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二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班级:高一( ) 姓名 。一、课标分析:1.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二、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1)法律是 , 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 建设。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要努力形成完备的法律 体系、高效的法治 体系、严密的法治 体系、有力的法治 体系,形成完善的 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实现(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关系 执政兴国,关系 幸福安康,关系 的长治久安。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更加 依法治国、更加 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 ,向着建设 的目标不断前进。知识点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原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 的保证。(2)要求:①必须坚持党 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把依法治国与 统一起来。②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 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 执政和依 执政。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原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 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政治制度。(2)要求:必须坚持法治建设 人民、 人民、 人民、 人民,以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 、承担应尽的 ,维护社会 ,促进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原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 。(2)要求:①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 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 。②必须维护国家 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 ,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 、 、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和 共同发挥作用。(2)要求: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 ,弘扬 ,培育社会 、职业 、家庭 、个人 ,既重视发挥法律的 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 作用,以法治 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 作用,以道德 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 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 、法治和德治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1)要求:必须从我国 出发,同 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 、体现 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 指导。三、经典练习(一)判断题(请将答案 T or F写在序号前,并将错题订正在横线上)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制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要求所有人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5.我们要既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二)单项选择题: (请将答案写在序号前)6.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着眼于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今后5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是推进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有利于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体现党纪大于国法 ②党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③强化依法治国,以法律的力量从严管党治党 ④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7.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下列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要坚持依法行政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8.下列对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公民既平等地享有权利,也平等地履行义务 ②既指立法上的平等,也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③任何公民都依照宪法和法律享有均等的权利 ④任何公民的违法和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及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依法治国各个方面,为法治中国建设描绘出新的路线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①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②前提是让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③总目标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④要落实改革举措,直面法治建设的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期待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0.2021年6月1日,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同时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和保护、勤俭节约意识培养、网络保护等作出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进一步压实了监护人、学校、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修订后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改相呼应,并且明确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则和机制等。这说明两部法律的修订有利于①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身心健康等基本民主权利②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针③明确主体的监督权,落实法律面前一切平等的原则④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体现最真实的民主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1.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对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启示是①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 ②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③要强化法治对道德的支撑作用,实现法治 ④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2.随着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互联网业态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愈加密切,电信网络诈骗也呈高发态势。对此,2021年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该法律草案的出台①说明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的决定因素 ②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④旨在促进国内互联网行业实现有序竞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在2019年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国家和社会依法实现、保护和尊重公民的健康权,这是国家首次在法律层面上直接提出健康是人的基本权益。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①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了法治基础 ②旨在填补公民健康权的法律空白③进一步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是国家对人权的充分尊重和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4.肩负历史重任,扎根中国大地,立于时代潮头,习总书记对治国理政之道进行深邃思考。在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我党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该法治思想①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理论指导 ②是符合中国实际的重大法治理论创新③为我国解决法治问题提供了巧妙方法 ④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5.“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字之差,含义却有了很大的差别。下列对“法制”和“法治”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①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②法制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③法制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 ④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下列有关法治体系对应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颁布实施——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②某省建立与新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制约机制——强化法治保障体系③本溪市提出建立完善《生态立市“1+N”法制保障体系》——法治监督体系④《印花税法》制定出台,已有12个税种制定了法律——健全法律规范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2.1浙学)按照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启动环境法典、教育法典、行政基本法典等行政立法领域的法典编纂工作。这表明①我国致力于完善法律体系 ②我国行政执法体制已健全完备③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 ④建设法治中国需要统筹与规划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三)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是依法治国的迫切需求。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和各方面,履行决策法定程序,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持合法性审查,防控决策风险。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规范的程序、科学的决策维护重大公共利益、维护人民合法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请分析材料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四、学习存疑: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