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5讲 声音的特征掌握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并能正确判断物体音调的高低;掌握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并能正确判读响度的大小;掌握影响音色的因素并能判读物体音色的差异;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并能正确区分。知识点一、音调1.乐音: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2.音调:物理学中用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例1】如图所示,七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后,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水瓶琴”发声时,声音是由______(选填“瓶内空气”或“瓶壁和水”)振动产生的,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______。【答案】 瓶壁和水 高【详解】[1]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包括瓶内的水)。[2]由图知,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减小,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振动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声音的音调会变高,则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变式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调,你觉得声源是___________,则吹出“2”声的瓶子序号是___________。如用筷子敲打瓶子如果能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调,则瓶子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答案】 瓶内空气柱 乙 丁、甲、乙、丙【详解】[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不是因为瓶内的水柱,所以声源为瓶内空气柱。[2]“1(do)”、“2(re)”、“3(mi)”、“4(fa)”四个音调,发音的频率变高,音调是越来越大,空气柱振动的速度越来越快,空气柱是越来越小,所以四个音调对应的图应该是丙、乙、甲、丁,则吹出“2”声的瓶子序号是乙。[3]瓶子重量从大到小依次是丁、甲、乙、丙,所以筷子敲打瓶子时,丙振动的最快,发出的音调最高,丁振动最慢,发出声音音调最低。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丁、甲、乙、丙,对应“do”(1)、“re”(2)、“mi”(3)、“fa”(4)四个音调。[变式2]如图在八个瓶中装有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瓶子,可以发现从左至右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____,发声体是___________。如果从左至右依次吹响八个瓶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____。【答案】 降低 瓶子和水 升高【详解】[1][2]当敲击时,是瓶子和水振动发声,水量越少,瓶子和水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因此从左至右声音的音调逐渐降低。[3]如果从左至右依次吹响八个瓶子时,是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因此音调逐渐升高。知识点二、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2.振幅: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3.影响响度的因素:(1)声源的振幅;(2)人到声源的距离。知识诠释:1.实验证明发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例2】下列关于声音“高”“低”的解释正确的是(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男低音”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D.“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答案】B【详解】A.“引吭高歌”中“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曲高和寡”意思是曲调越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故B正确;C.“男低音”中“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故C错误;D.“低声细语”中“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D错误。故选B。[变式]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答案】B【详解】轻声是指声音小,因为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知识点三、音色1.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特有的声音特色。如: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乐曲时,它们的波形不同。2.影响音色的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形状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3.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个特征。知识诠释:1.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就是利用了不同的声源音色不同。2.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练等因素而变化。角度1:音色的理解与判断【例3】“五一”联欢会期间,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了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答案】A【详解】A.弦的松紧程度决定着振动的频率,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因此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了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音调。故A符合题意;BD.用力大小能改变弦偏离原位置的大小,改变的是振幅,响度的影响因素是振幅。故BD不符合题意;C.音色的影响因素是材料和结构,改变松紧时,没有改变弦的材料和结构,没有改变音色。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1]物体的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不同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也就不同。【答案】 振幅 音色【详解】[1]响度的影响因素是振幅和距离发声体远近,物体振动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2]声音的特点和品质叫音色,不同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变式2]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即增大声音的______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保真”是较好地保持原声的______。【答案】 响度 音色【详解】[1]“扩音”可使声音的振幅增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即增大声音的响度。[2]“保真度”是为了能分辨得出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区别发声体的是什么物体,主要是根据音色的特征。角度2:波形图比较三要素【例4】图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与甲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与甲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答案】 乙 丙【详解】[1]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甲和乙两图中,相同时间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即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2]响度与振动的振幅有关,甲和丙的振幅相同,故响度相同。[变式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和丙___________相同(选填“音调”或“响度”),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___。【答案】 响度 乙 丙【详解】[1]由图可知,甲和丙波形的振幅相同、波形相同,因此它们的响度、音色相同。[2]甲、乙、丙中波形振幅最大的是乙,因此,响度最大的是乙。[3]甲、乙、丙中,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因此甲和乙的音调相同;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所以丙的音调高。[变式2]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两个波形图,指出图中______音调较高,______响度较大。若波形图显示振动的时间是,则乙振动的频率为______Hz。【答案】 甲 甲 5【详解】[1]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根据甲、乙可以看出甲的振动频率快,故音调高的是甲波形图。[2]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根据甲、乙可以看出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故响度较大的是甲波形图。[3]乙振动的频率为一、单选题1.看电视时,调节音量的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答案】C【详解】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2022年3月23日,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进行了第二次“天宫授课”,听众能够区分出他们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答案】B【详解】AD.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D不符合题意;B.音色是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用于区分或辨别发声体;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进行了第二次“天宫授课”,听众能够区分出他们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故B符合题意;C.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答案】C【详解】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都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演奏吉他时是琴弦振动发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体振动的频率只有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才能听见,故C错误,符合题意;D.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4.二胡乐师演奏时,按“1”、“5”两个音阶时,他的手移动方向是( )A.向下移动 B.向上移动 C.由紧按弦到松按弦 D.由小弦换到老弦【答案】A【详解】二胡乐师演奏时,按“1”、“5”两个音阶时,手会向下移动,即此时振动的弦变短,在相同力的作用下,振动变快,音调变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调来判断【答案】C【详解】A.物体的振幅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越大,故A错误;B.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B错误;C.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所以说“隔墙有耳”,故C正确;D.不同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人的音色来判断,故D错误。故选C。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减少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使其振幅与前一次大致相同,听到的声音(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答案】C【详解】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减少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则钢尺振动得越快,因此听得声音的音调变高,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如图所示,2021年11月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地面指挥中心顿时掌声雷鸣,“掌声雷鸣”是指声音的(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美 D.传播速度快【答案】B【详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声音的大小,与振动幅度有关;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掌声雷鸣”是指声音很响亮,即声音的响度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8.在党的“二十大”上,人们能辨别出习主席的讲话声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答案】C【详解】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我们能够辨别出习近平主席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C.“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答案】C【详解】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指让人们的说话声要小些,即响度要小一些,故A错误B.“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即响度大,不是音调高,故B错误; C.不同的人说话时,在音调和响度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其音色是不同的,所以“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音色不同, 故C正确;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不是描述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10.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______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辨别出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答案】 振动 音色【详解】[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振动而发声。[2]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人们根据铃声与其它物体发出的音色不同来辨别。11.某种苍蝇在飞行时4s内翅膀振动1400次,则频率是______,而蝴蝶的振动频率是8Hz,即它每秒振动______次,人类能听到的是______发出的声音。【答案】 350Hz 8 苍蝇【详解】[1]某种苍蝇在飞行时4s内翅膀振动1400次,则频率是[2]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为频率,蝴蝶的振动频率是8Hz,即它每秒振动8次。[3]因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人类能听到的是苍蝇发出的声音。12.小红能清楚地分辨出提琴和小号的声音,原因是提琴声和小号声的______不同。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______高;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而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______。【答案】 音色 音调 340m/s 3×108m/s【详解】[1]小红能清楚地分辨出提琴和小号的声音,原因是提琴声和小号声的音色不同。[2]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音调高。[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4]而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13.如图是“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相同(选填“音调”或“响度”)。若甲每分钟振动120次,则甲的频率是______Hz。【答案】 响度 音调 2【详解】[1][2][3]由图可知,甲和丙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甲和丁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甲每分钟振动120次,则甲的频率为三、简答题14.小红用水壶向暖水瓶中灌注热水,小刚在一旁提醒她:“听,水快满了”,说话间暖水瓶中的水真的满了,小红疑惑的问小刚: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请你帮助小红解释其中的奥秘。【答案】见解析【详解】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来越高,就是凭借这一点,知道水快满了的。15.杨诗文同学的声音是60dB,频率为500Hz,吴宇航同学的声音是40dB,频率为100Hz。请回答下列问题:(1)谁的声音音调高?为什么?(2)如果他们两个人站在楼道一侧的同一地点同时向站在楼道另一侧的同学喊话,谁的声音先传到另一侧同学的耳朵?为什么?【答案】见解析【详解】(1)杨诗文同学频率为500Hz,吴宇航同学的频率为100Hz,由于声音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所以杨诗文的音调高。(2)同时到达,因为两位同学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同,又因为两位同学与楼道另一侧的同学之间距离相同,所以两位同学的声音同时传到另一侧同学的耳朵。16.某同学用5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实验,如图,用嘴分别对着5只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此现象,你认为:(1)嘴对5只瓶口吹气,5只小瓶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2)5只小瓶产生不同音调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用嘴对着瓶口吹气,5只小瓶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瓶内的空气柱振动。(2)每只瓶子产生的声音不同,是因为空气柱的长短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5讲 声音的特征掌握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并能正确判断物体音调的高低;掌握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并能正确判读响度的大小;掌握影响音色的因素并能判读物体音色的差异;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并能正确区分。知识点一、音调1.乐音: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2.音调:物理学中用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例1】如图所示,七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后,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水瓶琴”发声时,声音是由______(选填“瓶内空气”或“瓶壁和水”)振动产生的,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______。[变式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调,你觉得声源是___________,则吹出“2”声的瓶子序号是___________。如用筷子敲打瓶子如果能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调,则瓶子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变式2]如图在八个瓶中装有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瓶子,可以发现从左至右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____,发声体是___________。如果从左至右依次吹响八个瓶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____。知识点二、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2.振幅: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3.影响响度的因素:(1)声源的振幅;(2)人到声源的距离。知识诠释:1.实验证明发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例2】下列关于声音“高”“低”的解释正确的是(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男低音”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D.“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变式]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知识点三、音色1.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特有的声音特色。如: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乐曲时,它们的波形不同。2.影响音色的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形状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3.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个特征。知识诠释:1.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就是利用了不同的声源音色不同。2.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练等因素而变化。角度1:音色的理解与判断【例3】“五一”联欢会期间,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了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变式1]物体的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不同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也就不同。[变式2]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即增大声音的______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保真”是较好地保持原声的______。角度2:波形图比较三要素【例4】图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与甲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与甲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变式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和丙___________相同(选填“音调”或“响度”),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___。[变式2]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两个波形图,指出图中______音调较高,______响度较大。若波形图显示振动的时间是,则乙振动的频率为______Hz。一、单选题1.看电视时,调节音量的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2.2022年3月23日,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进行了第二次“天宫授课”,听众能够区分出他们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4.二胡乐师演奏时,按“1”、“5”两个音阶时,他的手移动方向是( )A.向下移动 B.向上移动 C.由紧按弦到松按弦 D.由小弦换到老弦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调来判断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减少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使其振幅与前一次大致相同,听到的声音(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7.如图所示,2021年11月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地面指挥中心顿时掌声雷鸣,“掌声雷鸣”是指声音的(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美 D.传播速度快8.在党的“二十大”上,人们能辨别出习主席的讲话声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C.“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二、填空题10.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______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辨别出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11.某种苍蝇在飞行时4s内翅膀振动1400次,则频率是______,而蝴蝶的振动频率是8Hz,即它每秒振动______次,人类能听到的是______发出的声音。12.小红能清楚地分辨出提琴和小号的声音,原因是提琴声和小号声的______不同。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______高;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而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______。13.如图是“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相同(选填“音调”或“响度”)。若甲每分钟振动120次,则甲的频率是______Hz。三、简答题14.小红用水壶向暖水瓶中灌注热水,小刚在一旁提醒她:“听,水快满了”,说话间暖水瓶中的水真的满了,小红疑惑的问小刚: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请你帮助小红解释其中的奥秘。15.杨诗文同学的声音是60dB,频率为500Hz,吴宇航同学的声音是40dB,频率为100Hz。请回答下列问题:(1)谁的声音音调高?为什么?(2)如果他们两个人站在楼道一侧的同一地点同时向站在楼道另一侧的同学喊话,谁的声音先传到另一侧同学的耳朵?为什么?16.某同学用5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实验,如图,用嘴分别对着5只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此现象,你认为:(1)嘴对5只瓶口吹气,5只小瓶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2)5只小瓶产生不同音调的原因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5讲 声音的特征 2023-2024学年暑假衔接教材(原卷版).docx 第5讲 声音的特征 2023-2024学年暑假衔接教材(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