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与社会每课同步测试卷精品系列资料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上历史与社会每课同步测试卷精品系列资料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资源简介

第四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某大学考察时指出,? ▲ 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 ▲ 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据此回答1-3题。
1.材料中的“?▲大学”应该是( )
A.北京大学 B.上海大学 C.南京大学 D.广州大学
2.材料中的“?▲革命”应该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改造
3.上题中的这一革命开始的时间是( )
A.1911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21年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申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5.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他”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6.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7.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8.近代中国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的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10.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刘奇想在右图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内容中的( )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11.“它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这是李大钊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颂扬,它应出自于( )
A.《每周评论》??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狂人日记》? D.《新纪元》
12.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解放了人们思想
C.维护了民族尊严 D.挽救了民族危亡
14.右图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人物,以下简短说明与图片人物相吻合的是
A.创办《新青年》杂志,率先举起“民主”、“科学”大旗
B.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C.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D.创作《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
15.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
A.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给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
D.镜头四: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
16.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是

A B C D
17.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和“科学”②“自强”与“求富”③“民族”“民权”“民生”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18.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四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都受到清政府重用 B.都重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都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19.五四运动之所以说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主要是因为( )
A.运动斗争方式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B.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C.五四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
D.四五运动使当时的北洋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决议上签字
20.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放崛起之路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和《 ▲ 》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后, ▲ 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宣传这一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 ▲ 准备。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会集,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
(l)材料一的空格分别是什么?(3分)
(2)材料一所提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在哪一年?除了材料所指的外还有哪些重要条件?(5分)
(3)材料二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此运动是中国哪一革命的开端?(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2014年5月4日,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10分)
①事件名称
②直接原因
③性质
④斗争先锋
⑤主力军
⑥斗争的两大地点
⑦斗争的主要方式
(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当代中国青年如何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的某一重大事件(见右图)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思想上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陈独秀先生宣传的是哪一运动的什么核心思想?(3分)
(3)材料二的这场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在语言文字方面力倡白话文,开展了文学革命,并影响至今。请举出这一时期的一例代表作品。提倡白话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3分)
(4)近代中国的哪些史实彰显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一书中以“外事之刺激”和“中国的反应”来分析近代前期中国的变化。
“外事之刺激”
“中国的反应”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842年
南京条约
“清政府虽战败而无意改革,对不平等条约反应少。”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19世纪60至90年代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保卫传统体制,在造船制炮等方面吸收西方科技。”

1898年
戊戌变法
“企图君主立宪,创制新法律,编制预算,改革教育。”
八国联军侵华
1911年

“否定两千年来的政治体系。”
④ 将中国的主权任意宰割。
1919年

“知识阶级全部革面洗心,改革及于文化与思想。”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各序号所表示的历史事件。(5分)
(2)历史事件①、③和⑤的领导阶级分别是什么?①和③在政治主张方面有什么根本区别?(5分)
(3)历史事件⑤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请 “新阶段”的名称和开始时间。(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提出“民生”和“科学”的口号,并说“我们现在认定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二:见下图: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等进步知识分子是在对中国革命中哪次斗争中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后而提出上述口号和想法的?(2分)
(2)材料一中“他”等由此而掀起了一次著名的什么运动?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哪些启示?(4分)
(3)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材料一中的“他”为材料二在组织上做出了哪些贡献?(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C
D
B
A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B
B
C
B
C
D
B
B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共6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