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与以下两幅图片均有联系的中共重大历史事件是( )上海 嘉兴南湖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答案:A。考查点:中共一大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召开地点的特殊性。解析: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没有在南湖召开;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均在广州召开;只有中共一大之前在上海,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召开。本题的关键就是要抓住一大召开地点的特殊性。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的诞生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以下选项中属于中共成立历史条件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③中共一大的召开 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考查点:本题主要考察中共成立所具备的三大历史条件。解析:①②④都属于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③则属于中共成立的标志,与其他三个选项有明显的区别。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读题,特别是题干的前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解题中学会解读信息、分析题目。3.在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中,有一位代表后来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主席,请问他是( )A.李大钊 B.李达 C.毛泽东 D.何叔衡 答案:C。考查点:一大代表中能坚持共产主义事业,并在建国后仍然发挥巨大作用的伟人。解析:本题可以依据两个判断标准:一个是此人曾经是一大代表,另一点是他后来成了国家主席。A李大钊不属于一大代表,可以排除。D何叔衡1935年就已经牺牲,B李达虽然于1993年去世,但他从未担任过国家主席,于是毛泽东就成了正确选项。4.(2012历史与社会教与学)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向俄国学习C.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 D.《中俄声明》的签订答案:B。考查点:本题主要考察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解析:从影响角度来看,必须是对十月革命之后的历史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每一事件的发生时间。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护法运动开始于1917年7月,是因为《临时约法》引发的,与十月革命无关,《中俄声明》的签订则在1913年,所以,从时间和事件关联性来分析,选择B选项相对合理。5.(原创)仔细观察以下图片,你认为以下选项中与图片内容最为符合的是(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答案:B。考查点: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共诞生的意义的掌握。解析:两幅图片体现的信息主要是开天辟地和党旗,党旗是中共党旗,排除A辛亥革命,在BCD里面,CD不符合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一词的解释,因此,我们确认答案为B中共的诞生。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图片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合。6.(2011福鼎)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③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④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考查点:学生对中国革命面貌的“新”的理解。解析:对中国革命来说,武装斗争并不是什么新的手段,因为辛亥革命就已经采用了。二其余则是中国革命所没有过的新鲜事物。学生要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甄别。7.(2012义乌)1920年2月陈望道在义乌翻译《共产党宣言》,完成后回上海交给指导长江以南建党活动的领导人审阅。这一领导人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周恩来 答案:B.考查点:对中共建党前建党活动的领导人具体情况的掌握。解析:根据中共建党前的一个故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南陈就是陈独秀,北李则是李大钊。而题目需要学生回答指导长江以南建党活动的领导人,那就确定是陈独秀。主要通过了解中共创始人来解题。8.中共十八大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方向并确定了改革的基调,那么,在中共的历史上,那一次会议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七大 答案:B.考查点:对中共二大意义的理解和掌握。解析:一大的意义是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七大的意义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而中共二大的意义里则提到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所以答案选择为B。本题主要在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点关键词的记忆。9.(2012武汉)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新纪元》一文,称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的“新纪元”,它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国人民应该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这篇文章为中共的成立作了( )A.阶级基础 B.思想基础 C.组织基础 D.政治准备 答案:B。考查点:从另一个角度考查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的掌握情况。解析:中共的成立课本上介绍了三个历史条件,如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共成立的思想基础,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共成立的阶级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是中共成立的组织基础。而文章所宣扬的走十月革命道路,即在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那么相对应的就是思想基础。应此答案为B。10.(2013兰州中考)王刚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汉 答案:C。考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掌握。解析: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如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那么考察中共的诞生地其实就是去考察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中共一大在上海和嘉兴南湖都召开过,由于选项里没有嘉兴南湖,只好选择上海。教会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是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1.(2012版课时集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1920年,浙江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了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早期党组织的创建。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还通过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道路。──摘自《中国历史》(1)材料一中陈望道等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答案:(1)思想准备: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准备;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2)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考查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解析:第(1)题需要知道中共成立(诞生)的历史条件,并根据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史实了解陈望道是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得知是思想准备。本题容易出错是在答题时不与材料相结合,把三个历史条件悉数囊括。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材料的读和析;第(2)题的一大奋斗目标则比较直接,学生容易答出。2.研读下列材料,给出正确答案。材料一:1920年10月,李大钊创办工人刊物,帮助开滦工人创办夜校,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开滦工人运动的结合。材料二: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系统和完整的介绍。材料三: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指导多地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1)“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广为流传,南陈北李中的“北李”指的就是李大钊,那么“南陈”指的又是哪位伟人呢?(2)请仔细阅读材料,按序写出中共诞生的三大历史条件或基础?答案:(1)陈独秀(2)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或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考查点: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和中共诞生的三大历史条件。解析:第(1)题需要知道“南陈北李”中的陈和李所指的分别是谁。只需知道南陈指的是陈独秀即可完成答题;第(2)题需要掌握中共诞生的三大历史条件(三大基础),同时还需要学会研读材料、分析材料,学会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如材料一中的“马克思主义与开滦工人运动的结合”,材料二中的“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材料三中的“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掌握方法、学会分析至关重要。3.(2010版新课程导学精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材料二:在现阶段,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材料一、二中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2)材料二中的“现阶段”是指什么阶段?(3)材料二中党的任务的提出有何意义?答案:(1)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中国革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考查点:中共一大和二大的奋斗目标,1840—1919年5月4日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5月4日—1949年10月1日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二大的意义。解析:在掌握一大和二大的奋斗目标的前提下,得知奋斗目标从而知道具体会议名称。知道二大的意义,对于“新阶段”,首先要明了这是哪次会议,然后依据会议了解时间1922年,最后根据时间段得知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里,如何让学生掌握中国历史的阶段区分是关键,即用已知的标准去衡量。三、综合探究题从1921年到2012年,从红船建党伟业到中国梦的起航,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几多艰辛、几多坎坷、几多奋进、几多辉煌。中国共产党风风雨雨走过的90多年的历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回顾历史、激发情感)答案:坚决跟随党的领导、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等。考查点: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解析:从1921年到2012年,从一大到十八大。通过中共的90年风雨历程,理解中国人民跟党走的历史原因,理性认识党的历史地位。使学生们能认识到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珍惜自己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信念。起到了一个较好的正面引导作用。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思考问题,避免偏激、避免人云亦云,使自己成为一位有独立思维能力,拥有社会正义感,能够客观看待问题的青少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共一大和二大的主要决定,比较两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奋斗目标和历史意义;以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李大钊的经历来明了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2.过程与方法: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背景知识,通过对图片、视频的观察、课本及资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说出中共一大的“新”和二大的“纲”,通过李大钊这一主线学会从课本及相关资料中进行有效概括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3.情感、态度、价值观:回顾党的历史,体会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通过感受现在的幸福生活,理性认识党的历史地位,增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信念,珍惜现在的生活。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伟大的历史意义2.教学难点:学会区分中共一大和二大三、教学策略1.情景教学策略:呈现图片、视频等较为直观、有说服力的史实,创设简洁、有效的设问,培养学生的思维生成和表达能力。2.主线教学法:以一个人的事迹形成一条主线,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收集、在收集中归纳,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能力。3.图表比较法:通过对针对性的比较,使学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区别,提升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出示图片:一大上海会址和嘉兴南湖图片设问:你知道这两幅图片跟我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均有联系吗?学生思考:根据图片和地点进行联系,抓住其共性,得出答案,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激情新课教学(30分钟)新课教学之中共一大教师提示:请同学们边看视频边思考问题:播放中共一大视频并设问:1.中国共产党一大成立的时间?2.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奋斗目标?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同学们可以在课本上寻找相关内容预计学生会回答1921年7月23日预计学生会回答: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预计学生会回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让学生讲述并归纳“新”在哪里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这一比较直观的方式,既了解了一大的具体情况,也体会了中共诞生所起到的开天辟地的作用,明了“新”的含义新课教学中国共产党成立(诞生)的历史条件之思想基础?1.教师展示李大钊图片及其简介:李大钊(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2.阅读课本52页,寻找与李大钊有关的资料,并用一句话概括本页内容3.教师再出示: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等学校开设课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图片4.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会出现何种状况????????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预计会得出:宣传马克思主义???学生预计会明白传播,然后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中共成立条件之一)南陈北李在建党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李大钊为主线,让学生在阅读课本及补充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中共成立的思想基础,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抓住关键新课教学中国共产党成立(诞生)的历史条件之阶级基础?1.课本上关于李大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资料中都没有明确提及李大钊的名字2.补充一些相关内容。如:1920年10月,李大钊创办工人刊物,帮助开滦工人创办夜校,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开滦工人运动的结合3.增强图2—55的解说补充: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于1921年1月1日正式开学。开办初期,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等轮流担任教员,李大钊也到学校讲课4.提问:根据以上资料,并结合课本53页,用一句话来概括相关内容。(抓住关键词)?????学生根据补充资料及课本53页第1段预计会得出: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预计学生通过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会得出它是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在概括思想基础成功的背景下,乘热打铁,继续利用选取和补充的有效资料,依据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等有效词组,以马克思主义是思想、工人是一个阶级这一常规思维,得出中国共产党成立(诞生)的历史条件之阶级基础新课教学中国共产党成立(诞生)的历史条件之组织基础1.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本53页,寻找与李大钊有关的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紧抓关键词)2.教师要针对组织一词进行简单明了的讲解3.展示图2—56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并设问:仔细阅读示意图,了解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分布,并想一想分布特点?1.预计学生按照李大钊这一主线寻找其相关内容,在之前建构的基础上寻找,理应不存在难度。学生依据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预计会得出中共诞生条件之三共产党早期组织。但对于组织基础的概括学生比较难以理解2.请看过“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故事的学生讲故事3.预计学生会答出:国内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主要分布在经济、思想、文化和教育等都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可适度提示)通过故事主要是为了增加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本身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激励下,学生可以保持学习的持续性。而地图的展示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南陈北李”的直观感受新课教学之中共二大1.教师出示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图片2.出示中共一大、二大之比较表格1.学生快速浏览阅读卡: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2.学生根据课本54页内容填写表格。预计学生对于一大和二大的时间、内容、奋斗目标和意义的填写难度不大通过表格的对比,及学习了二大的相关内容,也顺便复习并巩固了一大的内容。对一大和二大的不同点有了一个明确的掌握和体会新课教学之思维拓展设问:中国共产党风风雨雨走过的90多年的历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回顾历史、激发情感)学生预计会回答出:坚决跟随党的领导、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等??通过中共的风雨历程,理解中国人民跟党走的历史原因,理性认识党的历史地位,增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信念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逐步出示中共的诞生及过程,一大建党、二大制纲及其意义的小结表学生回忆本节课学过的内容,预计能够做到边想边忆比较常规的当堂复习巩固的方法,既回忆巩固了知识,有理清了课堂思路。可谓一举两得?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一)优点1.突破传统、清晰思路:本设计改变了传统上先讲一大诞生的历史条件,再讲一大、二大的习惯性思维,进行了些许的改变;以一种逆向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堂课的思路显得更加清晰。2.有效生成、动态捕捉:在出示李大钊同志的照片和简介时,学生突然产生了一个疑惑点,为什么李大钊同志的出生到死亡的时间只有3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先请学生进行解释,然后自己补充,利用学生的动态生成,使学生了解到了当时社会背景的复杂性、军阀的残酷性和党工作的艰难性。3.突出主线、以点成线:我把李大钊同志的事迹贯穿于整堂课,利用课本现有资源和自己补充的资料,将一大诞生及其诞生条件、二大召开、党的风雨历程连成一线,使学生在学习时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方向性,知识落实相对到位。4.思维拓展、升华情感:建党已经90多年了,在和平年代,某些党员的不良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学生们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通过拓展,是学生们能认识到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珍惜自己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引导作用。(二)不足和预设改进本课时内容虽然不是太多,但要达成所有预设,时间上还是会略显不足。为了快速导入,在背景气氛的营造上时间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气氛;补充资料以教师收集为主,没有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使资料的来源多样性受到影响,也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中共诞生的三个历史条件的生成上,应使形式更加多样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投身到课堂中来。课件18张PPT。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上海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你知道这两幅图片跟我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均有联系吗?中共一大视频1.中国共产党一大成立的时间?2.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奋斗目标?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看视频、答问题: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中国共产党成立(诞生)的历史条件 李大钊(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阅读课本,寻找与李大钊有关的资料,并用一句话概括本页内容。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系统和完整的介绍。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新纪元》一文,称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的“新纪元”,它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国人民应该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等学校开设课程,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中共成立条件之一)1919年3月,李大钊发表《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无情揭露了开滦煤矿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申斥开滦工人不如骡马。1919年李大钊就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号召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强调“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1920年10月,李大钊创办工人刊物,帮助开滦工人创办夜校,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开滦工人运动的结合。根据以上资料,并结合课本,用一句话来概括相关内容。(抓住关键词)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于1921年1月1日正式开学。开办初期,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等轮流担任教员,李大钊也到学校讲课 。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中共成立条件之二)。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陈独秀分别在北京、上海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下,多地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53页,寻找与李大钊有关的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紧抓关键词)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仔细阅读示意图,了解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分布,并想一想分布特点?国内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主要分布在经济、思想、文化和教育等都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中共成立条件之三)。李大钊(北京)陈独秀(上海)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表明了李大钊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历史作用。中共一大召开时,陈独秀、李大钊都没有参加,一大后陈独秀担任了党的中央局书记,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 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 上海)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共一大、二大之比较:1921、71922、7上海、嘉兴上海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族共和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风风雨雨走过的90多年的历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回顾历史、激发情感) 思维拓展:例如:坚决跟随党的领导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中共的诞生2.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共产党早期组织 一大建党二大制纲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步测试.do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设计.do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课件.ppt 中共一大_标清.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