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工农武装割据》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A.井冈山 B.南昌 C.瑞金 D.武昌【解析】正确答案是B。由“军旗升起的地方、人民军队的摇篮”可知相关事件为南昌起义。2.关于八七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②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③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④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正确答案是B。南昌起义创建军队,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故排除①④。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悉。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写这首词不会早于( )A.1927年 B.1931年 C.1935年 D.1936年【解析】正确答案是A。由“军叫工农革命”、“秋收时节”等提示可知该词写的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4.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以后,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和湘南农民武装到达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这个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解析】正确答案是A。本题实际考查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简单的识记题目。5.工农革命军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四周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地势险要②群众基础好③远离中心城市,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④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供部队筹措给养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正确答案是A。本题考查井冈山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多种因素,可参考教材内容。6.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支坚强队伍是( )A.叶挺独立团 B.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C.工农革命军 D.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解析】正确答案是D。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支坚强队伍是井冈山会师后合编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策略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解析】正确答案是D。这一时期国共合作已经破裂,北伐战争已接近完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935年10月瓦窑堡会议才提出,而材料中强调“毛泽东无视第三国际制定出的新的革命策略”应该是D。8.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毛泽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创新思路 B.是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提出的C.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中国革命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解析】正确答案是D。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9.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有( )①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③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 ④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正确答案是A。④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是土地革命的影响,应排除。10.中国革命的历程证明: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采取先攻打大城市,后解放农村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下列哪些革命斗争为此结论提供了佐证( )①黄花岗起义 ②武昌起义 ③南昌起义 ④秋收起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正确答案是D。黄花岗起义拉开辛亥革命序幕,武昌起义是在辛亥革命中,都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二、非选择题1.比较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的异同。【答案】相同点:都是由中共独立领导、以攻打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最终都失败了。不同点:南昌起义没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仍然继续使用国民党的旗帜和国民革命军的番号;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而且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农村进军,开辟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2.毛泽东曾幽默风趣地讲道:“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1)“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指的是什么事情?(2)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你是怎么理解的?【答案】(1)指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共产党受到打击。(2)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党开始率领队伍转入农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结果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起止时间是?开始的标志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会失败?共产党人从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材料二:在欢庆胜利的时候,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2)材料二中“我们起义成功了”指的是哪一次起义?起义“什么时候爆发?这次起义有何重大历史意义?材料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攻打长沙失败使他认识到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的反动势力大多集中在城市,力量强大,而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军阀之间存在矛盾有利于革命发展。毛泽东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竖起了红旗,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材料三中的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革命的道路。【答案】(1)1924年到1927年,开始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破裂的标志是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经验教训是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2)指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3)城市力量强大,而农村敌人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革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等知识。能力目标:在掌握基本知识要点的基础上,适时地提高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讨论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共产党的斗争历程中学习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失败;要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使学生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二、重点难点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三、教学策略针对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采取情境再现、设疑讨论、图示法导学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提问: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谁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革命失败?播放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政变视频。提问:面对血腥屠杀,共产党人该怎么办?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对策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加强情感体验,唤起学习热情新课教学(一)(一)南昌起义与“八七”会议1.南昌起义过渡:首先让我们走入南昌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请观看视频,说出南昌起义的原因、时间、领导人?播放“南昌起义”视频出示南昌起义油画要求学生辨认领导人,并编谐音“刘爷煮粥喝”帮助学生记忆提问:(1)为什么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2)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引导学生把意义概括为“一枪两开始”过渡:南昌起义爆发后不久,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共产党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称为“八七会议”2.八七会议出示八七会议目的、时间、地点、内容、影响表格过渡:八七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共产党在各地发动秋收起义。其中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是最重要的一次3.秋收起义出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示意图”,提问: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提问:(1)与南昌起义相比,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说明了什么?看图说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同之处两次起义的失败又给我们什么教训呢?补充材料: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毛泽东在文家市对起义军的讲话)──摘自《秋收起义》引导学生理解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过渡:毛泽东最终选择了敌人力量薄弱的哪里?学生观看视频,自主学习南昌起义的原因、时间、领导人等内容?????????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填写表格?学生思考问题,相互讨论,发表看法形象直观的再现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综合整理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习记忆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两次起义及其教训。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基础新课教学(二)(二)革命根据地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上半年,毛泽东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根据地,这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背景、领导人、地点、地位、发展等内容井冈山会师出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示意图”,边指图边讲解经过链接到井冈山会师经过及改编后的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补充材料:中国军队名称变化过渡:井冈山根据地在中华大地就如星星之火,当然最终势必形成燎原之势。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15个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出示“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看图说出有哪些革命根据地,其中最大和第一个根据地在哪里?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例,分析其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多种因素(1)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革命根据地分布的共同特点?(2)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过渡: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讲解: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是革命和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就无法保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过渡: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土地革命,随着农民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土地革命广泛开展起来???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填写表格?????学生看图概括归纳?新课教学(三)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材料,填写表格:目的、内容、分配原则。提问:结合以上事例,分析说明土地改革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作战的现象又能告诉我们什么?过渡: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还进行了建立全国性质政权的尝试。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阅读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提问:①时间?②地点?③主席?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课堂小结(5分钟)出示板书讲解:面对血腥屠杀,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在实践上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工农红军;理论上召开八七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新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实行民主选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根据地也得到了壮大和发展?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第二部分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三部分讲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改革,知识点繁多,学生难以掌握,因此该教案围绕“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进行设计,从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导入,引发共产党人在实践上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工农红军;在理论上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后来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教学时补充该思想的内容为武装斗争(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基本内容)、根据地建设(战略基地)。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实行民主选举,根据地得到了壮大和发展。通过“实践—理论—实践”这一哲学原理,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清学习思路,更清楚地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课件21张PPT。工农武装割据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南昌起义从1927年3月-1928年上半旬,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面对血腥屠杀,共产党人该怎么办?观看视频,请说出南昌起义的原因、时间、领导人?“刘爷煮粥喝”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南昌起义领导人八·一南昌起义时间领导人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一枪两开始”八七会议八七会议目的时间地点内容影响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1927年8月7日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汉口八七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共产党在各地发动秋收起义。其中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是最重要的一次。秋收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失败看图说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同之处。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城市里起义不可能胜利,所以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城市农村都是由中共独立领导、以攻打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两次起义的失败又给我们什么教训呢?长沙湖南江西湘赣边界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井冈山毛泽东①背景:②领导人:③地点:④地位:⑤发展:秋收起义失败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央闽浙赣湘鄂赣湘赣鄂豫皖湘鄂西左右江观察图2—66:看图说出有哪些革命根据地,其中最大和第一个根据地在哪里?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中央革命根据地由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而来 1.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例,分析其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多种因素。可参考第58页图2—64图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革命根据地分布的共同特点?大都建立在各省的交界处,这些地方往往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革命的基础比较好,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与发展。3.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共产党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现实目标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基本内容)根据地建设(战略基地)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是革命和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就无法保持。内容前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数极少的地主阶级占有农村的极大多数土地,而人数众多的农民则无地或少地。”(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土地革命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 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1.土地改革以后,分田分地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生活上得到保障,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尊严。2.说明农民切身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为他们谋利益,革命积极性高涨。这使红军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力支持。1.时间:2.地点:3.主席:1931年江西瑞金毛泽东南昌起义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践理论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课堂小结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革命才会成功。启示: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队伍——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4.最大的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5.中国农民最早的民主选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本课的“第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请回答:(1)“南昌打响第一枪”指的是什么?(2)此材料涉及到那几个历史事件?拓展演练材料解析:“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毛泽东(1)“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指的是什么事情?(2)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你是怎么理解的?指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共产党受到打击.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党开始率领队伍转入农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南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朱毛会师井冈山会师军队名称变化:南昌起义虽然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次起义,但起义仍然使用的是国民党的旗帜,部队也仍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目的是为了争取和团结国民党中一部分愿意继续革命的人。秋收起义则公然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抛弃了国民党的旗帜,不但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较多的工农武装参加。井冈山会师后,两只军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工农武装割据》同步测试.doc 《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设计.doc 《工农武装割据》教学课件.ppt 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mpg 将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