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四月美在燕子坐实了新家, ;四月 美在高飞蓝天的风筝, ;四月美在春耕的身影, 。最美人间四月天 ,请细细品味,让它与你一起美丽。
①田野有了动人的春色②开始温馨的生活③那是理想在翱翔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清清浅浅,让你尽展笑颜。
B.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隆重的准备。
C.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
D.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3.下列关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那“月圆”的“庄严”与“天真”,显出爱的深刻与厚重、纯朴与大气,揭示了爱的内涵与真谛。
B. 在形式上,这首诗符合新月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C.第4节写“鹅黄”“绿”“白”等颜色,是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爱的缠绵。
D.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托出诗歌的纯净意境——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4.下列对课文鉴赏及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徽因, 现代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
B.《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建筑美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音乐美、绘画美结合起来,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C.这首诗的节奏、韵律与词语的选取都非常夸张,运用大红大紫的颜色渲染气氛。
D.这首诗追求的美是一种整体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让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C.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D.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二、填空题
6.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燕子呢喃   ,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
(2)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yíng   的翅膀,摆脱这沉重肉体的束缚,在无边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3)被雨洗涤过的花儿,更显得鲜yán   明媚,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7.填空。
(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   ,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师、   、   ,“新月派”诗人之一。
(2)《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你”指代“  ”,突出了“你”   的特点。
(3)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   、   、   、   ,这些词语给人一种   、   的感觉。
三、现代文阅读
8.阅读诗歌,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①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②无意中/闪,③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研/④百花的冠冕/你/带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nèn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nínán,——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娉婷(  ) 冠冕(  ) 柔nèn(  )nínán(  )
(2)诗歌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3)诗歌中画线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只填序号)
(4)诗歌中□ 处应填的标点是   。
(5)“那轻,那娉婷,你是”是   句。(句式特点)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林徽因传(节选)
张清平
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
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朗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徽因拿着一本书,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
⑥在国内,徽因随着家庭的搬迁,南来北往走过许多地方,出国后跟着父亲也到过一些城市。可只有在这里,在尽情领略了英国剑桥脱尽尘埃的景色后,她才恍然觉察,那无边青青的碧草、潺潺奔涌的流水、窈窕玲珑的睡莲、明艳灿烂的朝晖晚霞,好像可以随着空气、星光一起渗透进人的灵魂。
⑦她想起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看过好多宋元名家的山水画。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画卷上,总是画着那么雄奇的山川,那豆大的房舍和米粒大小的人物。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⑧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1)第②段画线句“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表达了作者   之情。
(2)第③段中提到“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的感受主要有两个方面:①   ;②   。
(3)下列对结尾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徽因喜欢欧洲优美的风光,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B.林徽因领悟了建筑学的真谛,从而萌生了成为建筑学家的愿望。
C.林徽因立志成为建筑学家与身为建筑师的女房东有一定的关系。
D.林徽因的立志源于她领悟了中国传统美学和欧洲建筑艺术的共性。
(4)结合文章内容,我们知道,林徽因的成就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请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8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1)nínán
(2)盈
(3)妍
7.【答案】(1)林徽因;诗人;作家
(2)人间的四月天”“四月早天里的云烟”“夜夜的月圆”“新鲜初放芽的绿”“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呢喃”“爱,暖,希望;娇柔、温和、静雅
(3)鲜妍;鹅黄;绿;白;明亮;温暖
8.【答案】(1)pīng;guān;嫩;呢喃
(2)研;妍;带;戴
(3)③
(4)。
(5)倒装
9.【答案】(1)对欧洲文化的向往与迷恋
(2)眼前的新世界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3)A
(4)年轻的我们正处在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知识,养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完成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