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中职语文一轮复习:中职语文古诗词默写必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高考?中职语文一轮复习:中职语文古诗词默写必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高考·中职语文一轮复习:中职语文古诗词默写必背
《劝学》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荀子·劝学》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 ”。
3.《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
4.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 ,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5.《荀子·劝学》中指出:“青, ,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6.《荀子·劝学》中“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7.《荀子·劝学》中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8.《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9.《荀子·劝学》中“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这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 , ”。
12.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参考答案】1.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5.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6.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7.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8.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10.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1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1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师说》
1.《师说》中,韩愈指出“ , ”不是他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2.《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说明教师职责的句子是“ , ”。
4.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分析人们在学习中存在很多疑难问题的原因,并深深叹息。
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6.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
7.《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8.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对待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
9.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孩子“ , ”。
10. 《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11.《师说》中能够回答“愚人之所以为愚”的语句是“ , ”。
12.《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
13.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 , ”。
14.“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是一致的。
15.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
【参考答案】 1.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3.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6.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7.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8.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9.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10.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1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12.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3.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14.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15.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阿房宫赋》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 ”。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 ”。
4.《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5.《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语句是“ , ”。
6.《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
7.《阿房宫赋》中“ , ”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8.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民,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四句十分精练的语言叙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下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 , ”两句写阿房宫被焚毁的史实。
10.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 , ”。
【参考答案】1.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2.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5.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6.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7.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8.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9.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10.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 
《游褒禅山记》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往往有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 ,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3.《游褒禅山记》中说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句子是:“ , ”。
4.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的原因的句子:“ ”。
5.作者论述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的句子:“ , , , ” 。
6. 作者论述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的句子: “ , , , ” 。
7. 论述没有到达理想的境地而不后悔的句子:“ , , , ” 。
8.“ , , ”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
【参考答案】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 4.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6.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8.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赤壁赋》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句子是“ , ”。
4.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5.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是“ , ”。
6.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 ”。
7.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句子是“ , ”。
8.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 , ”。
9.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 ”。
10.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 , ”。
11.苏轼在《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道理的句子是“ , ”。
12.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感慨的句子是“ , ”。
1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 ”。
14.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自己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了翅膀的句子是“ , ”。
15.苏轼在《赤壁赋》中“ , ”生动表现了作者任由小船飘荡于广阔江面的潇洒惬意。
【参考答案】1.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4.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5.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6.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7.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8.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9.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10.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1.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12.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13.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1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15.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 。”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 。”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 。”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 ”中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 1.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2.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3.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4.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5.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6.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7.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陈情表》
1.在《陈情表》中,作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起到总起和概括作用的两句是“ , ”。
2.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其中提到自己早年丧父的两句是“ , ”。
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 , ”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4.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 , ”。
5.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的两句是:“ , ”。
6.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 ”。
7.在《陈情表》中,面对太守和刺史的举荐,李密的回应是:“ , ”。
8.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 , ”。
9.在《陈情表》中,李密通过“ , ”这两句向晋武帝表明了自己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10.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 ”;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则“ ”。
1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面对朝廷多次召唤却不能赴任的矛盾心情:想奉旨赴任,“ ”;如果抗旨不去,“ ”。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很注重语言的表达得体:在陈述自己的情况时,语气委婉谦卑,但在提及晋朝的统治时,却不惜恭维之辞,其中恭维晋朝很注重孝道的句子是:“ , , ”。
13.在《陈情表》中,李密在文末用“结草”的典故来表明如果朝廷能满足自己抚养祖母终老这个心愿的话,自己将会终身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的句子是:“ , ”。
14.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 , ”。
15.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 , ”,从而为下文提出抚养祖母终老作铺垫。
【参考答案】1.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2.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 3.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4.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6.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7.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 8.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 9.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10.无以至今日 无以终余年 11.则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 1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13.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14.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1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诗经·静女》
1.在《诗经·静女》中,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写出男主人公在赴约时因见不到女主人公而十分焦急的句子是“ ”;男女主人公相约在城头见面,结果女主人公却“ ”,从中可见她调皮可爱的一面。
2.《诗经·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对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地方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赞美,这两处分别是“ ”和“ ”。
3.在《诗经·静女》中,对于女主人公赠送的礼物,男主人公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爱屋及乌”这个成语的内涵,如对于“有炜”的彤管,男主人公“说怿女美”;对于“洵美且异”的荑草,男主人认为“ , ” 。
4.《诗经·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所赠的管箫的喜爱的句子是:“ , ”。
5.《诗经·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公的句子是:“ , ”。
6.《诗经·静女》中,“ , ”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参考答案】1.搔首踟蹰 爱而不见 2.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3.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4.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5.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6.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氓》
1.《诗经·氓》中用动物作比,写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 ”。
2.《诗经·氓》中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 ”。
3.《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 ”。
4.《诗经·氓》中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 ”。
5.《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 , ”。
6.《诗经·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 ”。
7.《诗经·氓》中,“ ,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8.《诗经·氓》中写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是“ , ”。
9.《诗经·氓》中写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是“ , ”。
10.《诗经·氓》中写表明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是“ , ”。
11.《诗经·氓》中通过占卜确定婚姻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2.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 3.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4.及尔偕老 老使我怨 5.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6.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7.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8.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9.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10.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11.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梦游天姥吟留别》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 ,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蔑视权贵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
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 , ”。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
7. 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 , ”。
8.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继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于向权贵挑战,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1.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2.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4.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5.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6.我欲因之
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7.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 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进酒》
1.《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 ”。
2.《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 , ”。
3.《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 ”。
4.《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 , ”。
5.李白《将进酒》中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句子“ , ”。
6.李白在《将进酒》中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极言人生短暂、韶华易逝是“ , ”。
7.李白《将进酒》中突出表现作者对富贵奢华生活的鄙弃的诗句是“ , ”。
【参考答案】1.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2.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4.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5.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7.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登高》
1.杜甫《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诗句是“ , ”。
2.杜甫《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落叶和长江气势的诗句是“ , ”。
3.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些诗句是“ , ”。
4.杜甫《登高》一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 , ”。
5.杜甫《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 , ”。
【参考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4.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5.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岳阳楼》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
2.《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浩瀚无边的诗句是“ , ”。
3.《登岳阳楼》中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 , ”。
4.《登岳阳楼》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 , ”。
5.《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1.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4.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5.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琵琶行(并序)》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两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4.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 , ”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5.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 , ”。
6.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 ”。
7.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 , ”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以此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8.“ , ”是《琵琶行(并序)》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9.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写自己听着琵琶女第二次弹奏,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凄切之情,因而不禁泣下沾襟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1.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2.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3.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4.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5.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6.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7.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8.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9.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虞美人》
1.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 , ”。
2.李煜的《虞美人》中,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愁绪的缠绵不断的句子是“ ? ”。
3.李煜的《虞美人》中,连用两个诘句,含蓄地表现出词人面对美好事物时对时光流逝、人生绝望的无限唏嘘之情的句子是“ ? ”。
4.李煜的《虞美人》中,词人借东风和明月这些宇宙永恒之物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1.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4.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雨霖铃》
1.《雨霖铃》交代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词中渲染分别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一种凄凉的诗句是 “ , , ”。
2.《雨霖铃》词中写不忍离别而又不能不别,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内心痛苦的诗句是“ , , ”。
3.《雨霖铃》中“ ,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4.《雨霖铃》下片中“ , , ”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伤感。
5.《雨霖铃》中的“ , , ”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
6.《雨霖铃》词情景交融、最为人称道(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诗句是“ , , ”。
7.《雨霖铃》词中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诗句是“ , ”。
8.《雨霖铃》词中“ , ”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参考答案】1.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2.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3.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4.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5.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6.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7.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8.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 ”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2.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 ”一句描绘了周瑜的运筹帷幄。
4.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中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1.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3.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4.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词句是“ , ”。
(2)《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 , ”一句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
(3)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争场面的词句是“ , ”。
(4)我们从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 , ”两句可以读出作者希望一战获胜,实现收复中原的心愿。
(5)《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绘战争前的情状的词句是“ , ,沙场秋点兵”。
答案:(1)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2)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3)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5)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江城子·密州出猎》
(1)《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表现太守虽年长但志弥坚的词句是“ , !”
(2)《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词人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词句是“ , ?”
(3)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 , , ”几句写了作者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一腔报国之志难以施展的情怀。
(4)《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抒发人到中年而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 。 , !”
(5)苏轼在《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的壮志的词句是“ , , ”。
(6)《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使全词情感达到高潮,抒发主人公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的词句是“ , , ”。
答案:(1)鬓微霜 又何妨 (2)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3)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4)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5)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6)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浣溪沙》
(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新”与“旧”的对比,感叹光阴易逝的两句是“ , ”。
(2)《浣溪沙》中,表现词人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蓄地表达感伤怀旧的词句是“ , ”。
(3)晏殊《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 , ”。
(4)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最能抒发词人那一缕若有若无的淡淡闲愁的句子是“ , ”。
(5)《浣溪沙》一词中,通过描写诗人所在院落的景色变迁,感叹时光流逝的词句是“ , ”。
答案:(1)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2)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5)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