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摩擦力 说课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摩擦力 说课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八章 第三节 摩擦力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目 录
Contents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01
教材分析
摩擦力是对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起到了巩固提高的作用,另外在生活中摩檫力是不可缺少的,学习本节课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会用二力平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了解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檫力大小的因素,并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因素的过程中,学习应用控制变量法。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交流合作精神。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物理源于生活,发现物理的神奇和奥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问题 。
探究实验的过程和实验数据表格设计,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学情分析
02
学情分析
1.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生活中的小实验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对于摩擦现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初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实验探究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本节通过对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探究的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阶段,设计实验还缺乏严谨性,理性思维能力比较薄弱,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
教法学法
03
教法学法
教法
学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本节课采用引导式启发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观察---分析---猜想---实验探究--- 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通过小游戏,引发学生对摩擦力原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从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04
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反馈教学
走向生活
实际应用
布置作业
巩固升华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堂活动:
1.把手掌按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但手和桌子相对静止
2.把手掌按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使手相对于桌面运动
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
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接触且挤压
2.接触面粗糙
3.有相对运动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摩檫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A:与接触面所受压力有关
B: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C:与接触的面积大小有关
D:与物体滑动的速度有关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毛巾、玻璃板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思考
1.如何改变木块的压力
2.如何测量摩擦力
3.运用了什么科学方法?
在木块上放上砝码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拉力等于摩檫力
控制变量法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数据分析
得出结论
实验次数 压力 接触面粗糙程度 拉力 摩檫力
1
2
3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走向生活,实际应用
摩擦种类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静摩擦
课堂练习,反馈教学
2.
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书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1、2、3、4
板书设计
05

第3节 滑动摩擦力
1、发生条件:接触,发生相对运动
2、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3、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板书设计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