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问卷一、选择题(20题,共40分)1.下列属于1 9世纪末美国向外扩张、争夺世界领土和地区霸权的行为有( )①从西班牙手中夺取波多黎各 ②从英国手中夺取菲律宾③把古巴变成自己的“保护国” ④加入列强在中国的争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以下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对外扩张、争夺世界领土和地区霸权的行为有( )①夺取东南亚 ②利用甲午战争战胜中国,侵占台湾③打败俄国,控制中国东北 ④吞并朝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是在( )A. 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20年代4.在瓜分世界和争取霸权的过程中,欧洲列强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A.英法的陆军竞赛 B.俄德的陆军竞赛C.英德的海军竞赛 D.美俄的海军竞赛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D.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6.东欧某城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文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国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 )A.莱克星顿枪声 B.萨拉热窝事件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D.波士顿倾茶事件7.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持续时间 参战国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4年多 30多个国家 3000多万人 3000多亿美元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黎和会,重新确立了它们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对确立这一秩序有直接影响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C.《五国公约》 D.《联合国家宣言》9.巴黎和会讨论的焦点是( )A.苏俄问题 B.中国问题 C.国际联盟问题 D.德国问题10.在瓜分世界和夺取霸权的过程中,向海上强国英国发起挑战,并很快成为欧洲第二海军强国的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1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由英国、法国、俄国建立的是( )A.三国协约 B.华沙条约组织C.三国同盟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13.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C.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5.下列属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现状的有( )①军阀混战 ②政局动荡不安 ③社会秩序一片混乱 ④人民生活困苦不堪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6.中国第一部电影是( )A.《玩偶之家》 B.《定军山》 C.《骆驼祥子》 D.《人力车夫》17.某人征婚广告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D.21世纪初期18.右图是辛亥革命以后街头剪辫子的情景,此图反映了( )①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②受西方文化的影响③向封建势力的挑战 ④中国人爱追赶潮流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9.充分体现民族平等思想,促成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20.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 )A.天下为公 B。民族团结 C。弘扬传统 D。封建专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题,共60分)2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14分)图说历史(1)图中的三角形和外圆分别代表的集团名称是什么?(4分)追根溯源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国家 英 法 俄 德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2)请你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揭穿谎言材料二:1916年8月4日,德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3)请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2分)战争审判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4)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期盼和平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了的噩梦。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墓碑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面对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5)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语。(2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人人封章,得直达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上。举国鼓舞欢蹈,急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粱启超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1)材料一说的是哪一次变法?材料反映的是变法的哪项内容?(4分)(2)孙中山领导了哪一次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的历史功绩有哪些?(4分)(3)上述材料反映的两件历史事件的领导力量、实现目标的方式有何不同?它们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什么?(4分)23.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大门被打开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人中国。欧风东渐,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见下图。(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一: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图二 图三材料二:辛亥革命前后礼节称呼变化表。内容 时间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礼节变化 叩头 点头鞠躬、握手称呼变化 大人、老爷 先生、君、同志(1)图一中的电话机首先在中国哪个城市使用?电话发明于哪次工业革命时期?(2分)(2)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服装一律废止。式样活泼、色彩绚丽的新式服装逐渐流行起来。服饰的变化,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图二、图三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2分)21教育网(3)材料二的表格中,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了什么?(2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中华民国成立后以五色旗作为国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分别代表汉族(红);满族(黄);蒙古族(蓝);回族(白);藏族(黑)。其中回族泛指穆斯林民族,包括新疆维吾尔族等。清朝曾将新疆称为回疆。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1)什么是五族共和?(2分)材料二: 同盟会提出决断性民族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显然,最初同盟会已把满族排除在帝国之外,同时也把关外的满洲土地排除在帝国之外。不仅如此,其实孙中山同盟会已把蒙古,西藏,新疆等排除在中国之外了。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1906年,孙中山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 《帝国的分裂与保存》(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口号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4分)如何看待这种转变?(2分)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材料一:振兴中华”中孙中山在檀香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山成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他在兴中会章程中痛心地写道:“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存厦之将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材料二:面对当时的中国局势,陈天华在《警世钟》中发出“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就没有命了”的呐喊。(1)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谈谈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6分)(2)为什么会有材料二这样的呐喊?(4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材料一:1912年1月5日《申报》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英美德法日俄六国前日有同文通牒,致送清内阁,略谓两军交战以来,各国在清商务颇受影响,此次上海媾和必须双方让步。”材料二:1912年,社会舆论普遍倾向议和,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大媒体纷纷呼吁南北尽快议和,达成统一。“议和”“和议”“和平”等字眼屡屡见诸报端,可见人们渴望和平的强烈意愿,不愿意战争持续下去。(1)材料中的南北议和指的是哪两方?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南北双方议和的原因有哪些?(4分)(2)在和谈中,出现了哪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为什么他会在这一时期受到重用? (2分)(3)议和中,南方革命政权作出了哪些让步?(2分)(4) 议和的结果怎样?(2分)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答卷一、选择题(20题,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非选择题(6题,共60分)21.(1)图中的三角形和外圆分别代表的集团名称是什么?(4分)(2)请你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请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2分)(4)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5)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语。(2分)22.(1)材料一说的是哪一次变法?材料反映的是变法的哪项内容?(4分)(2)孙中山领导了哪一次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的历史功绩有哪些(4分)(3)上述材料反映的两件历史事件的领导力量、实现目标的方式有何不同?它们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什么?(4分)23.(1)图一中的电话机首先在哪个城市使用?电话发明于哪次工业革命时期?(2分)(2)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服装一律废止。式样活泼、色彩绚丽的新式服装逐渐流行起来。服饰的变化,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图二、图三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2分)(3)材料二的表格中,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了什么?(2分)24.(1)什么是五族共和?(2分)(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口号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4分)如何看待这种转变?(2分)25.(1)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谈谈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6分)(2)为什么会有材料二这样的呐喊?(4分)26.(1)材料中的南北议和指的是哪两方?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南北双方议和的原因有哪些?(4分)(2)在和谈中,出现了哪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为什么他会在这一时期受到重用? (2分)(3)议和中,南方革命政权作出了哪些进步?(2分)(4) 议和的结果怎样?(2分)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练习答案一、选择题(20题,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D C C B B B A D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A C D A B B C B B21.(1)三角形代表三国同盟(或同盟国);外圆代表三国协约(或协约国)。(2)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凡尔登战役。(4)不正确。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参战的大多数国家的目的是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殖民地。(5)示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22.(1)戊戌变法。 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2)辛亥革命。历史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领导力量:戊戌变法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方式: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和平改良,辛亥革命是暴力(武装)革命。道理: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要寻找新的革命道路。23.(1)上海。 第二次工业革命。(2)图二:新式旗袍。 图三:中山装。(3)表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平等观念取代了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24.(1)把中国各民族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与中华民国。(2)推翻满清后,中国面临分裂割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危险;孙中山对民族主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种转变有利于中华民族团结和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等。25.(1)政治: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经济:列强争夺筑路权,夺取在铁路沿线开发土地,开发矿藏等特权。思想: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一些革命组织相继建立。(2)面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面对腐朽不堪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政府和历次改良运动的失败,民众没有获得任何权利。通过这种呐喊,表达了20世纪初民族危机特别严重,国家生死存亡之际,革命者一种急迫的心情。26.(1)北方的清政府和南方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①为了经济和政治利益,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各种经济和政治手段敦促南北双方议和②武昌起义后,社会秩序被打破,社会出现混乱,百姓渴望尽快和平解决争端(2)袁世凯;列强的支持,袁世凯的军事实力(3)承诺如果袁世凯能逼迫清帝退位并赞成共和,就保举他做大总统(4)清朝最后的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覆亡;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