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新授课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所产生的影响。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改革开放中所处的地位。
学到什么程度?
学生能够依据教材和材料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能够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学习目标
1. 阅读教材内容并结合材料,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
2. 阅读并分析材料,归纳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和意义。
3. 阅读材料,列举出三次历史性巨变的内容和相关人物。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动机激发 (3分钟)
(前备知识、创设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前备知识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什么?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地位?
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出现了哪些失误?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
创设情景导入
20世纪的三次历史巨变与三位伟人
呈现目标
1. 阅读教材内容并结合材料,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
2. 阅读并分析材料,归纳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和意义。
3. 阅读材料,列举出三次历史性巨变的内容和相关人物。
第二板块:自主尝试、合作交流 (目标1)(15分钟)
自学尝试(提出问题、自学探究、尝试解决)
(一)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8分钟)
阅读课本34-35页内容,标注问题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合作交流1(确定问题、生生展示合作、师生合作、再次尝试练习、反馈纠正)
(7分钟)
确定问题
出示材料
材料一 1977年2月7日,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名义发表的《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了“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在1977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在讲话中继续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所谓“‘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果实”。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文革”结束后,人们迫切要求平凡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个愿望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吗?为什么?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危害?
结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有目标进行提问,检测课本基本知识梳理情况
通过提问C等级的学生,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如果C等级的学生回答不正确,再由B等级的学生回答;如果B等级的学生回答不上来,再进行生生合作。
2. 生生展示合作
根据预设问题,结合提问的情况,两个凡是的实质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影响,C等级和B等级的学生对这一问题归纳总结并不完善,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教材和材料,生生合作,进行归纳总结。
3.师生合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34页,注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提取有效信息后组织语言进行回答。
再次尝试练习
结合相关习题再次练习
生1(C等级):......
生2(B等级):......
5.反馈纠正
如果学生对问题回答不够完善,再对学生答案进行梳理和纠正,必要的时候可以展示出答案,并要求学生做笔记。让学生课后再进行思考和巩固。
第三板块:自主尝试、合作交流 (目标2)(10分钟)
自学尝试(提出问题、自学探究、尝试解决)(5分钟)
提出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2.阅读教材36-37页,总结拨乱反正的工作
根据学生自学,教师提问情况.
合作交流(确定问题、生生展示合作、师生合作)(5分钟)
确定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适应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全会做出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新战略,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左”倾错误方针。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四 为了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在这次会议上,虽然华国锋仍担任党中央主席,但就确定党的指导思想,决定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政策来说,邓小平实际上已经成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共党史简明教程》
阅读材料,分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只要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根据学习目标和小标题思考这问题。
教师活动:提问和巡视,了解学情。
结合巡视过程中了解到的自主学习情况,分等级地提问。
生1(C等级):预设问题:据四则材料,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先由几个C等级的学生回答,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如果回答不精准,则再由B等级学生回答)
生2(B等级):(若回答正确,代表2/3同学掌握;若回答不正确,代表有2/3学生未掌握,此时要进行生生合作)
生生展示合作
根据预设问题,结合提问的情况,根据预设问题,学生回答不太准确。通过让学生同桌讨论,并结合课本35-36页的内容再次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回答不准确,通过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教材,进行生生合作。生生合作以后再次提问C等级和B等级的学生
3.师生合作:教师继续提问C等级学生,若还是不能正确回答。步步引导,继续看材料,圈画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进行解释,逐步得出最完善的答案。
4再次尝试练习
尝试识记,互相提问
5.反馈纠正
如果学生对问题回答不够完善,再对学生答案进行梳理和纠正,必要的时候可以展示出答案,并要求学生做笔记。让学生课后再进行思考和巩固。
拓展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请完成表格。
第三板块:小结反思( 2分钟)
第四板块:检测迁移( 10分钟)
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2.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以上材料节选自《人民日报》的社论,这份社论应发表于(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说作业:(5分钟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因、时间、内容、意义
完成基础训练相关习题
反思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