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河吗?黄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对黄河有过文学绘画艺术的写真,例如李白的一句千古绝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我们近代现代的艺术家则用音符的形式来抒发对黄河的敬畏之情。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 第五乐章 《河边对口曲》第二乐章 《黄河颂》 第六乐章 《黄河怨》第三乐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七乐章 《保卫黄河》第四乐章 《黄水谣》 第八乐章 《怒吼吧,黄河》《黄河大合唱》词 光未然 曲 冼星海创作背景和经过(作品简介):《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两岸曾经发生过的事,以启迪人民起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创作经过是:1939年春,诗人光未然在山西吕梁山游击区的山沟里坠马受伤。冼星海来看望他,星海建议来一次合作,光未然便把打算要写的长诗《黄河吟》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然后由星海谱曲而成,排练演出后,毛泽东给予了高度赞扬:“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黄河大合唱》是一部表现革命内容,发映时代精神,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大型音乐作品,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创作史上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现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冼星海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1935年至1938年间,冼星海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开拓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还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不朽名作,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 。2009年冼星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无情的病魔让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光未然(1913年11月1日—2002年1月28日),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现老河口市)人,中共党员,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在他89年的人生岁月中,经历了颠沛流离、激昂奋进、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他一生笔耕不辍,每天写日记,他开蒙甚早,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外语、中国古典文学,如《诗经》、《楚辞》、古代文论、文字学等,并潜心研究戏剧、音乐,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 第五乐章 《河边对口曲》第二乐章 《黄河颂》 第六乐章 《黄河怨》第三乐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七乐章 《保卫黄河》第四乐章 《黄水谣》 第八乐章 《怒吼吧,黄河》《黄河大合唱》词 光未然 曲 冼星海《怒吼吧,黄河》完整聆听《怒吼吧,黄河》由几个部分组成?四个部分:ABCD《怒吼吧,黄河》分段欣赏唱一唱“尾声”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怒吼吧,黄河》的情绪是怎样的?极富战斗性的悲愤情绪总结今天欣赏了《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感受到了抗日战士们的革命激情,歌曲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肃然产生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你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更应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