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1.4《不做小马虎》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下册1.4《不做小马虎》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不做“小马虎”》是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第四课的内容,与前三课《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不拖拉》分别侧重整洁、精神、守时惜时和认真细心好习惯的培养。这节课主要由《生活中的“小马虎”》和《怎样才能不马虎》两个部分组成;在教材辅助部分,编排了两个绘本,分别是《小马虎添麻烦》和《马虎危害大》。教材从儿童现实生活出发,呈现“马虎”这一普遍现象,探讨其带来的麻烦和危害,分析其形成原因,寻找其克服的办法。既有情感的体验,又有认知的唤醒,更有行为的指导。
本课教学的是第一课时《生活中的“小马虎”》,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马虎现象,难点是分析马虎的原因,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技巧。
二、学情分析
课前对一年级学生、家长做了调查和访谈,发现以下情况: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因马虎抄错题、算错题、漏做题;会忘记带学习用品,忘交作业等等。在生活中,也常因马虎没听清事情,做错事、忘记事、耽误事。在情感态度上,他们年龄小,缺乏对“马虎”的认知;在行为习惯上,缺乏责任心,还未产生克服“小马虎”行为的驱动意识;在知识与技能上,对“马虎”的产生原因了解得比较片面,不太了解“马虎”产生的危害以及克服“马虎”的方法,没有形成学习和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三、设计思想
本课内容分为“初识马虎”“巧捉马虎”“再识马虎”“勇克马虎”“告别马虎”五个部分。第一、三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马虎”的表现,并发现自己生活中容易“马虎”的地方,思考为什么会“马虎”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马虎的危害;第四部分帮助学生学习克服“马虎”的方法,第五部分,告别马虎,意在培养学生的耐心与责任心,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认真细致,不马虎的好习惯。
四、课标分析
2022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入学教育”学习主题中的第二条提出“知道课堂常规,学会整理书包和准备学习用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第三条“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而在“道德教育”学习主题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不拖拉”。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因此,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目标
1.理解“马虎”的意思,认识生活中马虎的表现,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2.结合具体事例懂得马虎的害处,知道要从小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3.学会初步探究马虎形成的原因,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技巧,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带来的快乐。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做事马虎是不良习惯,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坏毛病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告别马虎的方法,从而养成做事不马虎的好习惯。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调查《生活小马虎清单》、视频、角色扮演头套、好习惯“七色花”
八、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初识“小马虎”
1.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去认识几种动物吧?课件出示鸭子、兔子、老虎、马。
预设: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名称。
2.出示《马虎图》,学生观察。
师:小朋友,亮眼睛。老师还有一种动物保准大家没见过——看看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呀?这种又像老虎又像马的动物,其实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而关于它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呢?想听吗?播放视频故事。
(故事:宋朝有一位画家,一天他刚画完虎头,别人让他画匹马,他就直接在虎头下面画了一个马身子。大儿子回家,问他画的是什么?他看也不看就说是老虎。小儿子来问他,他头也不回地说是马。不久大儿子打猎把马当虎射死了,画家赔了别人很多钱;小儿子把虎当马骑,被虎吃掉了。这个画家因此就被称为“马虎画家”。)
3.引发思考:画家为什么会失去了孩子又赔了那么多钱?
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因为画画不专心,贪图省事,不认真,粗心大意;画家没向孩子说清楚什么是马,什么是老虎等等。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画家遭受损失是由于“马虎”造成的。
4.教师小结
师:对啊,孩子们。现在我们把做事、学习不专心,不认真,粗心大意,随随便便,这种情况称为马虎。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播放故事《马虎的由来》,使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发现马虎的现象,了解马虎的由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环节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小记者大调查——巧捉“小马虎”
(教师拿出道具话筒、戴上记者证,扮演一名记者。)
师:其实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一个小朋友,王老师是“探索小马虎”节目的记者。昨天去采访一位老是做马虎事的小朋友,他叫马小虎。
一)找学习上的小马虎
1.(出示书p14图片③)师:马小虎怎么了?
预设学生回答:马小虎漏做了一道题。
师:为什么会漏做题呢?
预设学生回答:粗心大意、不认真、不专心、忘记检查、太心急导致马虎了。
师:从开学到现在,你在学习上有没有像马小虎一样不认真、马马虎虎的现象呢?
预设学生回答:有时候也会漏做题;忘记带东西。
师:小记者大调查,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平时的作业,请小记者们仔细看,你能捉出其中的马虎吗?(PPT出示不同情况的错误作业:漏做题、看错题、写错字)
学生找出其中的“马虎”。
师:孩子你们真是火眼金睛,捉出了不少 “小马虎”,那么谁能说一说:做作业时,怎样才能不马虎呢?(出示书P16图片①)
预设学生回答:要专心看题,可以用手指一道题一道题指着读;写作业时别着急,慢慢来;写完之后可以检查一遍。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贴板书。
二)找生活中的小马虎
1.小马虎不仅来到我们学校,有时还会跟着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到家里呢!
前不久,王老师就做了一件马虎事:那天,我回家掏出钥匙准备开门,但是怎么也插不进去!原来多上了一层楼!幸好别人家里没有人,不然……小朋友们,你在生活中马虎过吗?(师自述自己在生活中所做的马虎事,引起学生共鸣、唤起学生记忆。)
2.请你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生活小马虎清单”,谁能勇敢地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马虎事?
3.(出示书P14图片②)师:马小虎也有件马虎事想和你们分享呢。猜一猜,他是因为什么原因把自己的铲子弄丢的?
预设学生回答:粗心大意、随随便便。
师:你能给他提点小建议,以后不再丢三落四吗?
预设学生回答:可以让别的小朋友提醒他;要多收拾养成好习惯。
师总结评价:你们真有办法。
【设计意图: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马虎原因进行交流和总结,使学生意识到很多马虎行为的产生是因为做事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心急图快,疏忽大意等造成的。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明白不做小马虎,首先就要从养成做认真、专心、仔细的好习惯开始。】
(三)小马虎曝光台——再识“小马虎”
一)小马虎添麻烦(表演绘本故事)
1.师:马小虎同学因为老是犯小马虎的毛病,这回还给别人添麻烦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出示书P14图片《小马虎添麻烦》)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图上一共有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谁?现在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先分配每一个成员的角色,在小组内演一演这个故事吧。(小提醒:可以猜猜他们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
2.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做表演准备。
3.学生戴头套,上台表演展示。
4.师采访角色扮演的学生:
采访“马小虎”:
马小虎你做了一件什么马虎事呀?(把作业忘在了家里)
为什么会忘记带作业呢?(粗心忘带了)
没带作业,你会有什么麻烦呀?(耽误事)
这时,你选择怎么办呢?(请门卫叔叔帮忙打电话,请爸爸送来)
采访“爸爸”:
小虎请你送作业时,你正准备干什么?(我正要去上班)
你的心情怎么样?(心情不好,很生气)
你是怎么想的呢?
(浪费时间)
你是怎么把书交给小虎的呢?(麻烦门卫)
采访“门卫叔叔”:
是你帮忙递书给小虎的,对吧?
你当时在忙什么呢?
你有什么想法呢?(耽误事、浪费时间)
老师:这是马小虎第几次忘带作业了?学生不带作业有什么影响呀?
预设学生回答:影响学习效果。
小结:是呀,孩子们现在你们还觉得请家长帮忙送作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吗?马虎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同时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所以马虎虽然很平常,但是马虎真的要不得,会耽误事,闹笑话,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呢。
二)小马虎危害大
1.师:大家想一想:马小虎如果一直没改掉自己的马虎,慢慢地他长大了,成了大马虎。他成了一名司机,一名医生,一名工人建筑,或者一名飞行员,会怎么样……
2.出示图片、配乐:司机马虎了……医生马虎了……建筑工人马虎了……飞行员马虎了……是啊,马虎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危害别人。不仅如此,马虎甚至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师总结:马虎这么可恶,小朋友们,你们想要攻克它吗?其实今天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做事、学习”不马虎的方法,看,就在这里。(指板书)小虎妈妈也想教给你们一个不马虎的好办法。我们快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实际反思生活中自己的“小马虎”事件,认识到“马虎”带来的麻烦,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大家的重视。紧接着通过分组情景表演和设想各行各业出现马虎带来的危害,引发学生对“马虎”危害的深度思考,更加强化了学生对“马虎”产生的后果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克服做事“马虎”的意愿。】
(四)我是小医生——勇克“小马虎”
1.师:为了小虎不再丢三落四,小虎妈妈说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呀?(PPT出示:学会自己整理书包)原来,要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第二天上学才不会给自己和别人添麻烦。
2.师:你从哪儿知道第二天要上什么课呢?(生:课程表)(PPT出示:亮眼睛看课表)
3.师:这是我们的课表,这是明天的课程。明天有些什么课呀?(一起说)(PPT出示课表:数学、语文、美术、体育、音乐等)
4.师:上这些课,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呢?怎样才能不马虎?请小朋友们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把你们的答案整理好后写在纸上,或者用画图表示,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完整又快速?
5.师:谁能代表你的小组说一说?(小组汇报,投屏软件展示学生作业)
6.师预设:你为什么要选择先从数学说起呀?(因为第一节课是数学课),真棒,我们在看课表时要注意:(PPT出示:从上到下别漏掉)
7.师:其他还有补充吗?
8.师:每门课都有需要准备的东西,这么多的物品,很容易就遗忘了,所以我们可以用列清单的方式把他们一件一件写下来。(PPT出示:仔仔细细列清单)
9.(出示:书包整理清单)师:把每门课需要的物品,一个一个写下来,注意不要遗漏。
10.师:现在我们要把这么多的物品装进书包,怎样才能有条理呢?(生:放一个,就在清单上打一个勾)
11.师:请一名同学上台给我们演示演示如何整理书包。(看清单—选物品—打勾)
12.师儿歌总结:亮眼睛看课表,仔仔细细列清单,从上到下别漏掉,仔细确认错不了,整理书包上学校。你还有哪些克服马虎的好方法?
预设:学生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讨论学习中、生活中的马虎现象,师生共同想办法,特别是让学生通过用“列清单”的方式来整理书包,养成做事认真仔细、不敷衍的习惯,增加了学生的体验,强化了认识。】
(五)巩固好习惯 ——告别“小马虎”
1.师:看,今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不做“小马虎”的方法,老师把这些方法,编成了一首小儿歌,提醒小朋友以后做事可千万不能再马虎了,大家一起跟老师读一读吧。(教师出示儿歌:小朋友们听分明,马虎危害可不轻。做的事情放心上,认真仔细不分神。做完记得要检查,才能做到不马虎。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干啥啥都行)
学生齐读儿歌,可以带上动作或按节奏拍手读。
2.送给大家一个智慧小锦囊,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一个不马虎的小朋友。把自己的马虎都抛得远远地。
【设计意图:儿歌朗读是一年级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借助朗读儿歌把克服马虎的方法一一再现,使学生在朗读中对不马虎的方法印象更深刻。同时也起到总结全课的作用】
九、板书设计
不做“小马虎”
不认真 多检查
不专心 要专心
太心急 别心急
太随意 负责任
有条理 勤收拾 找帮助
十、作业设计
今天老师送大家一朵“七色花”,你们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把你以前的小马虎填写在花瓣上,如果你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就在这个花瓣上涂上你喜爱的颜色,等你把小马虎全都改掉了,那你的花就变成了神奇的“七色花”。然后把花拿到学校里来,我们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看谁的“七色花”开得最早,开得最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