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初升高生物学人教版(2019)精准链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初升高生物学人教版(2019)精准链接

资源简介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2023-2024学年初升高生物学人教版(2019)精准链接
知识衔接
回顾初中
一、细胞中的物质:
(1)无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2)有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
2.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
3.贮备能源物质:脂肪。
4.维生素
(1)特点: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天对它们的需要量很小,但很重要。
(2)常见种类及缺乏症
4.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
衔接高中
一、细胞中的糖类
1.元素组成:C、H、O三种元素。
2.功能: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
3.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项目 概念 常见种类 分布
单糖 不能水解的糖 核糖 动植物
脱氧核糖
葡萄糖
二糖 水解后能够生成两个单糖分子的糖 蔗糖 植物
麦芽糖
乳糖 动物
多糖 水解后能够生成多个单糖分子的糖 淀粉 植物
纤维素
糖原 动物
几丁质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糖类的三种分类
(1)依据分布分类
注:大多数果糖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大多数乳糖和半乳糖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2)依据功能划分
②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③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和糖原。
(3)依据性质划分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非还原糖:多糖、蔗糖等。
糖类之间的转化
二、细胞中的脂质
1. 元素组成:主要是 ,有的还含有P和N。
2. 特点:与糖类相比,氧的含量 ,而氢的含量更 。
3. 分布:大量存在于某些植物的种子、果实及动物体的脂肪组织中。
4. 种类和功能
种类 生理功能
脂肪 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②很好的绝热体,有隔热、保温作用 ③能缓冲和减压,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磷脂 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等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①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②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 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糖类和脂质的转化
糖类和脂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糖类转化为脂肪的过程: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合成 储存起来;如果葡萄糖还有富余,就可以转变脂肪和某些糖原。
(2)脂肪转化为糖类的过程:食物中的脂肪被消化吸收后,可以在皮下结缔组织等处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储存起来。而脂肪一般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功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氨基酸不能转化为糖类。
糖类与脂质的转化示意图:
三、细胞中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功能
1.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 蛋白质功能举例:
功能 实例
作为结构蛋白 羽毛、肌肉、头发、蛛丝
催化作用 绝大多数酶
运输作用 载体蛋白、血红蛋白
调节作用 胰岛素、生长激素等蛋白质类激素
免疫作用 抗体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氨基酸的结构
(1)结构通式
(2)结构特点
数量上: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位置上: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2. 种类
(1)分类依据:能否在人体内合成。
(2)种类
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是必需的氨基酸(共8种)。
人体细胞能合成的是非必需的氨基酸(共13种)。
※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判断标准
(1)数量标准:至少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
“氨基酸”这一名词与其分子结构有对应关系,“氨基酸”代表了其分子结构中主要的部分——氨基(碱性)和羧基(酸性),分子结构中缺少其一,都不是氨基酸。如:
H2N—CH2—CH2OH 缺少—COOH
HOOC—CH2—CH2—COOH 缺少—NH2
位置标准:都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中心碳原子)上。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1)此生理过程的名称是脱水缩合。
(2)写出字母代表的结构或名称:a-一个氨基;b-一个羧基。
(3)判断产物H2O中原子的来源。
H:来自R1所在氨基酸的羧基和R2所在氨基酸的R基。
O:来自R1所在氨基酸的羧基。
四、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成分 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 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 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 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
鉴定物质 还原糖 蛋白质
添加顺序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先加入A液1 mL,摇匀,再加入B液4滴,摇匀
反应条件 50~65 ℃温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反应现象 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浅蓝色→紫色
实验原理分析
鉴定还原糖,是新配制的Cu(OH)2与还原糖反应,Cu(OH)2被还原为Cu2O(砖红色)。
检测蛋白质的原理是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Cu2+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所以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的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
检测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注意事项
(1)实验材料的选择
富含被检测的有机物,易出现明显实验现象。
材料本身应为白色或近于白色,不干扰实验结果。
(2)操作方面的注意事项
还原糖检测时,使用水浴加热,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以防受热不均匀。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染色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脂肪会溶解在酒精中,使橘黄色消失。
蛋白质检测时,双缩脲试剂的加入顺序:先加A液,再加B液,而且B液不能过量。目的是先制造碱性环境。若先加B液或B液过量,会生成Cu(OH)2,干扰颜色反应。
(3)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差异
加热——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加热,且为水浴加热。
显微镜——若用花生种子切片为材料检测脂肪需要使用显微镜。
试剂滴加顺序——先等量混合后再滴加的是斐林试剂,分别滴加的是双缩脲试剂。
习题巩固
1.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的分子结构组成一致,人工淀粉的基本单位是( )
A. 核糖 B. 葡萄糖 C. 麦芽糖 D. 脱氧核糖
2.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蔗糖
B.麦芽糖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C.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能为人体提供大量能量
3.下列关于人体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脂肪与糖原的元素种类不同
B. 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C. 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能维持人体第二性征
D. 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
4.下列有关细胞中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磷脂、固醇都属于脂质
B.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肠道吸收Ca和P
C.胆固醇是构成各种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D.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可以相互转化
5.甘露糖是一种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甘露糖可以再水解为更简单的糖
B.1g甘露糖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远多于1g油脂
C.甘露糖和油脂的元素组成相同
D.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甘露糖是否具有还原性
6.食物中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利于肠道排空,但它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属于多糖,人体不能合成催化纤维素分解的物质
B.纤维素可以直接水解为葡萄糖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C.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可防止便秘的发生
D.糖尿病患者可以常吃富含纤维素的粗粮
7.下列不属于生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
A.是构成肌肉、蛛丝、头发等的主要成分
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
C.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D.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叙述及举例正确的是( )
A.调节机体生命活动,如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B.构成细胞和生物体,如组成肌细胞的肌动蛋白
C.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胃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
D.有些蛋白质能进行物质的运输,如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9.某蛋白质分子由一条α链和一条β链组成,其中α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β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
A. 48个 B. 49个 C. 50个 D. 51个
10.血红蛋白分子含有两条α肽链和两条β肽链,其空间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β肽链一端的部分氨基酸序列。请分析回答:
(1)图乙所示结构含有____________种氨基酸,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经过____________过程形成4条多肽链,该过程中形成____________个肽键。
(3)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则图甲所示的血红蛋白至少含有__________个羧基。
(4)据图分析,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导致的。
(5)若图甲血红蛋白某一处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就可能形成聚合成纤维状的异常血红蛋白,则由其参与组成的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将______(填“不变”或“减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不管是人工合成的还是天然的淀粉,都是由葡萄糖经过缩合形成的多聚体。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细胞中的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A错误;B、葡萄糖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B错误;C、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C正确;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脂肪和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 C、H、O,A错误;
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磷脂水解的终产物除甘油和脂肪酸外,还有磷酸、胆碱或乙醇胺等,B错误;
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能够激发并维持人体第二性征,C正确;
维生素D并不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但是能够促进消化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D错误。
4.答案:C
解析:A、脂质包括磷脂、脂肪和固醇三类物质,A正确;B、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B正确;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错误;D、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D正确。故选C。
5.答案:C
解析:A、由题干知,甘露糖是一种单糖,单糖不能再水解,A错误;
B、与糖类相比,等质量脂质中含有的C、H含量高,氧的含量低,因而在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更多,释放的能量也更多,B错误;
C、甘露糖和油脂的元素组成都是C、H、O,C正确;
D、可用斐林试剂检验甘露糖是否具有还原性,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人体不能消化纤维素,说明人体不能合成催化纤维素分解的物质,纤维素也不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B错误。
7.答案:D
解析: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如构成肌肉、蛛丝、头发等;部分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酶;部分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如胰岛素: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不是蛋白质。
8.答案:B
解析:性激素、胆固醇属于脂质,不属于蛋白质,A、D错误;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可帮助人体抵御抗原的侵害,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体现的是催化功能,C错误。
9.答案:B
解析:该蛋白质由一条α链和一条β链组成,α链有21个氨基酸,α链有30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氨基酸数目-肽链数=21+30-2=49个。
故选:B。
10.答案:(1)3;氨基
(2)脱水缩合;570
(3)8
(4)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
顺序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
(5)减弱
解析:(1)由图乙可知,①为氨基,②③④⑤为R基,其中④⑤相同,说明图乙所示结构含3种氨基酸。
(2)血红蛋白是由4条多肽链、574个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过程形成的肽键数=574-4=570(个)。
(3)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的羧基数,图乙表示β肽链一端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由图可知,该β肽链的R基中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2条相同的β肽链的R基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即血红蛋白中羧基数至少为4(肽链数)+4(R基中的羧基数)=8(个)。
(4)可从两个角度理解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一是氨基酸角度,包括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二是多肽链的角度,即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
(5)如果血红蛋白某一处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可能形成异常的血红蛋白,由它参与组成的红细胞就会扭曲成镰刀状,运输氧的能力会大为削弱(减弱)。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