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八升九暑假预习2 常见的酸(学案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科学八升九暑假预习2 常见的酸(学案 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2 常见的酸
考点一、盐酸的物理性质
考点精要:
盐酸:氯化氢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盐酸,是混合物。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故需要密封保存),打开瓶塞后在空气中形成酸雾(白雾),形成的原因是挥发出来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
注意: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白雾,而不是白烟。
工业盐酸中因含Fe3+(离子)而呈黄色。盐酸还具有腐蚀性,对衣服、皮肤等有强烈的腐蚀性。
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需密封保存),故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所以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还具有脱水性,能将植物纤维、人的皮肤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故浓硫酸对衣服、皮肤等有强烈的腐蚀性。
稀释浓硫酸: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应将浓硫酸缓缓沿杯壁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将会使酸液飞溅,造成危险。
如果在使用浓硫酸时,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典型案例:(2023九上·温州期末)小明为探究硫酸的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
A.闻硫酸气味 B.干燥气体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稀硫酸pH
【答案】D
【解析】A、闻硫酸气味要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不能直接将鼻子凑瓶口闻,不符合题意;
B.用浓硫酸干燥气体会使药品充分接触,气体要长导管进,短导管出,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有玻璃棒搅拌,不符合题意;
D.测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试纸上测定,符合题意;
变式1:(2023九上·柯城期末)下列物质敞口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水 D.硫酸铜溶液
【答案】B
【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敞口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小,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敞口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大,符合题意;
C.食盐水敞口露置在空气中,若不考虑水分蒸发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溶液敞口露置在空气中,若不考虑水分蒸发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变式2:(2022九上·金华期中)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会有白雾产生 ,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浓硫酸具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答案】A
【解析】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解答】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会有白雾产生是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且溶解后放热,使得盐酸变成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且因温度升高氯化氢溶解度减少也会逸出,氯化氢结合水蒸气形成盐酸液滴,产生白雾,但该实验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无关。
变式3:(2022九上·义乌期中)盐酸和硫酸是两种重要的酸。
(1)浓硫酸使木棒或棉花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    性。
(2)如图为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其中烧杯中的液体A是    (填“浓硫酸”或“水”) 。
【答案】(1)脱水 (2)浓硫酸
【解析】(1)浓硫酸使木棒或棉花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2)浓硫酸稀释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所以烧杯中的液体A为浓硫酸。
考点二、盐酸的化学性质
考点精要:
①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②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碾碎的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盛有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H2SO4===CaSO4+H2O+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可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
③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同时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3H2SO4+Fe2O3===Fe2(SO4)3+3H2O;
④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如果(3)中酸足量,将会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⑤酸能与碱反应,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
典型案例:(2022九上·舟山期中)如图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答案】(1)溶液呈蓝色(2)BaCl2+H2SO4=BaSO4↓+HCl
【解析】(1)根据石蕊遇碱性溶液变蓝分析;
(2)根据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分析。
【解答】(1)稀硫酸中加入石蕊,石蕊试液会变红色,当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呈碱性,所以石蕊试液最终会呈蓝色;
(2)B中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 ↓ +2HCl.
变式1:(2023九上·上城期末)小金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它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则X可以是(  )
A.无色酚酞 B.Fe C.NaOH D.某些活泼金属
【答案】D
【解析】根据酸的通性分析判断。
【解答】酸的通性包括:
①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③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
⑤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根据图片可知,X为石蕊试液或某些活泼金属。
变式2:为研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答案】A
【解析】稀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变化。稀盐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
变式3:(2023九上·宁海期末)为验证稀HCl的化学性质,小科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能产生气泡的试管是   (填字母,可多选)。
(2)为了检验试管D中变成无色的溶液中是否含有HCl,可以往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_____(填字母,可多选)检验。
A.AgNO3溶液 B.Ca(OH)2溶液 C.CaCO3 D.CO2
(3)五个实验完成后,小科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上述五支反应后的试管中,抽取两支试管内的溶液进行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将混合后的物质过滤,向滤液X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不变色,溶质可能为(除酚酞外)_________(填字母,可多选)。
A.NaCl B.NaCl、HCl C.NaCl、CaCl2 D.NaCl、HCl、CaCl2
【答案】(1)ABC (2)C (3)A;C
【解析】根据盐酸与活泼金属、碳酸盐反应会产生气体,由碱和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加入物质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碳酸钙与氯化钙反应可产生碳酸钙沉淀,确定混合试管中原有成分,由此判断混合后溶质组成分析。
【解答】(1)A中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有气泡产生,B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C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D中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溶液由红色变无色,E中反应无明显现象;
(2)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和氯化钠都会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无法证明反应是否发生,A错误;氢氧化钙与盐酸、氢氧化钠混合都无明显现象,无法验证反应的发生,B错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若加入碳酸钙无气体产生,则说明盐酸发生了反应,C正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D错误;
(3) 五个实验完成后,小科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上述五支反应后的试管中,抽取两支试管内的溶液进行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则为B或D与C混合,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氯化钙或碳酸钠可能剩余一种,因有白色沉淀,一定不含盐酸,故选AC。
考点三、酸的特性
考点精要:SO42-会与钡离子生成BaSO4沉淀,Ag+会与氯离子生成AgCl沉淀。加酸沉淀都不溶解。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2HCl
用氯化钡可以检验盐酸或硫酸,有沉淀的是硫酸。
典型案例: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选用的试剂是( )
A.氯化钡 B.碳酸钠 C.硝酸银 D.石蕊
【答案】A
【解析】A、BaCl2溶液,在遇到硫酸时,发生的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有白色沉淀,而BaCl2溶液,在遇到稀盐酸时无现象。可以鉴别;故正确;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现象相同,是共性,无法区别,故错误;
C、AgNO3溶液.由于2AgNO3+H2SO4═Ag2SO4↓+2HNO3(硫酸银微溶于水,浓度稍大也相当于沉淀),AgNO3+HCl=AgCl↓+HNO3都生成沉淀,且还都是白色的(这不是酸的共性)。无法区别,故错误;
D、石蕊试液,由于都是酸,所以现象相同,无法区别,故错误;故答案为:A
变式1:在科学实验室,对某种化合物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K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②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的物质一定是( )
A.BaCl2 B.CuCl2 C.Na2CO3 D.Ba(NO3)2
【答案】A
【解析】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K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溶液中含钡离子;②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氯离子,由此确定该化合物为氯化钡
变式2:(2022九上·杭州期中)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H+、Cl-和SO42-,现在想要检测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
(1)取适量溶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SO42-存在;
(2)再取上层清液加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l-存在。
(3)若要检测是否含有H+,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答案】(1)Ba(NO3)2 (2)AgNO3 (3)Na2CO3溶液
【解析】根据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解答】(1)要证明硫酸根离子存在,可取溶液向其中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存在硫酸根离子;
(2)检验出硫酸根离子同时将其除去,可继续向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通过产生白色沉淀来鉴别氯离子;
(3)最后可借助碳酸钠与氢离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验证氢离子。
变式3:(2022九上·余姚期中)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小王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硫酸的pH,则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图中性质②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偏大 (2)置换反应 (3)HCl+AgNO3=AgCl↓+HNO3
【解析】(1)根据硫酸中加水酸性变弱,pH变大分析;
(2)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为置换反应分析;
(3)根据盐酸与硝酸银等盐类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分析。
【解答】(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硫酸的pH,会使酸性变弱,则结果会偏大;
(2)性质②为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图中③为盐酸和盐反应,可以是硝酸银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1.(2023九上·柯城期末)厨房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物质与醋相遇会产生气泡可能是(  )
A.食盐 B.木筷子 C.玻璃杯 D.大理石
【答案】D
【解析】根据醋中含有醋酸,酸与活泼金属或碳酸盐反应产生气体分析。
【解答】食盐、木筷、玻璃不与醋反应,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醋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
2.(2022九上·舟山月考)柠檬酸(C6H8 O7)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有机酸,在柑橘树的水果中柠檬酸的含量较高。柠檬酸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精细化工领域,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NaOH D.CO2
【答案】D
【解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 由酸的化学性质可知,Mg 、 Fe2O3 、 NaOH都能与柠檬酸反应,而CO2不能与柠檬酸反应;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以下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氧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氨气
【答案】D
【解析】 氨气可以与浓硫酸反应,而氢气、氧气、二氧化碳都不与浓硫酸反应
4.(2023九上·金华期末)“酸”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盐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C.浓盐酸没有挥发性 D.稀盐酸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答案】B
【解析】根据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都有腐蚀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分析。
【解答】A、铁锈成分为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可用稀盐酸除铁锈,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符合题意;
C. 浓盐酸有挥发性 ,不符合题意;
D. 稀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不符合题意;
5.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美丽的喷泉。则小科同学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镁粉 B.氧化铁粉末 C.木炭 D.硫酸钡
【答案】A
【解析】 装置是由于广口瓶内的气压增大从而把广口瓶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产生的喷泉。而气压增大可能是气体增多或温度升高引起的。镁粉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氧化铁与盐酸反应但是不会生成气体,木炭与盐酸混合既不反应也不放热,硫酸钡与盐酸混合既不反应也不放热
6.(2022九上·余姚月考)如图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A B C D
锥形瓶 MnO2 Zn H2O HCl气体
胶头滴管 H2O2 稀H2SO4 浓H2SO4 石灰水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根据气球膨胀需锥形瓶内压强减小,有气体产生或放热的反应会使瓶内压强增大,气体减小或温度降低使瓶内压强减小分析。
【解答】气球膨胀需锥形瓶内压强减小。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不符合题意;
B.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稀释放热,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不符合题意;
D.氯化氢气体能与石灰水反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减小,符合题意;
7.在四只分别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有石蕊溶液,现往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  )
A.CaCO3 B.CaO C.NaOH D.Na2SO4
【答案】A
【解析】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不断消耗盐酸生成中性物质,过量后不会对溶液酸碱性有影响,能使石蕊变成紫色,故正确.
B、氧化钙能消耗稀盐酸,但过量后氧化钙与水会生成氢氧化钙使溶液呈碱性,石蕊变蓝,故错误.
C、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过量会使溶液变成碱性,石蕊变蓝,故错误.
D、硫酸钠不能与盐酸反应,溶液的性质没变,石蕊仍是红色,故错误. 故选A.
8.(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变化,最容易判断出反应已经发生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镁带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反应速率快,有气泡产生,片刻后,镁带减少,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故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片刻后,不能判断出反应的发生,故B不合题意;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片刻后,大理石只溶解一小部分,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变化不明显,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C不合题意;
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有气泡产生,但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D不合题意。
9.(2022九上·义乌期中)铝在空气中久置会慢慢失去光泽,将足量久置在空气中的铝片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 其放出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时温度变化忽略不计)。查资料得知:
①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②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生成物的质量越大。请根据上述资料和所学知识解释0-t4各时间段内氢气的质量变化情况。
【答案】0~t1是氧化铝跟稀硫酸反应,无氢气生成Al2O3+3H2SO4=Al2(SO4)3+3H2O
t1~t2是单质铝与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此阶段随反应时间增加,氢气的质量不断增加;
t2~t3是随着反应进行硫酸浓度逐渐减小,铝片逐渐减少,反应速率减小,产生氢气速率逐渐减小,但产生的氢气总质量继续增加;
t3~t4是硫酸反应完全,不再产生氢气,氢气的质量不再变化。
【解析】根据铝表面有氧化铝膜,加入稀硫酸时,先氧化铝与硫酸反应,此时无气体产生,然后铝再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且随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最终硫酸过量,反应停止分析。
10.(2022九上·义乌期中)柠檬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可做为食品的酸味剂,抗氧化剂,pH调节剂,用于清凉饮料、果酱、水果和糕点等食品中,“雪碧”饮料中含有柠檬酸。无水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
(1)柠檬酸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下列物质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铁锈 B.纯碱 C.硝酸钾 D.苛性钠
【答案】(1)有机物(2)A;B;D
【解析】(1)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2)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1) 柠檬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属的物质类别是有机物;
(2)由酸的化学性质可知,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纯碱(碳酸钠)、苛性钠(氢氧化钠)能与柠檬酸反应,硝酸钾与酸不能反应;
11.在探究稀盐酸的性质时,小乐先在试管中注入少量稀盐酸,然后再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与之反应。反应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判断表示的是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Cu2+ 
【解析】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中氯离子和铜离子个数比是2∶1,因此“”表示的是Cu2+;
12.(2023九上·余姚期末)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科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
(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
(2)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气体。(3)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照水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脱出”生成水;这就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生成气体   。
【答案】(1)C (2)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
【解析】(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2)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3)根据甲酸的化学式分析解答。
【解答】(1)甲酸中滴加蒸馏水,或者滴加氯化钠溶液后,没有任何现象发生,而滴加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甲酸呈酸性,故选C。
(2)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3)根据甲酸的化学式HCOOH和质量守恒定律得到:HCOOH=H2O+CO,因此甲酸脱水后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13.(2022九上·舟山期中)图甲装置可以用来比较不同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情况,其中的压强传感器能够测出密闭容器内的气压大小。现将等质量的镁、铝、铁与等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相关数据记录如图乙。已知在等温、等体积条件下,装置内气压与气体的量成正比。
(1)实验中还要控制成一致的变量是    。
(2)分析乙图,根据   得出三次实验的盐酸都已反应完全。
(3)在进行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每组实验测得的装置内压强的实际值都比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大。如图丙所示。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答案】(1)金属颗粒大小
(2)最终装置内气压相同
(3)氢气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或水蒸气
【解析】根据金属颗粒大小会影响反应速率,图像中最终装置内气压相同,利用金属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分析。
【解答】(1)金属颗粒大小影响反应速率,所以实验中还需控制金属颗粒大小;
(2)由乙图中最终装置内气压相同,可得出三次实验的盐酸都已反应完全;
(3)盐酸具有挥发性,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中会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使得实际值偏大。
14.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酸,如图所示是探究酸的性质的实验。
(1)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________(填“实验一”或“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若实验二中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是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则“”代表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实验三滴入稀盐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滴入稀硝酸的试管中的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并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答案】(1)实验二 盛稀盐酸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盛稀硫酸的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2)H2SO4+Ba(NO3)2===BaSO4↓+2HNO3 H+ (3)NO
【解析】(1)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盛稀盐酸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盛稀硫酸的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2)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NO3)2===BaSO4↓+2HNO3,图中“”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则“”代表的离子是H+。(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3个铜原子,8个氢原子,8个氮原子,24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3个铜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22个氧原子,所以X是NO。
15.(2023九上·温州期末)盐酸在实验室有较多的使用,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1)打开浓盐酸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
(2)实验室常用金属锌与稀盐酸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甲、乙所示,其中“●”表示的离子是    。
(3)实验室选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2%的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与时间关系如图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推测图中第5~10分钟时反应快速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1)挥发
(2)Zn2+
(3)反应放出热量,加快盐酸挥发,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反应快速变慢
【解析】(1)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2)根据反应前后溶液中粒子的种类分析;
(3)根据反应放热会加快盐酸挥发分析。
【解答】(1) 打开浓盐酸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锌与盐酸反应时反应前溶液中离子为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后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溶液中离子多了锌离子,由所给图示可知,“●”表示的离子是Zn2+;
(3)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说明反应放热,反应放出热量会加快盐酸挥发,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使得反应快速变慢;
16.(2023九上·杭州期末)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14.6mL(密度为1.1 g/mL)该浓盐酸加水稀释后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66%的大理石10g。
(1)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2)计算该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至0.1%)
【答案】(1)挥发性
(2)设参加反应的HCl%为x。
CaCO3+ 2HCl=CaCl2+H2O+CO2↑
100 73
66%×10g 14.6mL×1.1g/mL×x
x=30%
【解析】(1)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解答;
(2)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为,根据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盐酸溶质的质量,最后再计算浓盐酸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1)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挥发性。
17.(2022九上·富阳月考)小乐将表面锈蚀的铁钉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
(1)当稀盐酸质量小于10克时,铁钉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
(2)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答案】(1)稀盐酸和铁钉表面的铁锈反应,未产生气泡
(2) = (60g-10g) ×14.6%=7.3克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Fe+ 2HCl=FeCl2+ H2↑
  73 2
  7.3克 x
x=0.2克
【解析】(1)根据盐酸与氧化铁反应时不会产生气泡分析;
(2)根据与铁反应的盐酸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产生氢气质量分析。
【解答】(1)铁钉表面有锈,加入稀盐酸时, 稀盐酸和铁钉表面的铁锈先反应,所以开始不会产生气泡;
18.(2022九上·湖州期中)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取 10g 这种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将 4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到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盐酸的用量 10g 10g 10g 1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8.7g 7.4g 6.7g 6.7g
(1)在第    次实验结束时样品中的锌就已完全反应。
(2)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3
(2)解:锌的质量=10g-6.7g=3.3g,3.3g/10g=33%
(3)解: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就要用稀盐酸反应完的数据,可以用第一组数据,也可以用第二组数据,这里我们使用第一组数据进行计算:
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Zn+ 2HCl=ZnCl2+H2↑
65 73
1.3g 10g×x
x=14.6%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解析】根据铜不与盐酸反应,锌与盐酸反应,加入盐酸固体减少质量即为反应的锌的质量,由所给数据判断锌与盐酸的反应情况,再由锌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从而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铜不与盐酸反应,锌与盐酸反应,加入盐酸固体减少质量即为反应的锌的质量,由表中数据可知,10克盐酸完全反应消耗锌的质量为1.3克,而第3次加入10克稀盐酸固体减少0.7克,说明第3次稀盐酸过量,即样品中锌就已完全反应;
19.(2022九上·镇海期中)小科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取20g假黄金置于烧杯中,取120g稀盐酸,分6次加入,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8.7 17.4 m 14.8 13.5 13.5
(1)表中m=   。
(2)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   。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16.1
(2)6.5g
(3)设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Zn+2HCl=ZnCl2+H2↑
65 73
1.3g 20gx
65:73=1.3g:20gx
x= 7.3%
【解析】(1)铜不与稀盐酸反应,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由表中数据可知,每加入20克稀盐酸完全反应消耗锌的质量为1.3g,则m=16.1;
(2)由表中数据可知,最终加入盐酸过量,固体为13.5g,说明20g样品中铜的质量为13.5克,则锌的质量为6.5g;
(3)设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Zn+2HCl=ZnCl2+H2↑
65 73
1.3g 20gx
65:73=1.3g:20gx
x= 7.3%
20.(2022九上·义乌月考)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了解到,某石材厂新购进一批石灰石原料,其所含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高温时也不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取某石灰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甲 乙 丙 丁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m 4.40
(1)m的数值   ;
(2)石灰石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
(3)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4.40g
(2)解:设10g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3.52g
根据: 解得X=8g,
所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解:设50g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CaCO3+ 2HCl═CaCl2+H2O+ CO2↑
  73 44
  y 4.4g
根据:
解得Y=7.3g,
所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为: ×100%=14.6%
【解析】(1)根据表格中甲和乙两组数据确定加入稀盐酸、样品与生成二氧化碳的数量关系,据此推算m处的理论数值,最后与丁比较,从而确定m的准确值;
(2)根据实验乙可知,加入10g样品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3.52g,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根据实验丁可知,当50g稀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4.4g,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出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实验甲和乙可知,每多加入5g样品,则多生成二氧化碳1.56g,则丙中理论上应该生成二氧化碳:3.52g+1.76g=5.28g。因为丁中加入20g样品时才生成4.4g二氧化碳,所以丙中时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则m的数值应该为4.4g。
21.(2022九上·鄞州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
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20g大理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烧碱将液吸收,同时测量C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C增加质量/g 0 3.0 5.0 6.0 6.6 X 6.6
(1)上表中,第10分钟时,x=   。
(2)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要写计算过程)
(3)请在如图的坐标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
(4)B中所装药品为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HCl气体,该装置使测量结果是   (填“偏大” “偏小”或“没有影响”)。
【答案】(1)6.6
(2)75%
(3)
(4)偏大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确定8分钟后反应结束分析;
(2)根据C中增加质量为二氧化碳质量,由二氧化碳质量和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钙质量及质量分数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由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绘制图像分析;
(4)根据碳酸氢钠吸收氯化氢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时间为8分钟后C便不再增加,所以X=6.6;
(2)C中增加质量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设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x
100 44
20gx 6.6g
100:44=20gx:6.6g
x=75%
(3)二氧化碳质量图像起点坐标(0,0),然后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至点(8,6.6)之后保持不变,由此绘出图像即可;
(4)碳酸氢钠吸收氯化氢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课后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2 常见的酸
考点一、盐酸的物理性质
考点精要:
盐酸:氯化氢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盐酸,是混合物。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故需要密封保存),打开瓶塞后在空气中形成酸雾(白雾),形成的原因是挥发出来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
注意: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白雾,而不是白烟。
工业盐酸中因含Fe3+(离子)而呈黄色。盐酸还具有腐蚀性,对衣服、皮肤等有强烈的腐蚀性。
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需密封保存),故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所以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还具有脱水性,能将植物纤维、人的皮肤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故浓硫酸对衣服、皮肤等有强烈的腐蚀性。
稀释浓硫酸: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应将浓硫酸缓缓沿杯壁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将会使酸液飞溅,造成危险。
如果在使用浓硫酸时,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典型案例:(2023九上·温州期末)小明为探究硫酸的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
A.闻硫酸气味 B.干燥气体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稀硫酸pH
变式1:(2023九上·柯城期末)下列物质敞口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水 D.硫酸铜溶液
变式2:(2022九上·金华期中)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会有白雾产生 ,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浓硫酸具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变式3:(2022九上·义乌期中)盐酸和硫酸是两种重要的酸。
(1)浓硫酸使木棒或棉花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    性。
(2)如图为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其中烧杯中的液体A是    (填“浓硫酸”或“水”) 。
考点二、盐酸的化学性质
考点精要:
①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②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碾碎的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盛有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H2SO4===CaSO4+H2O+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可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
③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同时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3H2SO4+Fe2O3===Fe2(SO4)3+3H2O;
④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如果(3)中酸足量,将会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⑤酸能与碱反应,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
典型案例:(2022九上·舟山期中)如图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变式1:(2023九上·上城期末)小金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它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则X可以是(  )
A.无色酚酞 B.Fe C.NaOH D.某些活泼金属
变式2:为研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变式3:(2023九上·宁海期末)为验证稀HCl的化学性质,小科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能产生气泡的试管是   (填字母,可多选)。
(2)为了检验试管D中变成无色的溶液中是否含有HCl,可以往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_____(填字母,可多选)检验。
A.AgNO3溶液 B.Ca(OH)2溶液 C.CaCO3 D.CO2
(3)五个实验完成后,小科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上述五支反应后的试管中,抽取两支试管内的溶液进行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将混合后的物质过滤,向滤液X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不变色,溶质可能为(除酚酞外)_________(填字母,可多选)。
A.NaCl B.NaCl、HCl C.NaCl、CaCl2 D.NaCl、HCl、CaCl2
考点三、酸的特性
考点精要:SO42-会与钡离子生成BaSO4沉淀,Ag+会与氯离子生成AgCl沉淀。加酸沉淀都不溶解。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2HCl
用氯化钡可以检验盐酸或硫酸,有沉淀的是硫酸。
典型案例: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选用的试剂是( )
A.氯化钡 B.碳酸钠 C.硝酸银 D.石蕊
变式1:在科学实验室,对某种化合物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K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②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的物质一定是( )
A.BaCl2 B.CuCl2 C.Na2CO3 D.Ba(NO3)2
变式2:(2022九上·杭州期中)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H+、Cl-和SO42-,现在想要检测两种阴离子是否存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
(1)取适量溶液,先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有SO42-存在;
(2)再取上层清液加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有Cl-存在。
(3)若要检测是否含有H+,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变式3:(2022九上·余姚期中)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小王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硫酸的pH,则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图中性质②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   。
1.(2023九上·柯城期末)厨房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物质与醋相遇会产生气泡可能是(  )
A.食盐 B.木筷子 C.玻璃杯 D.大理石
2.(2022九上·舟山月考)柠檬酸(C6H8 O7)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有机酸,在柑橘树的水果中柠檬酸的含量较高。柠檬酸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精细化工领域,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NaOH D.CO2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以下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氧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氨气
4.(2023九上·金华期末)“酸”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盐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C.浓盐酸没有挥发性 D.稀盐酸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5.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美丽的喷泉。则小科同学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镁粉 B.氧化铁粉末 C.木炭 D.硫酸钡
6.(2022九上·余姚月考)如图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A B C D
锥形瓶 MnO2 Zn H2O HCl气体
胶头滴管 H2O2 稀H2SO4 浓H2SO4 石灰水
A.A B.B C.C D.D
7.在四只分别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有石蕊溶液,现往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其中能使溶液最后呈紫色的物质是(  )
A.CaCO3 B.CaO C.NaOH D.Na2SO4
8.(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变化,最容易判断出反应已经发生的是(  )
A. B. C. D.
9.(2022九上·义乌期中)铝在空气中久置会慢慢失去光泽,将足量久置在空气中的铝片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 其放出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时温度变化忽略不计)。查资料得知:
①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②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生成物的质量越大。请根据上述资料和所学知识解释0-t4各时间段内氢气的质量变化情况。
10.(2022九上·义乌期中)柠檬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可做为食品的酸味剂,抗氧化剂,pH调节剂,用于清凉饮料、果酱、水果和糕点等食品中,“雪碧”饮料中含有柠檬酸。无水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
(1)柠檬酸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下列物质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铁锈 B.纯碱 C.硝酸钾 D.苛性钠
11.在探究稀盐酸的性质时,小乐先在试管中注入少量稀盐酸,然后再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与之反应。反应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判断表示的是_____(填离子符号);
12.(2023九上·余姚期末)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科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
(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
(2)若小科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气体。(3)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照水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脱出”生成水;这就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后会生成气体   。
13.(2022九上·舟山期中)图甲装置可以用来比较不同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情况,其中的压强传感器能够测出密闭容器内的气压大小。现将等质量的镁、铝、铁与等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相关数据记录如图乙。已知在等温、等体积条件下,装置内气压与气体的量成正比。
(1)实验中还要控制成一致的变量是    。
(2)分析乙图,根据   得出三次实验的盐酸都已反应完全。
(3)在进行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每组实验测得的装置内压强的实际值都比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大。如图丙所示。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14.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酸,如图所示是探究酸的性质的实验。
(1)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________(填“实验一”或“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若实验二中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是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则“”代表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实验三滴入稀盐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滴入稀硝酸的试管中的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并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5.(2023九上·温州期末)盐酸在实验室有较多的使用,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1)打开浓盐酸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
(2)实验室常用金属锌与稀盐酸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甲、乙所示,其中“●”表示的离子是    。
(3)实验室选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2%的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与时间关系如图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推测图中第5~10分钟时反应快速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
16.(2023九上·杭州期末)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14.6mL(密度为1.1 g/mL)该浓盐酸加水稀释后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66%的大理石10g。
(1)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2)计算该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至0.1%)
17.(2022九上·富阳月考)小乐将表面锈蚀的铁钉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
(1)当稀盐酸质量小于10克时,铁钉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
(2)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18.(2022九上·湖州期中)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取 10g 这种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将 4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到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盐酸的用量 10g 10g 10g 1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8.7g 7.4g 6.7g 6.7g
(1)在第    次实验结束时样品中的锌就已完全反应。
(2)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9.(2022九上·镇海期中)小科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取20g假黄金置于烧杯中,取120g稀盐酸,分6次加入,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8.7 17.4 m 14.8 13.5 13.5
(1)表中m=   。
(2)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   。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2022九上·义乌月考)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了解到,某石材厂新购进一批石灰石原料,其所含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高温时也不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取某石灰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甲 乙 丙 丁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m 4.40
(1)m的数值   ;
(2)石灰石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
(3)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2022九上·鄞州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
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20g大理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烧碱将液吸收,同时测量C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C增加质量/g 0 3.0 5.0 6.0 6.6 X 6.6
(1)上表中,第10分钟时,x=   。
(2)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要写计算过程)
(3)请在如图的坐标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
(4)B中所装药品为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HCl气体,该装置使测量结果是   (填“偏大” “偏小”或“没有影响”)。
课后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