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和用途,学会运用指示线、箭头、排列、循环等方法进行图像表达,并运用线条绘制线路图或植物生长过程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多幅手绘线条图像作品,明确手绘线条的功能和用途,欣赏《岩石的循环过程》《参观过程图》分析了解指示线、箭头等进行线条的表现方法,用手绘的方式绘制路线图、植物生长过程示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线条的表现魅力,体会美术表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养成用美术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和表达方法。 难点:绘制的图像清晰明确、方法多样。教学过程(一)趣味情境导入 设置“你画我猜”的小游戏: 我们在上课之前先来做一个“你画我猜”的小游戏吧。老师给同学们画了一幅画,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画的是什么吧。 同学们答对了,老师画的是老鹰捉小鸡,那同学们知道这幅画是运用什么方式进行表达的吗?老师是用手绘线条的形式画的这幅画。这样的表达方式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是不是简洁、直观、明了。 教师总结: 在没有语言和文字的情况下,手绘线条图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那我们如何让线条变得会说话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感受线条的魅力吧! 什么是线条呢? 线——从绘画方面看,就是笔在纸上从某一起点运行到某个落点后留下的痕迹。 (二)作品图像识读 手绘线条图像发展 先看一下我们最熟悉的中国的汉字,中国汉字起源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象形形态,在仓颉造字的时候,他就是通过去描绘大自然的事物的形态来形成了文字的符号。 像水、火这些字,都很形象,看起来就像简笔画一样,那么这就是手绘线条在文字的起源的应用。 这个是贺兰山岩画,母子鹿,岩画是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它反映出了当时原始人类对动物形态的描绘,也能够反映出他们对大自然的一种认知。 教师总结: 手绘线条图像是伴随人类的成长而发展的,今天手绘线条图像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未来同样也会广泛发展以及应用。 手绘线条图像用途 这张图是姜文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分镜头手稿,分镜头手稿是如何表现不同场景特点和活动安排的呢?是通过安排多幅手绘线条图像的先后顺序,结合旁边的文字,形象生动表现出了不同场景特点和活动安排。 这张图是病理学家吴尊友教授在预防艾滋病研讨会上演讲时的手绘线图讲解,当用文字不能把想表达的意思表述清楚时,可以用线条简洁、直观的来表达,所以,线条也可以用来描述物象特征,补充语言沟通障碍,做教学示范等。 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运用的到手绘线条图像,比如说军事侦查示意图,用手绘的方式来表达哪个地方是山,哪个地方是路,那个地方是桥,还可以进行一些文字说明。 生物学家还可以通过手绘线条图像的形式来表达植物的生长过程,从一颗种子到发芽,再到成长,最后结果,然后果实里面又有种子,这样一个循环的图像,就是玉米的生长过程图。 还有服装设计的草图,用很简洁的线条就可以表现著名服装的款。 在建筑领域,手绘建筑图可以很清晰的表现建筑的立面或是平面的情况,以及建筑细部的表现。 教师总结: 手绘线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受技法的约束,广泛的适用于各个领域,具有极为广泛的实用性。 手绘线条图像功能 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记录、抒情等多种功能。是人类除口语、文字的“第三种语言”。 手绘线条表达方法 一般都是通过观察,理解,最后再表现出来,图像的表现不强求对物象的完全写实,关键在于表达得是否准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