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教学设计
片段题目 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 重点展示 教学技能 演示技能、 讲解技能、提问技能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框题处于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 第二框 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 第二框“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着重讨论诚信经营、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依法纳税义务,讲述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的重要性,阐述法律规定的经营者义务与消费者权利,阐明经营者与公民个人的纳税义务等。两框的内容按照企业创办经营过程的一般顺序展开,即:依法创办企业一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一经营所得依法纳税。 第二框“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包括两目。 第一目“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阐述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阐释经营者应当保证清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明确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多种途径。 第二目“依法纳税是义务”,阐述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明企业和个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性,介绍与企业经营或者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活动面对的是高二下学期的学生。该年龄层次的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对知识点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不能从学科意义上来把握知识,对于一些带有学科性质的名词,需要向学生进行详细地解释。并且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缺乏坚定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认同我国《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所得税法》等法律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依法纳税的相关规定。 科学精神: 从经营者与消费者关系的角度,了解“信息不对称”的内涵,明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者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主要内容,理解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税收种类,确这些税收的征收方式,理解税收的作用与依法纳税的意义。 法治意识: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的历程,了解个人所得税法在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专项附加扣除、综合征收等方面的变化,明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增强依法纳税意识。 公共参与: 生活中主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积极主动参与纳税,监督其他公民和企业依法纳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法律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关系的平衡。 个人和企业的依法纳税义务。 教学难点: 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不对等的地位。 个人所得税调整的意义。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大单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讲授法 【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
教具准备 1.(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2.多媒体课件 3.多媒体教室
教学课时 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板书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新课 (2分钟) 【导入活动】 视频导入:邓伦偷逃税被追缴并罚款1.06亿元 具体过程: 同学们,上课! 大家知道图片上的人是谁吗?没错!是邓伦。大家知道邓伦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吗?对,他因为偷逃税而遭到了我们国家严厉的惩罚。就在我们国家正式开展清朗行动之时,邓伦通过发微博声称要“好好做人,好好演戏”来支持国家的行动,然而转眼之间,他就因为偷逃税而被查处。 接下来我们就来通过一则视频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件事。 视频播放结束了,通过这段视频呢,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偷税逃税行为的严厉打击。因为偷税逃税,昨天还是活跃在大荧幕前光彩照人的明星,今天就被全网封杀。 那偷税逃税的后果为什么会如此严重?我们为什么要依法纳税?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到今天的新课学习中去一探究竟。 上节课大家已经学习了自主创业,公平竞争,已经了解了依法创办企业的过程,以及公平的市场竞争的相关内容,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企业创办经营的下一个必备过程——诚信经营,依法纳税。 【预设学生】 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 【板书】 8.2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 一.诚信经营 保护消费者 通过一则视频进行导入,既可以自然地引出课题,又可以激发学生对的思考,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便于带着问题进入新课,这样效果更好,促使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环节二: 讲授新课 (35分钟)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环节三:巩固练习 (2分钟) 环节四:课堂小结(1分钟) 知识点一:诚信经营 保护消费者 【镜头一】“一元保”——花一元获取高额保费? 播放视频:“一元保”骗局 布置思考:银保监会对相关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立案调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1元保”其实就是“1元保险”,虽然宣称首月交费1元,甚至是“免费领取”,但实际上是将保费分摊至后期,消费者并不是只花一元就可以购买保险。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时并没有搞清楚收费情况,一旦点击支付1元,就会开通了自动扣款功能,次月开始消费者就会被自动扣除远远多于1元的保费。在消费者发现问题后,也很难退保。 公布答案:保护消费者利益 1.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因 (1)必要性 ①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上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多,消费者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分辨商品的实际品质。 (补充说明:淘宝同类商品,价格多样。) 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补充说明:老坛酸菜) (2)意义 这不仅有利于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守法诚信的经营者扩大市场,并最终增进社会整体福祉。 2.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措施 (1)法律保护 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镜头二】“老坛酸菜”代工厂乱象:光脚踩菜,烟头乱扔 材料:2022年3月15日20时,“3·15”晚会曝光了“土坑酸菜”。 插旗菜业是湖南省华容县较大的蔬菜再加工企业,为多家知名企业代加工酸菜制品也为一些方便面企业代加工老坛酸菜包,号称老坛工艺,足时发酵。然而记者实地探访得知,该企业标准化腌制池腌出来的酸菜是用来加工出口产品的,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则是从外面收购来的“土坑酸菜”。 记者跟随公司的货车,在附近一片农田里,找到了腌制酸菜的土坑。工人们有的穿着拖鞋,有的光着脚,踩在酸菜上,有的甚至一边抽烟一边干活抽完的烟头直接扔到酸菜上。而这些酸菜在被插旗菜叶收购时,插旗菜业并不对卫生指标进行检测。 另据调查显示,该公司合作伙伴包括了肯德基、康师傅、五谷渔粉等多家企业。 节目播出后,多家电商平台已搜索不到“老坛酸菜”相关商品。同时,康师傅电商旗舰店也已下架老坛酸菜牛肉面相关产品。不少电商平台已下架另一涉事的坛坛俏酸菜。 布置思考: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还需要哪一方的力量? 公布答案:经营者 (2)经营者对消费者权益对维护 ①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补充说明:“避光存放”标志等,消毒水包装引发误解。) 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补充说明:汽车召回) 【镜头三】25元一只的海捕生蚝 材料:小李一家去某旅游景点餐馆吃饭。结账时老板声称,小李所点的那盘生蚝不是25元一份,而是25元一只。原来餐馆门口的价目单显示“海捕生蚝25元”,在价目单的最下方有一行小字,注明“以上海鲜单只计价”。小李认为他点菜时询问过菜价,服务员并未作相应的提示。为此,双方争执不下。 布置思考:小李哪方面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教师提示: 作为消费者,小李的知情权受到了侵害。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弓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餐馆作为经营者用误导性的信息标注商品价格,并且在小李询问时没有明确告知真实价格,没有依法履行经营者的义务,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侵犯了小李的知情权。 ②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补充说明:宋小宝小品:海参炒面、“卖150碗熟肉被索赔”事件。) B.对消费者就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询问,经营者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C.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还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补充说明:“梅你不渴”高价) ③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补充说明:导游强迫购物)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相关链接——关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国家层面: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宗 旨都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经营者层面:经营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正、诚信的原则,合法从事经营活动。 个人层面:消费者可以借助多种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1)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 知识点二:依法纳税是义务 【镜头四】依法纳税不可违 展示四张偷逃税明星的图片 布置思考: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其依据是什么? 依法纳税的依据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既是企业信用的最好体现,也是企业最好的市场名片。 目前我国实行的主要(常见)税种 (1)增值税 ①含义:以商品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增值额就是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②作用:增值税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补充说明:假设开一家肉夹馍店,一天赚1000元,成本为300元,净赚700元,对700元进行征税就是增值税,对1000元进行征税就是营业税。) (相关链接——“营改增”的目的 “营改增”的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显著减轻企业税负、调动各方发展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企业所得税 ①含义: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适用范围:除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外,其他企业统一适用《中华人微信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 (3)个人所得税 ①含义:针对居民个人在境内外取得的收入或者非居民个人从境内取得的收入而依法征税的一种税。 (居民个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 内在我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非居民个人: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我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 ②改革: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改革由最初的注重效率转变为更加关注公平。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不仅提高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增加了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而且采用综合征收的方式。 (补充说明: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综合征收: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4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收。) ③改革意义: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和法制观念。
【判断】居民只要取得收入,就应该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案: 个人所得税是针对个人应税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并非针对居民的全部收入。 应税所得额: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基本解除费用标准每月5000)以及“五险二金”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知识拓展】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知识整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比表格 练习1 1.法律亮剑既不会“微”也不会“哑”! 2021年12月20日; 浙江省杭州治市税务局依法对黄薇(网名:薇娅)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追缴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近年来,国家推出多项优惠政策支持新业态的发展,但这些税费优惠政策不是可以随意钻的空子。作为“头部主播”,要带头知法、懂法、尊法、守法。上述材料中 () ①13.41亿元款项中应含有追缴税款和违约金 ②法律亮剑可以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和法治观念 ③黄薇因滥用优惠政策而要承担税法规定的侵权责任 ④诚信纳税是“头部主播”应珍惜的最好市场名片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 13. 41亿元款项中应含有追缴税款和罚款,不包含违约金,①错误。黄薇的行为违反税法而不是侵权,不承担侵权责任,应受到违反税法的相关处罚,③错误。故本题选D。 练习2 2.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安徽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都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以次充好违背了市场经营的诚信原则 ②假冒伪劣商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利 ③没有公平竞争,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④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名优标志,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解]材料中的现象是以次充好,甚至制假售假,并没有冒用名优标志,无法看出虚假宣传,④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A。 练习3 3.消费者反映,有些手机应用程序,系统会“默认帮用户勾选自治动续费,而且提示文字往往都非常小,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想要取消,流程繁琐,甚至退订无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工商部门应加强监管,要求经营者停止使用格式条款 ②变相强制消费者订阅自动续费服务,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③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应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注意自动续费的内容 ④勾选了自动续费后,双方合同关系订立,应履行合同义务,不可变更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工商部门门应加强监管,可以要求其整改,而不是停止使用,①错误。系统会“默认”帮用户勾选自动续费,而且提示文字往往都非常小,这说明合同订立违背了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可以变更或终止,④错误。故本题选C。 练习4 4.此前,一则“深圳奶茶店现1000元一杯饮料”的消息登上网络热搜。当事茶饮品牌“野萃山”门店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千元产品为橄榄汁,原料进价大概要800元一斤,制作需要3个小时,因此价格较高。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该店的原材料实际进货价格与宣传价格不符,现已对该公司涉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该奶茶店的行为()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②侵犯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③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④是对依法诚信经营要求的无视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解]材料主要讲述该奶茶店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缺乏诚信经营,并未讲述了侵犯了消费者安全消费和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练习5 5.小王在饭店消费时,收到的有奖发票刮出了2000元大奖, 他到当地税务局办税服务厅领取了奖金,并按规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推行有奖发票( ) ①有利于减少税收流失 ②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③有利于调动消费者监督商家纳税的积极性 ④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推行有奖发票不能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②说法错误。推行有奖发票的目的并不是促进消费,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板书】 1.原因 (1)必要性 (2)意义 2.措施 (1)法律 (2)经营者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板书】 3.维权 协商和解 调解 投诉 仲裁/诉讼 【板书】 二依法纳税是义务 1.依据 2.税种 (1)增值税 (2)企业所得税 (3)个人所得税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跟随老师思路,回顾知识点。 通过“一元保”引发学生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思考。 从经营者与消费者关系的角度,了解“信息不对称”的内涵,明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者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主要内容,理解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通过“老坛酸菜”这一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保护方的思考。 通过天价生蚝,引发学生对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方面的思考,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出下一个知识点,话题既符合知识点,又能活跃课堂氛围。 通过简单的假设,是复杂的知识,更加通俗易懂,便于学生去理解消化。 通过一道判断题,便于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全面的把握知识,规避误区。 对点训练, 提供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进行系统地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便于学生复习时把握重点。
教学反思 优点: 整节课逻辑较为清晰,知识点覆盖全面。 采用的案例,如邓伦逃税、老坛酸菜事件等,紧跟时事热点,符合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并且采用案例与知识点契合度较高。 缺点: 板书死板,没有太多新意,黑板字需要多加练习; 讲授的语言不够简练,授课熟练程度不高; 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缺乏新意,课堂较为枯燥; 对于概念的解释不到位,基本在读书本上的内容,缺乏深层次的解剖。
板书设计 8.2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 诚信经营 保护消费者 原因 必要性 难分辨 信息不对称 意义 措施 法律 经营者 安全消费 知情权 自主选择权 维权 协商和解 调解 投诉 仲裁/诉讼 依法纳税是义务 依据 税种 增值税 含义 作用 企业所得税 含义 范围 个人所得税 含义 改革 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