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土 地 革 命(内容、结果)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其含义、实践)1928年 朱毛井冈山会师井 冈 山 革 命 根 据 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秋 收 起 义3.意义:南 昌 起 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2.主要内容:1.时间: 地点: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叛乱,屠杀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叛乱,屠杀中国共产党。以片给中具产成立九十年區一灭代求大合中国共产党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1931年11月在瑞金召开。主席台右起第4人为毛泽东,右起第3人为朱德湖◎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江西与湖南四县交界处的井冈山,四周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地势险要。大永新革命时期,井冈山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较好;这里远离中心城市,国民党统治力量薄茅坪弱,且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供部队筹措给养。县日网需西遂少南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游击区图2-64井冈山根据地示意图产看,联衰桅杆子里面出政权 Powerty is from go第二单元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五课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第 二 课时 工农武装割据 (教学设计)【课程标准】3-1-5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教材简析】本课时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探索革命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路上经历的艰难曲折,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为切入口,讲述中国共产党如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并以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形式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的历史,以南昌起义为代表的武装斗争和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学习的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以及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例,梳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自读教材、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必要性,可能性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难点: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了,请问失败的原因有那些?从中使中共得到那些教训?为了挽救危机摆脱困境,中共采取怎样的措施?二、新授(一)快速浏览课本P58-59页内容思考:1.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背景是什么? 2.是怎样建立与发展革命根据地的?(二)分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单第1组:南昌起义(提示从时间、领导人、深远影响等方面去展开讨论)第2组:八七会议(提示从时间、内容去了解)第3组:秋收起义(提示从时间、领导人、地点、结果及影响等展示讨论)(视频播放,结合教材内容完成起义概况,并帮助学生分析历史教训。)第4组:井冈山会师(观看视频)活动一: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阅读教材P59图2-66,结合所学知识,思考1、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革命根据地区域分布的共同特点;2、想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在这些地方存在?活动二: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阅读教材P58图2-64,结合所学,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因素?第5组:土地革命活动一:出示图片,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活动二:教材P60资料1、2,思考:1、结合以上事例,分析说明土地改革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2、根据地百姓跳跃参军作战的现象又能告诉我们什么?(三)课堂小结(板书)课堂小结: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内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时间主要领导人有 、 、 、 、刘伯承等人,其影响是。2.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于是召开了“八七”会议。时 间 会 议 的 主 要 内 容 意 义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背景: ,(2)1927年底, 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1928年春, 、 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的部队在 会师,两军合编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力量壮大。(4)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 的思想。4.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废除了 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进行 革命。二、合作探究:( http: / / www.21cnjy.com )1.看图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因素。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革命根据地区域分布的共同特点。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巩固练习:1.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点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 )A、向井冈山进军 B、全面抗战路线 C、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进行土地革命3.“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C、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D、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4.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5.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的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一、南昌起义1.时间: 地点:2.主要领导人:3.影响(意义):二、“八七”会议1.时间: 地点:2.主要内容:3.意义:三、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背景:秋收起义建立:2.井冈山会师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背景:内容:结果:含义:实践:四、土地革命(共21张PPT)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快速浏览课本P58-60思考:1.提出”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的背景是什么?2. 是怎样建立与发展革命根据地的?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叛乱,屠杀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叛乱,屠杀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1、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必须开展武装起义2、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时间 领导 人 意义1927年8、1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2)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内容: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 ,指明了新的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叶 挺朱 德刘伯承周恩来贺龙《西江月》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领导秋收起义的毛泽东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3)湘赣边秋收起义 :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秋收起义之后的教训??(1)时间:(2)领导人:(3)地点:(4)结果:(5)影响: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教训:(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文家市决策(改向山区)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因素。①位于湘赣边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③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④大革命时期受革命影响深,群众基础好。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的一部分和湘南农军,历尽艰险,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的精神是什么?二、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并以此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种斗争形式,也是中国式革命必经的重要阶段。1、含义2、性质工农民主专政政权,代表着工农大众的利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什么内容?A、土地革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B、武装斗争(是进行AC的最强有力工具)C、革命根据地(是进行AB的基础和依托)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1.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革命根据地区域分布的共同特点。2.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仔细观察书P59,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有何突出特点?地理位置: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交界地带的农村地区,远离大城市。自然环境:山区(崇山峻岭)易守难攻2、能在这些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原因?⑴、这些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深受革命洗礼,群众基础比较好,有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⑵、这些根据地多处于几省交界地带,国民党的防统治因交界的特殊环境而相对薄弱,便于革命力量站稳脚跟并与国民党势力周旋,同时也有利于革命力量筹粮筹款。⑶、山区或湖、河地形,便利于革命力量灵活机动进行政治、军事斗争。三、土地革命(1)背景:(2)目的:(3)内容:(4)影响:中共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小结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的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井冈山会师.flv 八七会议.mp4 南昌起义96f5a83a7681.mp4 工农武装割据.ppt 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设计.doc 思维导图.doc 秋收起义4d707_h264418000nero_aac32.mp4 落脚井冈山4c-995a-db0e43a9e905.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