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飞天(一)》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飞天(一)》教学理念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需要在广泛的情境下进行美术学习,掌握美术知识,理解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理解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并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美,促使学生具备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灿烂文化。教材解析 本科属于四年级上册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飞天艺术非常独特且具有多元性,在对飞天艺术进行理解的时候需要联系之前所学的线条知识、颜色知识、造型知识、国画知识,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形式、颜色、变化。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理解线条、色彩、造型等诸多艺术元素,能够用较专业的美术语言评价作品的艺术特点。本节课需要训练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在不同的表演形式下感受造型的变化,体会飞天艺术的美感。新课标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飞天所属地域特点分析、文化来源探究、艺术形式欣赏、表现特点分析、艺术特点思考、不同时期形象比较等教学安排,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飞天的艺术特点。知道飞天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及其带给人独特的美感。 艺术表现:(一)以学习清单的形式分析不同时期的飞天艺术特点,能够真正理解不同时代飞天的变化,并能够叙述自己喜欢的飞天时期及原因。(二)用岩沙混合材料仿制莫高窟崖壁质地,为飞天二的绘画学习制作岩砂纸张。 创意实践:体会以飞天艺术,知道飞天艺术形象的美好寓意,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时期的飞天形象与所处时期的艺术审美关系,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艺术形象和文化理解能,将飞天形象应用到现代设计中进行再创造。 文化理解:学生能够理解飞天属于中国文化艺术符号的一部分,知道不同时期飞天表现出的节奏和韵律,感受飞天线条的流动艺术魅力。了解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体会祖国艺术的多样性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飞天的造型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并用简短的语言或文字描述飞天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对飞天的感受。教学难点 探究飞天的造型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欣赏导入。约5分钟。1、来自远方的明信片。 这是什么形象?出示课题2、在哪里?视频里找答案——(探寻飞天形象的来历、甘肃敦煌莫高窟)地图第二板块——感悟历史,了解飞天。约15分钟。一、学习敦煌地理文化,解析莫高窟艺术特色1张骞出使西域建立沟通桥梁,建敦煌郡。2小知识《莫高窟》地处敦煌东南,鸣沙山东麗岩泉河的崖壁上。彩绘二、四个时期飞天。1.早期飞天。272窟探寻飞天形象。洞窟——结构——壁画——飞天飞天的造像特点及艺术特色。飞天来自古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八部护法之乾达婆和紧那罗,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他们是优雅、美好的化身2.中期(转型期)飞天的造像特点及艺术特色。学生填写学习卡。3.鼎盛期飞天的造像特点及艺术特色。学生填写学习卡。4.晚期(衰落期)飞天的造像特点及艺术特色。学生填写学习卡。三、飞天壁画的色彩视频介绍矿物色颜料。找一找国画颜料里的色彩。学生填写色彩学习卡。学生总结学习卡,感受飞天艺术不同时期的变化。第三板块——感受壁画。约10分钟。视频了解莫高窟的崖壁构造,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壁画底。教师示范如何混合砂子和颜料涂抹在纸张上制作画面机理。学生学习老师的制作方法自己制作。第四板块——国潮“飞天”。约2分钟。视频展示飞天艺术在当今时代舞蹈、绘画、服装、工艺品中的应用。教师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