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章末复习●●●●●●知识清单核心要点,各个击破一、电阻、滑动变阻器1.电阻定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单位:常用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为2其他单位有千欧(k2)、兆欧(M2)。换算关系:1M=103k2=106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2.滑动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使用方法:①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要66一上一下”接入电路:③闭合开关前,滑片应处于阻值最大的位置作用:①通过改变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②保护电路。二、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1.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方法是先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然后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这种探究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探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2.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三、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RU变形公式:U=IR,R=○使用条件:利用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时,三个物理量I、U、R必须是同一段导体(或同一用电器)对应的物理量。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的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2)并联电路的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日的: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阻值;进一步熟悉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R=实验器材: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及导线。实验电路图:A实验注意事项: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大处:②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要选择正确,接线柱要连接正确:③要进行多次实验,求出每次测出的电阻值,求出待测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待测电阻的阻值;④实验结束,整理好器材(共21张PPT)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14.2 探究欧姆定律第2课时 欧姆定律●●●●●●夯实基础水滴石穿,全面过关知识点1欧姆定律1.德国物理学家欧姆从1825年开始研究电流与电源及导线长度的关系,并于1826年归纳出了欧姆定律,即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为152。3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越大知识点2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电阻R,=102,R2=52,则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是2V。R第4题图5.如图所示,电阻R=152,R2=102,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3A,则电源电压为3V,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0.2A。RR2A第5题图6.把阻值分别为42、62的两个电阻串联在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上,电路中电流为1.2A,则电源电压为(A)A.12VB.4.8VC.7.2VD.10V能力提升规律方法,技巧点找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8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的示数是2V,则电阻R,的阻值是200。RR2A第7题图8.如图所示,R。=402,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移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9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4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02。Ro第8题图9.两个标有“1621A”“2420.5A”字样的电阻,当它们串联时,总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20V。10.如图所示,R,=102,R,=202。闭合开关S,电压表V,与V,的示数之比是(B)Ri第10题图A.1:2B.1:3C.2∶1D.2:311.如图所示,R1=52,R2=42。当单刀双掷开关S2接触点1,闭合开关S,时,电压表的示数是1.0V;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触点2,闭合开关S时,则电压表的示数可能是(C)R人2第11题图A.1.2VB.2.1Vc.0.9VD.1.1W(共21张PPT)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夯实基础水滴石穿,全面对关知识点1伏安法测电阻1.小明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测量时,小明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是为了使小灯泡两端获得不同的电压值和电流值2.实验室测导体电阻的方法叫c)A.欧姆法B.电阻法C.伏安法D.以上都不是3.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测电阻的电路图,其中电表a、b应分别为(C)R第3题图A.电流表、电流表B.电压表、电压表C.电流表、电压表D.电压表、电流表知识点2短路4.我们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将一根导线直接接到电源两端,否则会造成电源短路选填“断路”或“短路”),从而损坏电源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无明显变化,电流表有示数并且有变化,小灯泡不亮。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B)高第5题图A.小灯泡断路B.小灯泡短路C.滑动变阻器短路D.滑动变阻器断路B能力提升规律方法,技巧点找6.如图所示,拆弹专家在拆除定时爆炸装置。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剪断线a(选填“a”或“b”),拆除前起爆器上没有电流通过,原因是导线钇将起爆器短路7起爆器b第6题图7.小明同学练习用伏安法测电阻,他所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2,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3A。测量结束后,他得到的结论是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0Ω,侧他在测量中所出现的错误可能是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B.他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致使误差过大C.电压表按0~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3A量程读数D.电压表按0~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0.6A量程读数8.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已知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标有“2.5V”字样,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关于该同学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电压/V0.51.01.52.02.53.0电流/A0.100.160.200.230.250.27电阻/25.06.37.58.710.011.1(共20张PPT)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14.1 怎样认识电阻第2课时 电阻器●●●●●●4夯实基础水滴石穿,全面过关知识点1变阻器的概念1.滑动变阻器标有“5021.5A”字样,其中5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50欧姆,“1.5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安培2.如图所示的是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将接线柱A、D接人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变长,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PQ第2题图3.下列符号中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是ABC知识点2变阻器的原理与作用4.人们发明了各种变阻器,其中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变化。5.如图所示的是某电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当A、B接入电路,旋钮触片(滑动片P)顺时针旋转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滑动片接线端电阻片接线端电阻片接线端滑动片P电阻片R第5题图6.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位置,可以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这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实现了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A)第6题图A.长度B.横截面积C.材料D.温度B能力提升规律方法,技巧点找7.如图所示的是某品牌吊扇用于调速的电位器的结构图,1、2、3是它的三个接线柱,1、3分别与弧形电阻片的两端相连,2与金属滑片P相连。若要使金属滑片P顺时针转动时吊扇转速加快,则应将1、21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接线柱1-接线柱2接线柱3R滑片P电阻片第7题图8.如图所示,A为导线,BM、CN为两根相同的电阻丝,如果开关S和A接触,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L变暗(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ALWB第8题图9.如图所示的是滑动变阻器。关于滑动变阻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第9题图A.滑动变阻器一般与用电器串联B.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C.若接A、D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D.若接A、B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不变(共24张PPT)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滚动训练(14.1~14.3)●●●●●●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其电阻值为8Ω。将其剪成等长的两段后,再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则并联后的总电阻值是2Ω。2.已知一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4V,通过的电流为0.5A。若将它接在6V的电源上,为保持使其正常工作,则需要串联一个42电阻。3.两个标有“521A”和“1020.6A”的定值电阻,若将它们并联,则干路电流最大是1.5Ao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2。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α端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6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9A。电阻R的阻值是402。S第4题图5.如图所示,R,=102,R2为未知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是0.3A;闭合开关S,、S2,电流表的示数是0.5A,此时通过R,的电流为0.3A,R2的阻值为152。RR2A第5题图6.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将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滑到α端,电压表的示数U与电流表的示数I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12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6V12800.51.5/A乙第6题图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7.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长后,改变的物理量是A)A.电阻B.质量C.体积D.密度8.下列不能改变导体电阻的措施是D)A.把它用力拉长一点B.把它剪掉一段C.把导线对折拼起来使用D.减小导体两端的电压9.有两个可变电阻,开始时阻值相等,为R。现将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将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则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将A.一定大于RB.一定等于RC.一定小于RD.以上结果都有可能10.由欧姆定律可以推导出公式R=),关于这个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D.以上说法都不对11.如图所示的是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关于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大小及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B)A.I甲=I乙,U甲>U乙B.I甲=Iz,U甲C.I甲U乙D.I甲IAR甲RLU/V第11题图(共21张PPT)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14.2 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4夯实基础水滴石穿,全面过关知识点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时,小红和小东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所示),你认为这两种方案中可行的是方案乙,理由是方案甲中的电路不能控制电阻不变(或方案乙中的电路能控制电阻不变)甲乙第1题图2.在用控制变量法做“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时,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D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电路中的电阻C.改变电路中的电压D.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和电压知识点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3.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把电流表接入电路时,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每次更换电阻后,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同时,应观察电压表,使其示数保持不变。4.一根镍铬合金丝两端的电压一定,将镍铬合金丝对折后接入原电路中,其电阻将变小,通过的电流将变大。(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在做“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C)A.改变电路中的电阻B.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C.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D.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和电压B能力提升规律方法,技巧点找6.如图所示,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将52电阻换成10Ω电阻后,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变大,为了达到实验日的,接下来的操作是「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RoS第6题图7.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的是(BUABD8.如图甲所示的是磊磊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的电路图、数据收集,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I/A52100.20200R/2甲乙第8题图A.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既保护电路又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B.实验中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达不到预定电压值的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C.由图甲的数据可知,I-R图像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VD.实验需要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不需要再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实验(共19张PPT)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14.1 怎样认识电阻第1课时 电阻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夯实基础水浦石穿,全面过关知识点1电阻的概念1.通过实验可知,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甲导线的电流比通过乙导线的电流大,说明甲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乙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则R甲<(选填“>”“<”或“=”)R乙。2.电阻这一物理量的单位是(B)A.安培B.欧姆C.伏特D.瓦特知识点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4.如图示,对电阻丝加热,小灯泡的亮度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说明电阻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A0.6■学生电源电阻丝0001高第4题图5.下列因素中对导体的电阻大小有决定作用的是(B)A.导体是否接入电路B.导体的长度C.通过导体的电流D.导体两端的电压B能力提升规律方法,技巧点找6.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铁丝对折起来接入电路中其电阻将变小。若剪去一部分,则剩余部分的电阻大小与原来相比将变小。(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如图所示,将长度、粗细相同的A、B两根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比较电流表的示数,可说明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是否有关。如果只用一根镍铬合金丝,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或横截面积)是否有关。(A、B、C三根合金丝均可拆卸)锰铜合金丝A镍铬合金丝B镍铬合金丝(第7题图8.在相同温度下,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导线比铜导线的电阻大B.两根铜导线,长的比短的电阻大C.长度相同的两根铁导线,粗的比细的电阻大D.长度相同的两根铝导线,细的比粗的电阻大9.一根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为R,要使接入电路中的这根合金丝的电阻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AA.将合金丝拉长后接入电路B.减小通过合金丝的电流C.将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D.增大合金丝两端的电压10.在一次实验中,某同学分别测量了通过电阻R,、R,的电流,发现通过电阻R,的电流比通过电阻R2的电流大。关于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电阻R,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B.电阻R,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C.电阻R,、R,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样大D.无法判断(共18张PPT)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回归教材(四) 教材素材与变式4●●●●●●类型1来源于教材的图片1.(北师九物全P75图11-66)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当用酒精灯缓慢地对钨丝加热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小,小灯泡逐渐变暗,该实验说明了钨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0.600高第1题图2.(北师九物全P82图11-7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十A0.6第2题图3.(沪科九物全P101图15-11)如图所示,德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探究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定量关系,从而得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电阻的主单位用他的名字欧姆来命名。第3题图4.(人教九物全P79图17.2-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是6V,,电流表的示数是0.3A,则电阻R=20A第4题图5.(北师九物全P94图12-7)把一个32的电阻R,和一个6Ω的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则这个电路中的电流为0.67AoR2ASU第5题图6.(沪科九物全P94图15-4)如图所示的电阻箱,其示数为1022Ω,电阻箱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到99992之间的任意整数阻值。×100×1000×10第6题图类型2来源于教材的变式7.(沪粤九物上P83T5)在一段定值电阻的两端加一可变电压U,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由R=可知,R与0成正B.不管U如何变化,U与I的比值不变c.由1=可知,1与U成反比RD.由R=9可知,R与U成反比8.(沪科九物全P102T1)关于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B.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类型3来源于教材的实验探究9.(北师九物全P88T4)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实验器材均完好,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分别为102、152、202、302,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21A”。2g20406A4).0.20.40.学生0.63电源甲第9题图(1)实验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原因是电流表指针没有校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4.1怎样认识电阻第1课时电阻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pptx 14.1怎样认识电阻第2课时电阻器.pptx 14.2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pptx 14.2探究欧姆定律第2课时欧姆定律.pptx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pptx 回归教材(四)教材素材与变式4.pptx 滚动训练(14.1~14.3).pptx 章末复习.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