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汽车用润滑材料(教案)-高一《汽车机械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2 汽车用润滑材料(教案)-高一《汽车机械基础》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课题】汽车用润滑材料
【教学目标】
熟悉发动机润滑油、齿轮油和润滑脂的性能指标、特点、牌号、分类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性能指标、特点、牌号、分类。
教学难点:性能指标。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通过讲授与投影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学。
使用的图片及表格:
表15-2 SAE 单级油粘度分类
粘 度 号 粘度范围
动 力 粘 度(-18℃)/(MPa ·s) 运 动 粘 度(100℃)/(mm2/s)
最 小 最 大 最 小 最 大
5W - 1250 3.8 -
10W 1250 2500 4.1 -
15W 2500 5000 - -
20W 5000 10000 5.6 -
20 - - 5.6 9.3
30 - - 9.3 12.5
40 - - 12.5 16.3
50 - - 16.3 21.9
表 15-3 SAE多级油粘度分类及粘度指数
SAE 粘 度 分 级 粘 度 粘 度 指 数,最 小
0 oF(-18℃)最大/(MPa ·s) 210 oF(99℃)最小/(mm2/s)
5W-10 870 4.2 90
5W-20 870 6.0 120
5W-30 870 6.5 154
5W-40 870 13.0 156
5W-50 870 16.8 156
10W-20 2600 6.0 90
10W-30 2600 6.5 132
10W-40 2600 13.0 139
10W-50 2600 16.8 144
20W-30 10050 6.5 97
20W-40 10050 13.0 113
20W-50 10050 16.8 120
注:粘度由ASTM线图外插法测定。
表 15-4 API质量分类法
API 分类 质 量 水 平
汽 油 发 动 机 机 油 SA 供非常缓和条件下发动机使用,为直馏矿物油、无添加剂。我国现已不使用。
SB 中等程度条件下运转的发动机使用,加有少量的添加剂,具有抗擦伤、抗氧化及防止轴瓦腐蚀的性能。我国现已不使用。
SC 无PCV阀的1964~1967年生产的轿车、货车汽油发动机,具有抗高温、低温油泥、防锈、抗腐蚀性能。
SD 有PCV阀、1968~1971年生产的轿车、货车汽油发动机,具有抗高低温油泥、抗磨、防腐蚀等性能。
SE 有EGR装置、1972年以后生产的轿车、货车汽油发动机,油的防高低温油泥比SC、SD级好。
SF 具有催化转化器,1981年以后生产的汽油机,其防高低温油泥、抗氧、抗腐蚀性比SE级好,且对催化剂无毒害作用。
SG 电喷燃油系统高性能汽油机、90年代生产的新型轿车汽油机,改进、控制沉积物、氧化和磨损,还具有CC级油的性能。
SH 电喷燃油系统高性能汽油机、1994年后新近生产和进口的新型轿车汽油机,优于SG级,且有CD级的性能。
注:EGR----废气再循环系统。
表 15-5 API质量分类法
API 分 类 质 量 水 平
汽 油 发 动 机 机 油 CA 使用低硫燃料,轻、中负荷下运转的柴油机,具有防止高温沉积物的产生及防止轴承腐蚀的性能。
CB 使用高含硫量的燃料,轻中、负荷下运转的柴油机,具有防止高温油泥的产生及防止轴瓦腐蚀的性能,缓和条件下的汽油机也可用。
CC 有增压器的高负荷柴油机,在苛刻条件下运转的汽油机也可用,具有防止高温沉积、防锈、防腐及防止汽油机低温油泥的产生的性能。
CD 有增压器的高速大马力、在非常苛刻条件下运转的柴油机使用,要求在上述条件下,能防止高温沉积、防锈、防腐,且性能高于CB、CC级油。
CD-Ⅱ 重负荷二冲程柴油机,能高效地控制磨损和沉积物。
CE 低速高负荷和高速低负荷增压柴油机,在各种条件下高效控制磨损和沉积物。
CF-4 高速公路行驶的重负荷柴油车,与S系列结合,经推荐也可用于汽油车,在油耗和沉积物控制方面优于CE。
表 15-6 我国已生产的各类内燃机油与API分类的对应关系
我国分类 API分类 我国分类 API分类 我国分类 API分类 我国分类 API分类
SC≠SC CC=CC SE=SE  
SD≠SD CD=CD SF=SF  
表 15-7 国产内燃机油的品种与牌号
品 种 粘 度 牌 号
SC 5W/20 10W/30 15W/40 30 40
SD、SD/CC 5W/30 10W/30 15W/40 30 40
SE、SE/CC 5W/30 10W/30 15W/40 20/20W 30 40
SF、SF/CD 5W/30 10W/30 15W/40 30 40
CC 5W/30 5W/40 10W/30 10W/40 15W/40 20W/40 30 40 50
CD 5W/30 5W/40 10W/30 10W/40 15W/40 20W/40 30 40
表 15-8 二冲程汽油机油详细分类
代 号 特 性 和 使 用 场 合
ERA 用于缓和条件下工作的小型风冷二冲程汽油机。具有防止发动机高温堵塞和活塞磨损的性能,另外还能满足发动机其它一般性能要求。
ERB 用于缓和至中等条件下工作的小型风冷二冲程汽油机。具有防止发动机活塞磨损和燃烧室沉积物引起提前点火的性能,另外还能满足发动机其它一般性能要求。
ERC 用于苛刻条件下工作的小型至中型的风冷二冲程汽油机,具有防止高温活塞环粘结和由燃烧室沉积引起提前点火的性能,另外还能满足发动机其它一般性能要求。
ERD 用于苛刻条件下工作的中型至大型水冷二冲程汽油机,具有防止由燃烧室沉积引起提前点火、活塞环粘结、活塞磨损和腐蚀的性能,另外还能满足发动机其它一般性能要求。
表15-9 常用粘度级别与气温间的大致对应关系
粘度分级 5W 10W 15W 20W 20 30 40 50 5W-4
适应气温范围/℃ -40~-48 -20~0 -20~5 -15~10 -5~20 0~30 5~40 10~50 -35~35
 
粘度分级 5W-30 5W-20 10W-40 10W-30 10W-20 15W-40 20W-40 20W-40  
适应气温范围/℃ -35~28 -35~18 -20~35 -20~28 -20~20 -15~35 -15~20 -15~35  
表 15-10 汽车齿轮油API质量分类
分 级 说 明 用 途
GL-1 纯矿物油,可通过加入抗氧、防锈、消泡等添加剂改善性能,但不能用磨擦改进剂和极压剂 低速低负荷、缓和的条件下使用的汽车螺旋锥齿轮及手动变速器、蜗轮蜗杆传动
GL-2 含有抗磨剂、少量极压剂,适用于用GL-1不能满足要求的齿轮、蜗轮润滑 低速低负荷、缓和的条件下使用的汽车螺旋锥齿轮及手动变速器、蜗轮蜗杆传动
GL-3 有一定的添加剂,使用于要求负荷在GL-2~GL-4间的润滑场合 中等负荷、速度的螺旋锥齿轮、手动变速器,不能用于双曲线齿轮
GL-4 较多的添加剂、极压剂,其抗擦伤性能等于或优于CRC-RGO-105标准齿轮油 高速低扭、低速高扭操作下的各种齿轮,使用条件不大苛刻的双曲线齿轮
GL-5 其抗磨伤性能等于或优于CRC-RGO-110标准,有大量添加剂 高速冲击负荷、高速低扭、低速高扭的双曲线齿轮
GL-6 添加剂量很多,其性能等于或优于福特T(Ford)标准齿轮油L-1000的性能 高速冲击负荷、大偏置的双曲线齿轮
表 15-11 SAE齿轮油粘度分类
SAE粘度等级 动力粘度到达150Pa·s时的最高温度/℃ 100℃时的运动粘度/(㎜2/s)
最 小 最 大
70W -55 4.1 —
75W -40 4.1 —
80W -26 7.0 —
85W -12 11.0 —
90 -10 13.5 小于24.0
140 -10 24.0 小于41.0
250 — 41.0 —
表15-12 我国车辆齿轮油名称与API使用分类中的各品种对应关系
我国油名称 API的品种   我国油名称 API的品种
普通车辆齿轮油(SH 0350—92) GL-3 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5)(GB 13895—92) GL-5
中负荷车辆齿轮油(GL-4) GL-4
表15-13 驱动桥和手动变速器齿轮润滑油粘度分类
粘 度 牌 号 粘度为150Pa·s时最高温度/℃ 100℃时的运动粘度/(㎜2/s)
最 小 最 大
70W –55 4.1 —
75W –40 4.1 —
80W –26 7.0 —
85W –12 11.0 —
90 — 13.5 小于24.0
140 — 24.0 小于41.0
250 — 41.0 —
表15-14 普通车辆齿轮油规格
项 目 质 量 指 标
80W/90 85W/90 90
运动粘度100℃/(㎜2/s) 15~19 15~19 15~19
表观粘度150Pa·s时/℃ 不高于 -26 -12
粘度指数 90
倾点/℃ 不高于 -28 -18 -10
闪点(开口)/℃ 不低于 170 180 190
水分/% 不大于 痕迹 痕迹 痕迹
锈蚀试验15号钢棒A法 无锈 无锈 无锈
起泡性/(mL/mL) 不大于
注:部分摘录
表15-15 中负荷车辆齿轮油(GL-4)暂定技术条件
项 目 75W 80W/90 85W/90 90 85W/140
运动粘度(100℃)/(㎜2/s) 不小于4.1 13.5~24.0 13.5~24.0 13.5~24.0 24.0~41.0
粘度指数 不小于   90  
闪点(开口)/℃ 不低于 150 165 180
成沟点/℃ 不高于 –45 –35 –20 –17.8 –20
表观粘度150Pa·s时温度/℃ 不高于 –40 –26 –12   –12
机械杂质/% 不大于 0.02
水分/% 不大于 痕 迹
(泡沫倾向性/泡沫稳定性)/(mL/mL) 24℃ 不大于 20/0
93℃ 不大于 50/0
后24℃ 不大于 20/0
台架性能评定 待定
表15-16 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5)规格
项 目 质 量 指 标
粘 度 等 级 75W 80W/90 85W/90 85W/140 90 140
运动粘度(100℃)/(㎜2/s) ≥4.1 13.5~24.0 13.5~24.0 24.0~41.0 13.5~24.0 24.0~41.0
成沟点/℃ 不高于 –45 –35 –20 –20 –17.8 –6.7
闪点(开)/℃ 不低于 150 165 165 180 180 200
表观粘度150Pa·s时的温度/℃ 不高于 –40 –26 –12 –12    
机械杂质/% 不大于 0.05
水分/% 不大于 痕 迹
起泡性(泡沫倾向)/mL 24.0 ℃ 不大于 20
93.5℃ 不大于 50
后24℃ 不大于 20
注:部分摘录
表 15-17 润滑脂标记的字母顺序
L (字母1) 字母2 字母3 字母4 字母5 稠度等级
润滑剂类 润滑剂组别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水污染(抗水性、防锈性) 极压性 稠度号
表 15-18 X 组的分类
代号字母(字母1) 总 的 用 途 使 用 要 求 标 记 备 注
操 作 温 度 范 围 水污染③ 字 母 4 负荷EP 字 母 5 稠 度
最低温度,①/℃ 字 母 2 最高温度,②/℃ 字 母 3
X 用 润 滑 脂 的 场 合 0-20-30-40<-40 A B C D E 60 90 120 140 160 180 >180 A B C D E F G 在水污染的条件下,润滑脂的润滑性、抗水性和防锈性 A B C D E F G H I 在高负荷或低负荷下,表示润滑脂的润滑性和 极 压性,用 A表示非极压型脂,用B表示极压型脂 AB 可选如下稠度号 000 00 0 1 2 3 4 5 6 一种润滑脂的标记是由代号字母X与其它4个字母及稠度等级号联系在一起来标记的 包含在这个分类体系范围里的所有润滑脂彼此相容是不可能的。而由于缺乏相容性,可能导致润滑脂性能水平的剧烈降低,因此,在允许不同的润滑脂相接触之前,应和产销部门协商
① 设备起动或运转时,或者泵送润滑脂时,所经历的最低温度。② 在使用时,被润滑部件的最高温度。③ 见表 15-19。
表15-19 水污染的确定
环境条件① 防锈性② 字母4   环境条件① 防锈性② 字母4   环境条件① 防锈性② 字母4
L L A M L D H L G
L M B M M E H M H
L H C M H F H H I
① L干燥环境;M静态潮湿环境;H水洗。
② L不防锈;M淡水存在下的防锈性;H盐水存在下的防锈性。
表 15-20 钙基润滑剂规格
项 目 质 量 指 标
1号 2号 3号 4号
外观 淡黄色至暗褐色均匀油膏
工作锥入度/[(1/10)㎜] 310~340 265~295 220~250 175~205
滴点/℃ 不低于 80 85 90 95
腐蚀(T2铜片,24h) 铜片上没有绿色或黑色变化
水分/% 不大于 1.5 2.0 2.5 3.0
灰分/% 不大于 3.0 3.5 4.0 4.5
钢网分油量(60℃,24h )/% 不大于 — 12 8 6
延长工作锥入度,1万次与工作锥入度差值/[(1/10) mm] 不大于 — 30 35 40
水淋流失量(38℃,1h)/% 不大于 — 10  10  10 
矿物油粘度(40℃)/(㎜2/s) 28.8~74.8
注:水淋后,轴承烘干条件为77℃±6℃,16h。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建议】
授课过程中,注意各性能指标的区别与联系,同时,以教材内容为主,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
导入
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各摩擦面上必然产生磨损,同时伴随着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大量磨料等。为了提高汽车及其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广泛应用润滑材料。润滑材料不仅有利于相对运动零件表面间的润滑,而且还具有冷却、洗涤、密封及防腐的作用。本节主要学习汽车常用润滑材料的有关知识。
新授
第二节 汽车用润滑材料
一、发动机润滑油
内燃机润滑油(内燃机油)的概念
对发动机润滑油的要求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及其性能指标:
1.粘度
2.粘温性能
3.清净分散性
4.腐蚀性
5.安定性
6.水溶性酸或碱
(二)发动机润滑油的分类、牌号
1.国外内燃机机油的分类
2.国内内燃机机油的分类
(三)发动机油的选用
(四)内燃机油使用注意事项
二、齿轮油
(一)齿轮油的工作条件及对齿轮油的要求
(二)齿轮油的分类、规格
1.国外车辆齿轮油的分类
2.国产汽车齿轮油的分类规格
(三)车辆齿轮油的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1.齿轮油的选用
2.使用齿轮油应注意事项
三、润滑脂
(一)润滑脂的特点
(二)对润滑脂的要求
(三)润滑脂的分类、品种、牌号
1.润滑脂分类
2.汽车常用润滑脂的牌号和规格
小结
由于知识点多,作总结时,对重点内容着重强调,主要是让学生对本次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条理化,便于理解和记忆。
作业:
见《汽车机械基础学习指导与练习》99页:(四)简答题7、8、9、10、11、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