:理解·法治中国应贯彻的原则 【教学情境】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实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 《民法典》 的编纂工作,为《民法典》的编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重保障民生是《民法典》编纂的一个鲜明特点,保障人民根本权益,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 坚持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依法推进编纂,充分体现依法立法,遵循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民法典(草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条文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化法律规则的道德约束和道德规范的法律支撑。 【学习任务】 小组讨论: 《民法典》 的编纂过程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 选择其中一个原则, 谈谈你的理解。环节三:应用·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 【教学情境】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 【学习任务】思考:法治中国建设为何既需要法治又需要德治?环节四:迁移·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 【教学情境】 2021年6月,《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等版块经过大修将实施,有效落地须各方合力。每个公民都是法治中国的亲历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学习任务】 结合主题,请你为某社区撰写一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提纲。要求观点明确, 逻辑清晰,术语规范,200 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