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能检测试卷(一、二单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能检测试卷(一、二单元)

资源简介

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能检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2014.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 (   )
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俄国
C.德国、俄国、意大利 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截图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示意图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3.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最终引爆了“火药桶”的“火星”是( )  
A.三国同盟建立 B.三国协约建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4.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巴黎和会资料卡片。其中表述错误
的是和会的 ( )
A.时间
B.性质
C.内容
D.影响
5. 某班拟举办“辛亥革命”主题纪念活动。小明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不可采用的是( )
A.创立中国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发动南昌起义 D.成立中华民国
6. 阅古籍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都是中国近代发行的报刊,如果你要查阅孙中山关于对同盟会纲领最准确的阐述,你应去借阅的是( )
7.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 )
A.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反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改革
8.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变化,说明革命党人( )
①摈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②排斥其他少数民族
③追求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④视中华民族为一个整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官”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俄国二月革命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0.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
A.人类历史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B.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走向
C.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D.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11.孙中山、凯末尔、甘地思想的共同点是( )
A. 都以建立独立共和国为目标 B.都具有反宗教的世俗主义思想
C. 都以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 D.都主张向苏俄学习
12.某校九年级(1)班小利同学,对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强等特点 ②它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使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C.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D.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14.《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该时期( )
①军阀割据混战 ②人民生活困苦 ③社会秩序混乱 ④人民思想解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李大钊发表《新纪元》 B.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D.胡适创作白话诗歌
16.“五四”运动之所以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这次运动并取得了胜利
B.无产阶级首次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北京爱国学生首先走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并火烧赵家楼
D.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蔓延全国,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7.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诗中写的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
18.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 )
①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③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④新的斗争方式——武装起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20.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洪湖革命根据地 D. 延安革命根据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题,60分)
21.(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上面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如图
(2)这两大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的形成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勾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凡尔赛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 戴维·辛克莱
(3)材料三中提到的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1分)
(4)这次会议在中国问题上如何“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搞秘密交易”?(1分)戴维·辛克莱为什么认为条约的签订“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2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四个政治派别的主张?(4)
(2)请举出上述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各一位。(4)
(3)综合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变化?(2)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些西方人评价说:“1918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土耳其是一个看来已经一败涂地、不可救药的国家。而今天,20年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屹立在欧、亚之间的新国家,经济和文化上一派繁荣,国际地位日益重要,同所有的临国保持着和睦关系……今天的土耳其是一个欧洲必须要刮目相看的大国了。”请思考:
⑴1918年的土耳其为什么看起来“一败涂地、不可救药”? 20年后欧洲为什么要对土耳其“刮目相看”了?(4分)
材料二:“圣雄“甘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2)材料二中的人物和巡洋舰分别领导或见证了各自国家的一段革命(斗争)史。请比较两者有何异同。(6分)
24.(10分)名人语录、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美、苏等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材料二: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1924年1月
材料三 :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四 :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提及的“只有民国之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材料二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 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 (4分)
(2)材料三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 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2分)
(3)依据材料四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4分)
25.(9分)材料一:应运而生
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3分)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国人民为“举行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什么?各自结果如何?(4分)
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2分)
26.(11分)歌曲中的历史
歌曲一: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歌曲二: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歌曲三: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历尽千辛万苦,胜利会聚甘孜城。踏破岷山千里雪,高歌北上并肩行。
请回答:
(1)歌曲一中“战略转移去远方”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歌曲一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红军被迫转移的原因。(2分)
(2)歌曲二中,遵义会议在什么时候召开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3分)
(3)歌曲三唱出哪一重大会师?它有何意义?(2分)
(4)这一战略转移最终结果如何?有何意义?我们从红军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4分)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答题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2014.10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卷相应位置规范作答,注意卷面整洁!完成后认真检查!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上面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2)这两大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的形成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1分)
(4)这次会议在中国问题上如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搞秘密交易”?(1分) 戴维·辛克莱为什么认为条约的签订“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2分)
22.(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四个政治派别的主张?(4)
(2) 请举出上述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各一位。(4)
(3) 综合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变化?(2)
23. ⑴ 1918年的土耳其为什么看起来“一败涂地.不可救药”? 20年后欧洲为什么要对土耳其“刮目相看”了?(4分)
(2)材料二中的人物和巡洋舰分别领导或见证了各自国家的一段革命(斗争)史。 请比较两者有何异同。(6分)
24.(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提及的“只有民国之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材料二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 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 (4分)
(2)材料三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 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2分)
(3)依据材料四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4分)
25.(9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3分)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什么?各自结果如何?(4分)
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2分)
26.(11分)
(1)歌曲一中“战略转移去远方”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歌曲一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红军被迫转移的原因。(2分)
(2)歌曲二中,遵义会议在什么时候召开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3分)
(3)歌曲三唱出哪一重大会师?它有何意义?(2分)
这一战略转移最终结果如何?有何意义?我们从红军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4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试场号 座位号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2014.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D C C B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D C B C A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题,60分)
21.(1)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美.德后来居上,超过英.法。 美.德采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4分
(2)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集团形成后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造成国际关系极度紧张,危机频发,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4分
(3) 巴黎和会 1分
(4)和约把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 和约损害弱小民族的利益;没有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播下了仇恨和战争的种子,导致二战爆发 2分
22.(1)分别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进的知识分子(4分,顺序不能颠倒)。
洋务派代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奕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欣等;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革命派:孙中山、黄兴、陈天华、邹容等;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每个派别写出一人即可)(4分)
从学习器物(科技.经济.教育等),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2分)
23.(1)1918年的土耳其,外受列强侵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内部起义不断,国力很弱。所以“一败涂地.一塌糊涂”。(2分)
20年后,经过凯末尔实行的改革措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耳其经济快速发展,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与苏联、日本、德国并列的现代文明国家。所以令人“刮目相看”。(2分)
名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俄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十月革命。2分
两者相同点有:都是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富强;都充分发挥了人民困难群众的作用;都离不开杰出人物的领导指挥。(2点即可)。2分
不同点:A.斗争方式不同:印度采取非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力不合作方式,俄国采用武装起义方式;B.斗争对象不同:印度反抗的是英国殖民统治,俄国反抗的是本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走上的道路不同:印度最终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却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方面即可,2分分)
24.(1)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北洋军阀专制统治。1分
辛亥革命1分。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2分
(2)罗斯福新政。1分 国家干预经济。1分
(3)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转变(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分
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完全使用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等。2分
25.(9分)
(1)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国内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3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以城市为中心,在大城市进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胜利。结果:失败。(2分)
“走自己的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结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
(3)认识:中国不管走什么路,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
26.(11分)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分)
(2)1935年1月。(1分)这次会议结束了支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3)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2分)
(4)取得了胜利。(1分)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分) 精神:艰苦奋斗、勇敢顽强、乐观主义、不怕困难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