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3《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3《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科版八年级下《7.3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养成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科学道理的情感,提高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 教学重点 】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 教学难点 】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 教学方法 】
实验法、演示法、分析归纳等启发式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跳水,蹦床,射箭等视频    学生观察实思考,回答里面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对弹性有初步的了解。   
二.弹力
  引导学生将桌子上的器材分类,并自己动手实验:   (1)钢尺压弯反弹; (2)拉伸或压缩弹簧,橡皮筋。 (3)拉铁丝,橡皮泥。   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理解弹性形变,同时对弹力进一步了解。
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说出刚才实验中手的感觉,演示实验(小车的运动)引入弹力的概念。 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的弹力。 学生体会并了解弹性限度概念; 归纳总结弹力的概念。 学生实验:利用已有器材体验弹力。加深弹力的进一步理解。
三、测力计及其使用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   学生实验:拉伸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说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学生知道弹簧测力计原理。
  多媒体展示弹簧测力计,介绍弹簧测力计结构:   (1)最大刻度的意义;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调整。 学生阅读课本材料中对弹簧测力计的介绍,观察手中弹簧测力计并回答,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力的原理 3、说明一下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4、演示一下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吗?演示完毕后,请他读出右侧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投影仪展示各种弹簧测力计。 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
  老师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注意事项:   (1)如何调零;   (2)测量范围;   (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   学生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
  引导学生做教材实验并记录。    探究实验: 1、用手拉一下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体会一下0.1N、0.5N力的大小。 2、测实验桌上1、2、3个钩码的力的大小并及时记录。
引导交流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课本问题讨论。  学生讨论,总结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师讲解,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使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弹力,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用法;通过实验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五、课堂作业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练习1题
【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观察中思考、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