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6张PPT。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28———1918.11.111914.7.28———1918.11.11促使战争爆发的因素有: 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竞争: 军国主义: 极端民族主义: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敌对和竞争,频频引发国际危机。欧洲列强相信,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军国主义的论调在一些国家盛行。欧洲列强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向民众灌输所谓的“爱国”。列强之前的争夺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煽动,让欧洲陷入战争的狂热中。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火药桶指什么?一粒火星又指什么?塞尔维亚萨拉热窝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萨拉热窝事件就是那点火星,丢进了“巴尔干火药桶”1914.6.28萨拉热窝事件说明: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不可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任何一桩偶发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追根溯源列强争夺的焦点—— 巴尔干半岛地区A、巴尔干半岛
位于欧、亚、
非三洲交通
要冲。
B、奥匈帝国、
俄国等列强
为了维持或
扩张自己在
这一地区的
势力,不断
干涉巴尔干
半岛的局势。原因: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保、奥斯曼土耳其意(1)大战爆发:(2)交战双方:协约国集团:英、法、俄、 塞、比、日、美、中等国一战经过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意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会战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双方损失人数在120万人以上导致战争规模扩大的原因:欧洲不少民众在极端民族主义
情绪的驱使下,积极支持战争。
表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投入战争,战争的范围和规
模不断扩大,演变成具有世界规模的大战。美国参战原因及影响:1、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在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
角逐中处于有力的外交地位。
2、美国参战带动了一批中立国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的作
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
程。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法国福煦元帅的列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战争的结果:1918.11同盟国集团失败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1 交战双方无力继续战争:1917年,交战双方已消耗殆
尽,无力继续战争。
2 各国出现反战浪潮:战争的惨烈也击碎了人们参站的
狂热,各国纷纷出现反战浪潮。
协约国实力增强:一直采取中立政策的美国对德宣传,
中国、巴西等国家也对德宣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同盟国瓦解:1918年,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德国国内 发生起义。英国的坦克德国的列车炮(远程大炮)一战时使用的最先进武器(电气时代的成果) 所以说“一战”是规模空前的战争德 国:争夺世界霸权,建“中欧帝国”,摧毁英国海上霸权,夺取英法殖民地。
英 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其殖民地,肢解土耳其帝国。
奥 匈: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俄 国: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的统治
日 本: 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
意大利: 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美 国:捞取战利品,夺取战后世界霸权。主要交战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什么?正义吗?“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思考:一战的性质: 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
是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如何正确理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 的战争? 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 从战争的过程看: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 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看:战后,战败国的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战败国接受了由战胜国商讨制定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成为战胜国的分赃会议,形成了由英法主导的凡尔赛体系。1、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2、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3、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造成了有利条件,
并促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
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巨大灾难两败俱伤革命高涨一战的影响有: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双刃剑影响:战争规模空前,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
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