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向心力 教学设计(表格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向心力 教学设计(表格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6.2《向心力》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知道向心力的概念及来源,知道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
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特点。
科学思维 能够推导出向心力的不同表达式
了解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向心力的表达式。
科学态度与责任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核心意识”
重点 向心力与线速度、角速度及质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 向心力的来源
知识 回顾 与 储备 问题:从本质上讲,匀速圆周运动是个什么运动?其速度会变吗?有加速度吗?加速度会变吗?
引导学生回答:匀速圆周运动是一个变加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会改变,有加速度。加速度变不变呢?学习本节课后就知道了。
教学过程
任 务 一 情境创设 游乐场里空中飞椅
问题1 问题指向的核心素养
1.受到了哪些力? 所受合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通过认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丰富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物理观念)
1.拉力、重力 2.指向圆心 设计意图
思维引导:人和飞椅整体的受力情况并不难,难点是其合力方向,可以结合下面的问题从“效果”分析。
任 务 一 情境创设 播放卫星的动画
问题2 问题指向的核心素养
1.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受到了哪些力? 2.所受合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通过认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丰富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物理观念)
引力 设计意图
指向圆心 强化合力指向圆心的规律
情境创设 思考与讨论
问题3 问题指向的核心素养
1.一个小球在细线的牵引下,绕光滑桌面上的图钉做匀速圆周运动(右图 )。小球受到哪些力? 2. 如用剪刀将细线剪断,思考小球如何运动? 3.因此你认为使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力指向何方? 通过思考和同桌讨论认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丰富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物理观念)
任 务 二 概念梳理 设计意图
明确向心力的定义、方向、作用效果、来源 通过前面的情景总结定义及规律
任 务 三 情境创设 学生自制小球圆周运动模型,观察角速度、半径、质量改变过程中向心力的感觉。
问题 问题指向的核心素养
1.小球角速度增大时,悬线姿态如何?说明什么问题? 2.小球质量、半径等改变时,手中感觉力道如何?说明什么问题? 3.你能否利用动力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通过认识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的条件,丰富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研究)
任 务 四 实验探究 设计意图
探究前:探究过程中,涉及的可变物理量比较多,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探究?请设计方案。 (控制变量法) 先介绍向心力演示仪。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建立向心力的概念,探究向心力与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以及质量的关系。 (物理观念、科学探究)
探究时,边观察边思考: 1.质量、半径相同,向心力和角速度有什么关系? 2.质量、角速度相同,向心力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3.半径、角速度相同,向心力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现象: 1.质量、半径相同,角速度越大,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2.质量、角速度相同,半径越大,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3.半径、角速度相同,质量越大,需要的向心力越大结论: 精确实验表明: 再根据公式推导(引导学生自行推导向心力与其他圆周运动物理量的关系,并让学生上台书写) 设计意图
思维引导: 先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探究前,教师讲解实验器材。 活动建议: 1.讨论交流设计方案。 2.形成方案后寻找志愿者进行相应操作。 3.其他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4.完成后,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思政教育 设计意图
向学生讲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就好像是咱们国家,而所受的各种力就好像是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各行各业协同劳作,最终的合力指向的圆心就是咱们的党,紧密围绕党的领导来促进国家的进步,才能发挥各种群体的力量。 引入“核心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渗透爱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的大国教育方针。
任 务 五 思维拓展 设计意图
讲解变速圆周运动的一般分析方法 在解决好本节课的重难点后,拓展学生视野,讲解思路满足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循序建议。
了解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思路
作业布置 A组 P23 1~6题 P24 8题 P25 10题 B组 P26 1、4题 分层设计AB组,时长控制20分钟内,挑选经典题型,落实作业减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