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做功的快慢》目录一三二四五六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板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一、教材分析作用教材分析AB本节教材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采用类比法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列举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感受到物理并不难学,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本节是第三节功的概念及计算的延续,也与下节课的机械效率的概念易混淆,同时也为九年级学习电功率等知识作好了准备,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功,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经历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1.知识基础部分学生会在下学期感到物理难学,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但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学习物理。2、心理特征三、教学目标物 理 观 念知道功率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并能形成具体的观念,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主动进行交流交流讨论,采用比较法得出功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科学探究通过讨论建立功率的概念,通过了解一些动物和机械的功率,进一步把物理知识引向生活实际。科学态度和责任通过交流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列举实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对科学家的了解,让同学们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同时结合我国的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四、教学重难点功率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联系实际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所以功率的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生活经历较少,对功率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所以功率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五、教学方法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讨论交流情景教学比较法阅读讲解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有更多的时间自主讨论学习。本节课融多种教法于一体,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思考,去“发现”,完成知识的建构。五、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节的学习内容,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宗旨,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情景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实际意义;用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方法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用自学和体验的方法获得对功率单位的感性认识,用练习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运用,用探究的方法学会测算功率,使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去。一三二四五六七生活实例激趣导入交流讨论建立概念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巩固训练联系生活拓展探究认识功率六、教学过程(一)生活实例激趣导入用两张图片和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片:工地上搬砖的父亲和开吊车的父亲)通过对比引发学生思考比较做功快慢的实际意义,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家长挣钱养家不容易,要好好把握上学机会,且学且珍惜。观察思考在建筑工地上将同一堆砖全部送到同一个楼顶上。一个是工人直接搬,一个是用吊车吊运。 这两种方法:(1)做功的多少相同吗?(2)做功的时间相同吗 根据W=Pt,把同一堆砖送到同一个楼顶上,做一样多的功。但用吊车和一个人来送,所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一)生活实例激趣导入(二)交流讨论建立概念用三组图片引入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展开小组交流讨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这三组图片问题设置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会发现:第一组图片做功多少相同,比较时间便能知道谁做功的快,第二组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便能知道做功的快慢,第三组时间和做功多少都不同,问题难度增加,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根据学习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点拨:在前面的学习中哪个地方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类比得出功率的概念。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多少不一样。甲乙人与起重机,哪个做功快?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二)交流讨论建立概念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方法一: W甲=W乙时,用时间短的则做功快;方法二: t甲= t乙时,做功多的则做功快。甲乙思考:若时间和做功都不相同,怎样去比较做功的快慢呢?(二)交流讨论建立概念回顾:当两个物体的路程不同,经过的时间也不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二)交流讨论建立概念1.功与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表达式常用单位:1 kW(千瓦)= 103 W 1 MW(兆瓦)= 106 W3.国际单位:焦耳秒瓦特焦耳/秒(简称:瓦 ,符号:W)1W=1J/s(表示物体1s的时间内做功1J。)100W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时间内做功为100J1.先让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功率的定义,并写出功率的公式,并明确功率是今天学习的一个新的物理量,用P来表示,有的学生可能会问,P不是表示压强吗?为学生解释压强般用小的P来表示,大写的P用来表示功率。P(三)认识功率 在瓦特之前,已经有纽科门发明的蒸汽机,但是消耗大而效率低,瓦特花了10年时间,研制出精巧实用的新型蒸汽机,由此把英国带入了工业革命。无论是冶金、矿山、纺织还是交通运输,都开始使用蒸汽机来替代人和牲畜,为了纪念瓦特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人们把常用的功率单位定为瓦特,简称瓦。瓦特 James Watt英国 1736-1819名人简介2.自学完后问学生,根据公式功率的单位是焦耳每秒,为什么用瓦特代替,是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瓦特,前面我们学习的哪个单位也是用的物理学家的名字,学生会想到压强的单位帕斯卡,出示瓦特资料,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同时期出示一些我们国家取得的科技成就,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同时结合时政新闻,告知学生国家发展建设还需要同学们的努力,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培养爱国情怀。(三)认识功率功率的计算tWP=①使用公式时,一定要注意三个量的对应关系,功W一定是对应的时间t内完成的,这样算出来的功率才是时间t内的功率。②由P=W/t 计算出的功率是平均功率 ,即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W=Ptt=WP已知功率大小和做功的时间,求解做功的多少。已知做功多少和功率大小,可求解做功的时间。(三)认识功率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功率可达5 000 kW万吨豪华游轮的功率可达1万kW鲸游动时功率可达350kW常见的一些功率3.浏览图片,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功率除了课本上的图片,我又增加了几个,目的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的物理。(三)认识功率一般机器上都有一个小牌子叫作铭牌,上面标有一些数据,功率是其中的一项。选购机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功率合适的机器。功率是机器的主要技术性能之一所以,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的重要指标。(三)认识功率例 大石头质量为6 t,起重机的吊钩在15 s 内将大石头匀速提升了 1 m,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是多少?解 :因为起重机匀速大石头的拉力宇大石头所受的重力相等,即F = G = mg = 6×103 kg×10 N/kg = 6×103 N石头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s =1m拉力做的功是:W = Fs = 6×103 N ×1 m = 6×104 J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是(四)巩固训练利用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情景,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题目,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完成然后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强调应用公式进行有关功率计算的一些注意问题,再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正确的解题过程。并充分肯定基础一般的同学取得的成绩,激励基础不好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设置问题,既能检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运用,又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测量人爬楼梯的功率想想做做设计实验,如何测量出你爬楼梯的功率?(五)联系生活拓展探究思考:1.测量功率的公式?2.指出应测量的物理量?3.应选择的测量工具?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及交流讨论的能力,让学生探究如何测算爬楼梯的功率,使学生由物理走向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验器材:体重计,皮尺,秒表。实验步骤:(1)用体重计测出自己的质量m,求出自己的重力G。(2)用皮尺测出所登楼层的高度h。(3)用秒表测出自己上楼所用的时间t。(4)用公式P = = 求出人上楼的功率P。Wtmght分析:由P=W/t可知,要测量功率,必须测量爬楼梯所做的功W和所用的时间t。要测自已上楼的功,根据功的公式W=Gh,需要知道体重G和楼的高度h,需要测出自己的质量m、楼层的高度h。(五)联系生活拓展探究(六)当堂检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功率的认识。理解: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做功多,做功多的机械不一定功率大。最后借助习题对学生应用能力进一步拓展,得出P=FV,并通过小组讨论得出配套单位。功率变形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受力F和运动速度v不变适用条件:F与v在同一条直线上。1 W = 1N · m/s(1)当物体的功率一定时,受到的牵引力越大,速度越小.(2)当物体的牵引力一定时,功率与速度成正比.(3)当物体速度一定时,牵引力越大,它的功率越大.即:功率的大小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速度的乘积。(六)当堂检测想想议议为什么汽车上坡时,司机经常用换挡的方法减小速度? 为什么同样一辆机动车,在满载时的行驶速度一般比空载时小得多?由P=Fv可知,当功率P 一定时,速度v越小,力F 越大;当力F 一定时,功率P 越大,速度v 越大;当速度v 一定时,功率P 越大,力F 越大。分析:机车发动机的功率是一定的,牵引力的大小和运动速度成反比。减少车辆的速度就会使车辆的牵引力增大。(六)当堂检测例 一台电动机用2 min将一辆观光缆车运送到200 m高的山顶,做功1.2×106 J,它的功率是多少?一个质量60 kg的人,从山脚爬到山顶,大约需要20 min,这个人做功的功率大约是多少?已知:W1= 1.2×106 J t1= 2 min m = 60 kg t2= 20 min解:(六)当堂检测最后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整理出知识结构图,进一步让知识在学生脑中形成体系。(七)、课堂小结做功的快慢1.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1)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2)做功多少相同,比较做功时间2.定义:物体一段时间内做的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功率物理意义:单位时间内物体做功的多少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P=w/t=FS/t=FV单位:1J/S=1WP=w/t=FS/t=FV V单位:m/s七、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