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

资源简介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地图的使用与选择几个方面。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很多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理性对待初中课程。从地理学科看,他们读图分析和总结能力非常有限。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不是抽象的陈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初一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和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地理乐趣又收获知识。教师应该适当的加以引导,增强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良好意识。学生呢,则在小组探究合作中一定要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标要求】
2011版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
2022版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学会在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并能够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2. 对比不同比例尺地图,理解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
3. 能够在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上进行距离的计算。
4. 在地图上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教学重点】
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实验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谜语:地图
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上地图?怎样阅读地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阅读这一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预习,回答什么是地图?出示一组图片,提问这是地图吗?最后归纳地图的概念: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的图像。
地图三要素:
任务1 在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并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教师展示三类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一般地图,提问如何在这几类地图中确定方向?
指向标地图
教师提示定向方法:看指示标,一般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引导学生读图讨论,1.a在b的什么方向?(北方) 2.b在c的什么方向?(东方),初步掌握指向标地图的定向方法。
拓展运用,提出问题:假设一辆汽车由A点开往到C点,汽车走的方向如何变化?通过进一步的练习,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
经纬网地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经纬网的知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归纳定向方法:看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需要说明两点:①按经线确定南北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②按纬线确定东西是相对的。
教师出示问题,观察:读经纬网图,判断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C在A的什么方向?D在A的什么方向?E在B的什么方向?(简单的经纬网地图,直观判断两点间的方位。)
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经纬网定向的理解。(这张经纬网地图稍复杂,没有那么直观,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大部分的经纬网地图定向方法。)
拓展: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怎么判定方向?
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指向北极点的方向为北,反方向为南;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自转,逆时针方向为东,反方向为西。
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指向南极点的方向为南,反方向为北;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转,顺时针方向为东,反方向为西。
一般地图
教师提示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定向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简单练习,加深学生对一般地图定向的理解。(此类地图定位方法较简单,课堂上可点到为止。)
总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种不同的情况:(1)有指向标的地图——定向方法:看指示标,一般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2)有经纬网的地图——定向方法:看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3)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定向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知道了地图的方向,接下来学习地图的语言——比例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比例尺的概念。解释比例尺的3种表示方法。
任务2 对比不同比例尺地图,理解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展示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比较以下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表示范围的大小。
学生根据比例尺,即分数大小的进行比较(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得出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大于中国全图。
进一步提问,表示的范围呢?
可以直观看到中国全图表示的范围更大。
观察:比较下列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小和内容的详略。归纳比例尺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任务3 在比例尺的地图上量算两点间的图上距离,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教师展示比例尺计算的3种方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计算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简单练习
1.在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的地图上,两地的实际距离为50千米,那么图上距离是( )
A.2.5厘米 B.5厘米 C.10厘米 D.50厘米
2 .绘制一幅教室平面图(纸为20厘米×30厘米),你认为选用以下哪种比例尺比较合适( )
A.1:100 B.1:1000
C.1:300 D.1:30
任务4 在地图上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上的图例,说出图例的含义,并解释什么是注记。
(1)图例:地图上通常都有各种符号,它们是用来简略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对这些符号含义的说明就是图例。
(2)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数字,都叫注记。
展示地图上常见的图例和注记,要求学生2分钟进行记忆,教师可适当引导,给出一些形象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完成教材活动题。
拓展视频:【高一男生能手绘150个国家地图】,激起学生对地图学习的兴趣。
【课时检测】
读北京市的位置图,完成1~2题。
1.在①图中,海淀区位于市中心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四幅图的比例尺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
图中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b为校园局部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气象站位于地理园的( )
A.西南方向 B.正东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4.图b中甲处为校园景观指示牌,图a指示牌中①处对地理园方位指示正确的是( )B
下图是王潇手绘的街景图。据图,完成5~7题。
5.街景图( )
A.是平面图 B.能表现方位关系
C.应补充图例注记 D.可计算道路宽度
6.“短辫裙装女孩”前进的方向是( )
A.向北 B.向东
C.向南 D.向西
7.图中所示时间及判断依据( )
A.早晨,路人遮阳伞的朝向 B.中午,街面上的繁华程度
C.下午,建筑物的高低分布 D.傍晚,公交车运行的方向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小题。
8.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①地位于②地的( )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课后作业】
动手绘制学校平面图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比例尺,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注意方向,并标出图例。下节课请每个小组同学进行展示。
11 /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